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学术快递> 正文

缪怀宇:以创新驱动产业持续发展的以色列经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非常荣幸应邀参加这次高峰论坛,非常感谢人民日报、五粮液等主办单位。昨天参观了中国成功企业——五粮液集团,不由得深思,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的驱动是什么?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见解。

以色列面积很小,只有北京市的1.5倍大,人口是仅有800多万,而这么一个小国,却在世界创新领域中颇负盛名。犹太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中大概是25%的比例,而来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犹太人先后获得了7枚诺贝尔奖牌。从这个数字可以看来,以色列之所以享有“创新的国度”称号,一定有其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具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以色列人因为宗教信仰,具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即要去为世界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这就提醒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关于国家治理的一系列理论,并将其内化为我们崇高的使命感。归根结底,以色列人非常崇尚从0到1的创新,而对从1到N的事情不太热衷,这也就是源自于他们的使命感。

第二,“刚柔并济”的制度设计为创新保驾护航。以以色列的首席科学家制度为例,他们首席科学家组织的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成功企业退休的管理者和成功企业研发的带头人。这些人管理和国家的创新基金的效率,值得我们借鉴。具体来说,在将基金核发给企业或创新者个人之前,首席科学家团队首先会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否有能力干这个事情,二是你选题方向是否对业界有价值。只有满足这两个要求,才能开启科研项目。同时,这一制度下的监督管理机制非常严格,最终的结果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犹太人在寻找创业者的时候会偏向于寻找连续创业者,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人。因此,即使最终审核失败,以色列科学家的积极性也不会被打击。

第三,以解决实际为导向的创新意识。以色列人在进行创新时主要有三个关注点:其一是行业的痛点,其二是他们怎么提供解决方案,第三是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如何理解的痛点的需求是?不久前,以色列遭受了120枚火箭弹的袭击,但是除了一人受伤,没有一人死亡。这个反导系统是之所以能够成功研制并且投入使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他们有生存痛点,有生存需求。此外,我们今天使用的微信,其原创技术来自以色列三个大学生,他们当时的痛点就在于在大学校园里找到彼此很困难,所以他们就开始着手做一个名为ICQ的软件。后来,马化腾借鉴这一经验,进一步突破技术桎梏研发出了OICQ,也就是今天微信的原型。

(作者缪怀宇,以色列塔迪兰电信中国区总裁)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