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9月16日下午,“开创应急管理事业新局面——2019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应急管理专题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人民智库、人民论坛网承办,东方1956(北京)应急文化产业园课题合作。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北京市房山区文化产业协会与东方1956(北京)应急文化产业园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以下为生态环境部应急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王金生在会上的精彩发言。

1

今天,我将从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关键和重点问题三方面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目前,我国环境风险隐患问题依然突出,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突发污染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的保障对事件的应对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存在“应急物资种类不清,处置效果不明,储备不到位,调拨不及时”等现实问题,影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因此,首先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意识,从环境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其次,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契合国家政策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均提出:“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建立国家和地方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

第三,环境应急亟需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当前,我国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太均衡,快速处置技术仍然落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优先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技术研究”;《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环境应急管理技术研究,提升环境应急能力和预警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具体地提出“要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是要筛选出我国环境应急物资目录;二是要绘制我国环境风险分布及区划图集,梳理重点环境风险防控区域清单,提出全国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总体布局及动态优化配置顶层设计方案,制定环境应急重点领域及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技术指南。三是要建立全国环境应急物资大数据平台,形成基于成本、效率、路线综合优化的应急物资调拨调度网络。

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做好环境应急物资筛选与评价:开展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和国内外典型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调查分析,明确主要类型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处置技术、设备、设施和药剂,形成环境应急物资筛选及质量控制评价方案,提出适合应对未来主要类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物资目录,制定环境应急物资选用技术指南。二是要做好环境应急物资处置效果评估:综合考虑典型应急物资处置材料、设备、设施的处置能力,可操作性,社会经济要素等,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处置效果综合评估技术标准,对环境应急物资的处置效果进行比对分析,优化环境应急物资筛选及目录,提出典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材料、设备、设施清单。三是要做好环境风险分布与区划:系统分析我国典型环境污染事故的成因、特征污染物、应急措施、造成后果以及时空格局,综合利用统计分析、遥感、地面调查、GIS等技术方法,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分布与区划,建立全国重点环境风险防控区域清单,提出区域环境风险地图绘制技术标准,绘制区域环境风险图。四是要做好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布局及优化:综合考虑我国区域环境风险水平、地理与气象、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研究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的布局、结构、品种、规模等,建立区域环境风险水平与应急物资储备量化方案,形成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动态优化配置技术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国环境应急物资实体库布局方案,制定重点领域及区域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技术指南。五是要建好用好环境应急物资调拨大数据平台:研究环境应急物资信息智能检索、识别、关联认证技术,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大数据库,研发环境应急物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提出集环境应急物资供应、筛选、储备、调拨于一体的信息共享网络框架,制定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共享接口技术规范,构建基于成本、效率、路线综合最优的应急物资调拨网络技术方案。

最后,我想对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提点建议,一是设立专职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二要将企业自身技术力量和社会第三方力量结合起来;三要把“应急预案”作为抓手,抓牢抓实抓到位;四是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报告。

总之,目前我国环境应急产业处在起步、发展、共享和整合阶段。高效率的生态环境管理对应急物资及服务的速度、效率、精度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未来,环境应急产业将以“政府引导、市场牵引”的方式,朝着“标准化、系列化、无人化、智能化”融合的方向发展。希望广大民营企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为我国环境应急事业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作者:王金生,系生态环境部应急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

责任编辑:李金芳
标签: 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