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来参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第六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宜宾峰会”。我想就长江流域高水平治理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谈几点看法。第一,长江治理的是水,所以首先是治水。一是水污染治理,二是水生态修复,三是水资源保护。
第二,长江是一个流域,要治水就要考虑整个流域。流域我们是指11个省,但是光在省级的层次上不能解决问题。长江治理的问题,首先是体检的问题,然后再去对症下药。怎么体检,比如说从长江头到长江尾,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检测体系,设置一系列指标体系,然后用数字技术,也就是说通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的方式,把整条江装备起来。这里面的工程量会非常大。在建立指标体系,建立检测体系方面,北大可以参与,北大有信息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环境规划与城市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可以共同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而且是非常好的事情。有了这样的一个检测体系以后,从上游到下游,哪个段一旦出了问题,马上就可找到原因,看是自己段生成的,还是上游流下来的。然后根据情况对症下药,该哪级政府负责、哪个地方政府解决,不用像现在需要派队伍调查、听汇报。
第三,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长江是一个流域,我们现在通常说的是11个省市,真正干事的和解决问题的是县市一级。长江经济带所属的县市有134个,这些是解决长江治理和长江发展的一个基础。中央精神要考虑真正下沉到县市,以县市为基础去考虑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要征求县市一级、乡镇一级的民众和政府官员的看法与建议;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考虑基层的想法跟建议;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从中央层次和部门层次做了十多个的方案,一直到底下的县市省都做了很多实施方案,哲学方案要转化成法律法规,转化成条例,转化成规则。以规则为依据,以县市为基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张国有,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六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宜宾峰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