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山西交城:一个小山村的脱贫故事

 冬日的交城山,寒风凛冽,依山傍水的河西庄村掩映在寂静的群山之中,一排排新瓦房在金色的夕阳中闪闪发亮,一群群牛羊正在河滩里休闲地游走,乍望眼,山梁还是那道山梁,但昔日的贫困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地间酝酿着新的生机。

11月27日15时许,滴滴的车鸣声打破了村里的寂静,村民们兴高采烈地从各家蜂拥来到村委会。“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早早等候在村委会几位乡村两级干部迎了上去。“不辛苦,万美集团在咱们交城山建立种养殖基地,理当应该为交城县的脱贫攻坚出一份力。”一位满面和煦的中年人笑着说道。

“刚才那个和县里领导握手的人就是山西万美集团副总裁、万美集团山夫优品商务平台总经理张和平,听说这次来是给咱们村里捐助了。”几位村民在一旁悄声说着。万美集团山夫优品商务平台吕梁运营中心一行15人以及交城县福田志愿者协会的几名志愿者从地处太行山的沁源县驱车几百里来到了吕梁大山深处的河西庄村,一路风尘仆仆,目的就是看望一下这里的贫困乡亲们。志愿者们将一盒盒的松花粉鸡蛋从车里搬到村委会院子里的长溜桌子上,张和平打开盒子,只见一颗一颗鸡蛋镶嵌在精致的包装盒里,闪着诱人的光泽。

“为了响应当前的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前期与村里进行了沟通,确定捐赠对象,目的是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送给最需要的人。今后还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一如既往帮扶贫困户,助力他们早日过上更好的生活。”在简短而热烈的慰问品发放仪式上,山西万美集团吕梁运营中心的负责人宋永东热情地讲到。当一面写着“情系山村送温暖 扶贫济困献爱心”的锦旗交接到张和平的手上,在场的群众热情的鼓起掌来……

爱心企业的员工们在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的将一箱箱鸡蛋送到贫困户的家中。在脱贫户曹牛儿家里,老曹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握着张和平的手不断地说着:“好心人呐!太谢谢你们了。”说着,从竹筐里拿出半干的枣儿硬塞在志愿者的手里。

大家兴奋地走在小山村的巷道里,夕阳西下,远远望去,白色溪流缓缓流过村旁,有牧羊人赶着成群的羊儿穿过街巷,赶往圈里,宽敞的街道显得有些窄了,有养牛人赶着牛儿唱着山歌也归来了,和远山、田野、粉墙黛瓦的村落相映成趣,多么和谐的山村冬景图。

村民们笑着说:“前年村里的路就修好了,路边种满了各色野花,一到夏天,鲜花怒放,2019年安装了亮瓦瓦的太阳能路灯,天黑了也不用黑咕隆咚地走路了,外地的游客常来村里游玩。我们现在生活的村庄像花园,太美了。”

河西庄村坐拥2200余亩次生林生态湿地,气候温和,环境十分优美。凭借背倚庞泉沟、东临柏叶口水库,距离隆美水上乐园仅仅2余里的区位优势,借势交城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村里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脱贫户王喜平已经在此生活了61个年头。2017年,他和妻子在村口摆起了水上漂流用品,有了第一笔外快,这让他们鼓起干劲,吃起了“旅游饭”。只要肯动脑筋,愿吃苦,致富路子千万条。纯朴的王喜平悟出了脱贫致富的道理。

河西庄村的旅游发展势头一天比一天快,吃“旅游饭”不再是道边摆摊、屋头里歇脚。村里引进投资3个多亿,集餐饮、洗浴、会议中心为一体的山西西流餐饮公司初具规模,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加入其中,旅游业也从粗放型、零散型向规范化、集约化转变。

得益于小额贷款扶贫政策,脱贫户张吉奎走上了养牛育肥的脱贫致富路,而这些变化,仅仅发生在2018年至2019年之间。在张吉奎家的院子里,南面和西面是宽敞的牛舍,牛舍里的牛见了生人一点也不惊慌,睁着黑溜溜的眼睛张望着来人。掀了厚厚的门帘,屋里干净整洁,生着旺旺的火炉,温暖如春。

年近花甲的张吉奎是一个勤劳能吃苦的人,为了一家三口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他早出晚归,忙于奔波。但年复一年的打拼,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大变化。特别是妻子患有长期慢性病,孩子也渐渐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让夫妻俩犯了愁。当夫妻俩为撑起这个家而一筹莫展之时,党的精准扶贫“春风”吹进了交城山,也吹暖了大山里的这个小村庄。2018年,张吉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家庭牧场养殖业,他靠5万元小额贷款产业扶持资金,在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修建了一处面积80平方米的家庭牧场,并买进了十来头牛进行育肥。经过一年时间,2019年秋季大牛小牛卖了8头,赚了5万多块钱,到年底前还能出栏3头牛,张吉奎2019年的养牛纯收入就有8万多元。卖了牛,挣了钱,家里有了收益,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放牛很辛苦,但只要能挣得了钱,脱得了贫,苦点累点算不了啥,有了钱,就到城里给孩子买楼房,娶媳妇。”张吉奎乐呵呵地说。

2019年,河西庄村投资80多万元实行人畜分离改善人居环境,给村里的400多头牛、200多只羊盖了“房子”。“牛羊幸福,我也幸福!”正是因为有这些盼头,明年他计划把育肥规模进一步扩大,张吉奎的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健康扶贫为贫困户筑起健康防线,让贫困农民告别病痛“拖与熬”。贫困户曹海牛从档案盒子里拿出扶贫手册、精准扶贫明白卡、体检记录和健康扶贫双签约本本,向前来慰问的志愿者不停地说着,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

曹海牛的妻子患有多种疾病,长期吃药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把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原以为这种苦日子望不到头,没想到脱贫攻坚给他带来了希望。“现在老伴看病、住院、医药费几乎都报销了,这可省了一大笔钱。”曹海牛笑着说,妻子坐在一旁擦拭着眼泪,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夕阳收起了它最后一丝光芒,河西庄村家家户户炊烟再度升起,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狗吠声远远近近传来。村委会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的,县乡两级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以及在村里的党员正在召开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

村委主任李月爱说:“产业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基础,‘第一要务’就是要抓好发展。我们村山高雾浓,土质好,种出来的蘑菇、木耳品质优良,我的想法是将土特产和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捆绑式营销。”

“我们得选准产业、做出特色,如果村集体没有实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就没有条件,或有心无力。”村民代表王明明提出自己的见解。

趁热打铁,县乡两级干部提出,村里要尽快成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合作社为带动,统筹山、水、田、林协调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在县乡村三级联动下,河西庄村正在书写着脱贫攻坚路上一份最美的答卷。这份答卷也有力地印证着河西庄村人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勤劳的双手和挥洒的汗水,用心、用力、用情填写的“答案”。

夜色笼罩,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街道上盏盏太阳能路灯发出柔和的光芒,爱心志愿者们伴着夜色踏上了回县城的路。回望小山村的灯光越来越远,小山村安静美丽的夜晚又到来了。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