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学术快递> 正文

魏鹏举:丰富旅游业文化内涵 增强国内文旅市场竞争力

文旅在实践层面早就有了融合发展,但是我们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如此重视文化和旅游要融合。对此,我的理解是中国的旅游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大地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现在中国出境游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关键的问题,中国出境游的那部分人基本是全世界最慷慨的消费者,这是国际旅游组织这几年频繁使用的一个词。但另外一方面各位想一想,我们的入境人数其实在增量上是放缓地,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入境的人花钱很吝啬,所以实际上,出入境形成了一个剪刀差。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在中国花钱,而是要跑到国外花钱?为什么我们不能吸引国际游客进入中国来花钱?所以我说文化和旅游融合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所以需要文化和创意来拯救中国的旅游业。

对此,我更关注的是,如果我们不再靠垄断资源,不再靠门票,我们的旅游业还有哪些魅力?比如西湖,它不再收门票,但是它反而成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标杆,一个象征。但,其实我另外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我们谈文化和旅游融合,但是最终却变成了文化旅游,仅仅让文化去润色旅游,将文化变成了对旅游的修辞,这样一来文化的主体性在哪里?

其实文化和旅游融合,一定是文化赋能旅游,同时反过来与旅游融合,也能进一步增强文化的魅力和软实力,甚至用旅游的商业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对此,我也更关心文化文创场馆空间如何更好地实现旅游的功能,而且事实证明这些空间它的旅游功能一旦被开发出来以后,它具有更可持续长久的旅游魅力。

此外,我们的传统文化旅游亟待提升旅游品质,不然必然没有出路。各位想一想,我们三百多台旅游实景演艺,有多少台是赚钱的?不赚钱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因为没有文化品质,没有讲故事,基本只是一个刺激性的娱乐项目而已,而真正要把我们旅游演艺走向演艺旅游,是需要赋予其内涵的。再有一点,我特别关注的是乡村文旅,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既要保护,另外一方面又要提升它的经济发展活力。保护文化,保护环境,通过文旅的方式来带动乡村振兴,这是需要我们更多关注的。

最后还有一点我想谈的就是文旅科技。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身体到了远方才叫旅行,我们的科技已经完全可以让人在家里就能实现旅游,我们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绝不应该变成简单的文化的旅游,文化赋能旅游,而变成文化和旅游真正的融合,这个融合既是科技意义上的融合,也是产业链意义上的融合,更是内涵和价值观意义上的融合。

谢谢!

(作者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