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提升网民网络素养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就是众多成就中的一个。如今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科技持续实现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互联网基础建设持续夯实,各项新技术落地速度加快,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强大的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大数据和物联网进一步让我国的社交媒体插上翅膀,飞向更有意义和更具价值的天空。

然而,社交媒体的空间并不总是阳光灿烂,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常常会诱发信息传播的失控、无秩序、无政府等问题,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等网络法规意识淡漠和国民价值观被误导等现象给我国网络文化的建设带来诸多困扰。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反思网络传播的另一面,并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今网络与现实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虚拟世界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因此网络文化必然蕴涵着所有网民的行为,是人作为网络文化主体在网络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意识形态。我国网民的规模为8.29亿,如何让如此大规模的网民助力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在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借助网络巩固我国意识形态?这是我国必须直面的问题,也是广大网民对拥有健康网络生活的诉求。

我国网民的网络素养关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得失成败。因此,期待国家能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重视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色的网络素养理论体系的研究,构建各层级网络素养教材,同时做好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教育提高网民的网络素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可实施的具体举措。

为什么要推广我国的网络素养教育?因为我国的网络素养可以在三个大方面发力。第一,在民众的责任意识上,我国网络素养首要内涵是社会责任意识,意指通过接受教育,使网民可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人对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在看到不好的信息时,主动反思自己有没有传播类似的不健康信息,慢慢养成自我承诺的习惯,如以后不可犯类似的错误,不可传播不健康或扰乱社会的信息等。第二,在文化参与上,我国网络素养强调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网络信息的传播和制作能力,这一系列能力是网络文化健康传播、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基石。第三,在学习能力上,我国网络素养非常重视网络学习能力和网络交往、协作能力。接受网络素养教育也是一个被赋能的过程,受训者提高了终身学习能力,不仅能对媒介多元语言有系统的认知,而且还能通过灵活运用媒介语言来恰当地表达自己,从而实现利用网络资源发展自己服务大家的目标。

其实,接受网络素养教育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只有拥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人们才能理性上网、智慧上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只有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人们才能在网络传播中承担责任、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突破自我。让网民们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兴盛,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践行。

【本文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杨 阳 / 蔡圣楠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