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深挖“思政元素”凝练“采矿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华北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侧记

大一的李云龙同学在他的朋友圈自豪地“炫耀”起了欧阳振华老师给他的回信。在李云龙《采矿工程导论》的课程作业中,他谈到:我立志硕士毕业后,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欧阳振华老师在回信中这样鼓励他,“我由衷地为你点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放手去拼博吧!”从专业问题到职业选择,类似这样的交流、指导,是师生间的常态,从课堂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老师们的思政教育一直“润物细无声”伴随学生成长。

长期以来,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更是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凝练“采矿精神” 乐于扎根奉献

采矿工程专业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由于采矿工程专业具有特殊性,比如要适应井下工作,要向矿山灾害有效防控与应急领域的技术难题发起挑战,为了更好培养学生,采矿工程专业一直秉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重合作、守纪律”的采矿精神。

在课程建设上,采矿工程专业创新性地开设必修课《采矿精神专题》,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岗位创新能手进行“新时期采矿精神”专题讲座,三年来举办50多场次,用一个个亲身实例,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先进模范们对“采矿精神”真实、生动、深刻的诠释。

开滦范各庄煤矿“十面红旗”第一面“勇攀高峰”旗手刘凤义老先生曾经为实习学生讲授“采矿精神”,老先生年逾古稀,融一生经历于讲稿,讲到动情处,甚至走下讲台,紧握学生双手,热泪盈眶叮嘱年轻一代珍惜新时代大好时光,不负青春梦想。

听完讲座,有的同学说:“一样的劳模,不一样的风采;不一样的风采,演绎的却是一样的劳模精神。”还有同学说:“采矿精神这一灵魂,将会伴我一生,并且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无限的动力。”

采矿工程专业系主任赵启峰说,在煤炭行业去产能深化供给侧改革、全面转型调整发展的今天,“采矿精神”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丰富内涵。比如,煤炭人在“特别能吃苦”的同时,更应注重开拓进取,着重提高职工整体素养;煤炭行业在“特别能奉献”的同时,更应注重科学创新,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煤炭人在“特别能战斗”的同时,更应注重珍惜资源,提高优质绿色煤炭资源回收率。

深挖“思政元素”,树立专业自信

实事求是地讲,有些进入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经常会收到家长、朋友们的如下“警告”:采矿就是“挖煤的”,采矿是“不景气的夕阳行业”。但是《采矿工程导论》这门课给同学们吃下了“定心丸”。

这门《采矿工程导论》,面向大一新生,由刘玉德、高文蛟、欧阳振华、张科学四位教授联袂讲授,“名师共讲一门课”。不仅悉心传授专业知识,更向采矿新生传递强烈的行业自豪感、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赤诚的家国情怀,帮助新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夯实专业自信的“第一个台阶”,让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欧阳振华老师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煤炭开采的历史,领略目前煤炭绿色智能高效开采的现状,展望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未来的开发前景,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了解与思考,解开对采矿工程专业存有“偏见”的心里“疙瘩”。

在《采矿工程导论》的课程报告中,频频会看到这样的话,“我们要传承和发扬采矿精神,做新时代的采矿人”,“采矿工程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煤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采矿工程专业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了包括“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在内的教授负责制的七大课程群,下大力气打造“金课”。王玉怀老师说,我们秉持、发扬的“采矿精神”,是课程思政的具体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在不断向学生传授扎根煤矿一线,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的理念。

采矿工程专业将传统与智能融合,将书本与实践融合,将校园与企业融合,全方位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近期组织的参观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是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一次尝试,旨在引导同学们了解煤炭行业智能开采的最新前沿和未来智慧矿山的工作环境与面貌,坚定同学们扎根煤炭行业、服务煤炭生产安全的理想信念,激励同学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培育时代新人 潜心立德树人

王玉怀老师和田多老师介绍,采矿工程专业的一届届毕业生秉承着“采矿精神”,在煤矿现场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得到了煤矿企业的高度认可。刘刚于2007年毕业于采矿工程专业,现任平朔集团井工一矿总工程师,谈到他的成长历程时他说,“我们践行着‘自立立人、兴安安国’的校训,安全第一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作为矿井技术负责人,他凭借专业知识与踏实作风,曾成功提前探查出工作面前方底板存在的一处隐伏导水构造,避免了矿井透水的风险,“通过技术管理实现了安全生产,确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五里堠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润是华科2008届采矿毕业生,上学时刘过兵老师送给他们的“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孜孜不倦学习,坚持不懈创新”四句话,依然是他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采矿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全覆盖。将采矿工程专业专兼职高层次教师的科研优势、科研实力转化为课堂的“高钙营养”、转化为学生的丰硕成果。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两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采矿工程专业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姬月虎和肖雨蒙两位同学都是上述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者。让姬月虎印象深刻的是,有天深夜他冒昧地给朱权洁老师发了一条微信,询问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让他意外的是,老师不仅“秒回”,而且对老师来说本来是“小菜一碟”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朱老师却帮助他们查找了很多的文献,提供了一次丰盛的“学术大餐”。肖雨蒙说,他曾经经历过很多别人休息而自己还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场景,但是想到赵启峰老师不辞辛劳、耐心细致的指导,“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老师比我们更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采矿工程专业全体专兼职教师甘当学生身边的“引路人和服务员”,甘当扎根科教研一线的“普通教师和荣誉矿工”,身体力行地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安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培育、弘扬“采矿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不懈努力。

(供稿:华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陈骁)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