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谈文旅融合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智慧化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游客也大都是有数字经验的,有相当多的像腾讯这样的一些平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游客在游览、选择、分享上也有更多可能性,但同时在这个实践当中我们就看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摆在了政府和市场主体面前。比如平台企业,共享经济可以用来支持我们的旅游服务,但也会出现新的局面,比如专车平台会有问题司机,点外卖可能面对无证餐厅,等等。这样的问题,对于政府治理以及企业参与治理的边界,实际上我们看到它产生了一些新的要求,到底这个边界是否如我们原来对政府的界定,哪些事情应该加强监管,哪些事情应该加强自律,哪些事情应该共创新的模式。再比如在整个服务的过程当中,公众借助于智能的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手段,积极地参与到对于目的地,对于他的旅游过程体验的分享和影响当中来。比如,一个抖音就能让一个地方一下子变成网红的地方。
同时,数据的传播也会使旅游发展脆弱化。面对自己的利益也好,偏见也好,对一个事件的片面传播和宣传,可能让一个旅游目的地经年累月精心打造的形象和品牌瞬间遭到破坏。此外,就是我们今天大数据的应用之下,也会出现一些数据孤岛的现象。像杭州等地方在科技应用发展中走得比较快,但全国很多地方的数据处理能力等智慧赋能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种数据孤岛如果不能形成一体,游客就会形成高标准的经验去看待低标准的旅游目的地,从而就会对他人带来影响。
还有就是今天数据体量越来越大,游客的数据安全、隐私等等,也在今天智能科技赋能的背景下面临新的隐患,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对于政府治理,对于未来管制边界的确定,对于这种新型的创新平台发展,以及起自我的模式要求、规制要求,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需要我们来加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将眼光放于宜宾之内,宜宾要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的这篇文章,要把它做好,政府要转向数字化治理,要大力动员和吸引现在越来越有数创经验的游客,这是特殊的人群,是正在形成体量的数字化的游客,让这些游客参与到旅游文化价值的创造当中来,是价值共创的过程,而不是单独的被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要牢牢地把包括今天到会的,像腾讯为代表的这些数创方面有服务力的平台企业引进来培育起来,跟政府形成联动发展的力量,同时要努力把自己的居民,把自己本地的民众力量很好地融合到这个地区的发展当中,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于中国最具优势的最广大的消费端的数字消费人群。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人群:既是居民,也是游客,也是我们的企业可以加以赋能的市场主体,再加之宜宾自身可能发展出的强大的数字化治理能力,这将是宜宾,在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作者白长虹,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