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郓城:全力全方位打造“突破菏泽”先行区

菏泽市郓城县辖22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90个村(社区),128.5万人,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和著名的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先后被纳入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全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和山东省中等城市培育试点等。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首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文明县、省双拥模范县、省级园林城市、山东旅游强县、山东省长寿之乡、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山东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因“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近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郓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不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5亿元,在全市率先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8.2%,比2013年增加139亿元、年均增长8.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是全市首个突破30亿元的县区,同比增长27%,增幅居全省各县(市、区)第2位,比2013年实际增长1.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645元、13112元,同比增长8.7%、9%,比2013年分别增加7247元、3644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90亿元,列全省各县(市)第25位,比2013年增长1倍;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3亿千瓦时,列全省各县(市)第17位,比2013年增长近1倍,其中工业用电量达到32.1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1.1倍。

今年以来,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确立了“全面进入全省县域发展第二方阵前列,全力全方位打造‘突破菏泽’郓城先行区,为早日跨入全省县域发展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的发展总目标和“八个坚持”“八个率先”的工作总思路,再添新动能,再造新优势,再谱新篇章,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求快、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空前、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外部环境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6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804元、8014元,同比增长8.3%、9.7%;全社会用电量2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截至6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58.2亿元、242.5亿元,较年初新增67.8亿元、36.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稳居全市第一。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郓城恒基集团叉车生产车间,一辆ES312第二代无人智能叉车正在车间运行。操作人员只要把相应的信息输入叉车,叉车就会自动作业,遇到障碍物叉车自动绕开,到指定地点继续作业。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侯洪星介绍,为了研发这套智能叉车,公司总投资额达到2.8亿元,新上两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柔性装配流水生产线,年产量达到2万台,形成8大系列42个品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0余项。

恒基集团是一个缩影。郓城县推行技术改造,加快创新驱动,使产业的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培育了一批“领军企业”和“单打冠军”,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郓城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扎实推进“三六九”产业提升工程,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围绕塑造发展新优势,持续强化电子商务、返乡创业、全域旅游“三个新动能”培育。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扎实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千企触网、千企用网”工程。2018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到39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深入实施返乡创业五年行动计划,先后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27处,新增返乡创业人员注册实体4.3万家,带动就业12.8万人。2018年11月,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郓城召开。着力发展全域旅游,讲好郓城故事,唱响水浒旋律,打响了“水浒故里”旅游目的地品牌。2018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25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55万人次、15.8亿元。

围绕改造提升旧动能,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区中园”“园中园”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木制品、纺织品、现代包装玻璃制品、生物医药、机械装备和食品加工等六大专业产业园。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6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家。

围绕培育壮大新业态,持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全力全方位打好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亲情招商、环境招商“四张牌”和招才引智“组合拳”,累计签约过亿元项目299个、总投资661.1亿元,其中新引进的大唐郓城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总投资95亿元,即将全面开工建设;累计招引“两院”院士2人,其他高层次人才92人。

山东百帝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献福,受家乡优惠政策和诚意的感召,回郓城创业。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投资2亿元,实现200名高技能人才就业,年产值达3.5亿元,税收3000万元,近期即将启动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江北最大的气动元件生产基地,可实现高技能人才就业300人,产能达1000万件,年产值6亿元,税收近亿元。

“现在,身为郓城返乡创业(济南)服务站站长,我在带头返乡创业的同时,还广泛推介家乡良好的营商环境,组织号召济南的各种资源与家乡对接。通过两年多来的亲身经历,我很庆幸又回到了家乡,再一次从家乡起航,这是我们创业者的福分,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家乡的发展我们不能缺席!”刘献福说。

深化改革呈现新亮点

“现在到政府办事真是方便了,办的速度快,工作人员还很热情,很多资料都是他们帮着办的。”朱先生同时拿到《营业执照》和《兽药经营许可证》时说。

涉农事务窗口工作人员张同锋介绍:“像朱先生办理这两个证照,原来15项的材料就需要提供3套,现在朱先生只提供了1套4项的材料,就完全可以办完,办理时限缩减了23个工作日。”

郓城县围绕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完成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再造52项。创新推行证照同办,将“一证一流程”变为“一事一流程”,实现了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并在全省“一次办好”座谈会上发出了“郓城声音”。同时,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退税4.9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发展动力。

郓城县先后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6项、省级9项,均列全市第一位。围绕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和全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融合推进,累计引入城镇建设资金300多亿元。

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打造了水浒置业、郓财投资等6个平台,并与国开行、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对接,直接融资到位127亿元。2016年设立10亿元的城市建设发展基金,推动了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大力推进PPP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动实施PPP融资新模式,34个项目纳入全国PPP项目库。其中11个项目已落地建设、总投资120.9亿元,签约项目落地率和落地项目开工率均达到100%,4个项目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项目,3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2017年,因“推广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受到国务院表彰。

全力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先后7批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2个、资本金10.3亿元,争取资金数量占全市的38%。

探索发行城投债。2016年在全市率先发行9.7亿元的城投债,发行期7年,利率4.54%;第二期12亿元的城投债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批,将于近期择日发行。同时,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容缺审批”“一联三化”等服务新模式,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中国改革网、《山东通讯》等宣传报道。

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郓城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该县抢抓试点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质量”的目标定位,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扭住“人、地、钱”三个关键环节,创新机制,突破瓶颈,蹚出了欠发达地区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路子。5年来,城区规模由28平方公里扩大到近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0万人增加到35万人;绿地面积由600万平方米增加到1700多万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0.1%和39.4%。

郓城县始终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全力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现代化精品城市,6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已基本成形,15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区已初具规模。

围绕城市扩容提质,累计完成棚改4.3万户1020万平方米,18万群众乔迁新居;新建改建各类管网593公里,新修城区道路44条,打通断头路22条。

围绕打造优美宜居环境,持续做精做美“水绿花文”四篇文章,累计投资22亿元,改造提升了宋金河、跃进河、北沙河,规划建设了南湖公园、城南水库;新增绿地公园36处、绿地广场32处、城市绿道58公里,新栽植各类花灌木230余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水文章”为例。3年来,累计投入25亿元,先后治理提升城区水系80公里,把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龙须沟”,变成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长廊。7条河流宛如条条玉带,蜿蜒盘旋,纵横成网,河边公园成为市民游乐休闲的“城市后花园”,20余处现代化小区滨水而建,城区近半人口临水而居,畅享近水、亲水、戏水之乐。

围绕增添城市内涵,充分挖掘郓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水浒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在城区道路命名和主题公园、广场建设上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实现一个广场、一个文化主题、一个文化特色,打造了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轴,让城市建设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魅力,让历史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走向未来。郓州公园、博物馆、市民文化交流中心等加快建设,跃进河、宋金河、北沙河三条城市生态景观带持续优化,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轴和生态景观轴进一步凸显,城市品位、形象大幅提升。

细节之处见情怀。原先,城市的道路和绿化带分开,夏天行人行走晒得慌。郓城县启动绿化带升级改造,打开街边绿地,为市民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娱乐、游憩、健身的绿色慢行系统,构建起居民绿色共享空间。先后建成宋金河公园、唐塔公园、郓州大道等城市林荫绿道,最大程度还绿于民。夏天在绿道中穿行,满眼绿色,清风习习,凉爽宜人,汗水顿消。市民或步行,或骑车,听鸟唱虫鸣,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今年2月份,郓城被评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成为全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9月上旬,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会在郓城召开。

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50岁的汪雪玲,有老人需要照料,儿子瘫痪在床,26年来,除了给儿子看病,她几乎没出过村子。一家人土里“刨食”,日子过得苦焦。

百蔬园蔬菜种植基地成立后,安排她到基地打工,不限制她的上下班时间,让她既有时间照顾家,又能赚到一份工资。汪雪玲干劲十足,别人管理一个棚,她管理两个棚,一边打工一边学技术,一月能挣3000元。上一茬西红柿,2个棚收了7000多斤,她脸上乐开了花。

郓城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和“五个振兴”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让乡村发展“活起来”,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累计选拔1350名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进农村党组织“头雁工程”,探索开展基层党建、产业振兴、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平安和谐等“五面红旗”的争创活动,每荣获一面红旗,村支部书记月增报酬500元,其他村干部按照一定比例上调,并实行动态管理。

围绕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创业能人+合作社+基地+农户”“返乡下乡创业”等发展新模式,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520家,“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92个。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农业农村高端专家智库,首批聘任知名专家22名,推行“一个专家领衔一个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快速发展。丁里长镇前营村,有3800多人,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在党支部的引导帮助下,村里发展起了酒类包装产业,培育了烟郓、金鹏等9个大中小型酒类包装公司。

围绕让农村环境“美起来”,扎实推进路域、水域、村域、镇域等“四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田园、庭院、校园等“三园(院)”环境美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是今年以来,郓城县专门列支资金1.05亿元,新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5个、美丽乡村65个。2018年5月18日,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郓城召开。同时,围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抓手,建设各类产业扶贫项目535个,建成运营扶贫车间625个,109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163616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法和成效被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推广。

情系民生点点滴滴总关情

5年来,郓城县累计完成民生财政支出214.6亿元,占比达到85%。

围绕“教育郓城”,深入实施了两轮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资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177所、城区学校17所。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2034名,列全市第一位。

围绕“畅通郓城”,深入实施了两轮农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资9.6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157公里、达到2857.6公里,是2013年前总里程的4倍多,村村通实现全覆盖,户户通覆盖率达到60%以上。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围绕“养老郓城”,深入实施了两轮养老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养老机构16处,新增养老床位4500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216处;枫叶正红医养结合体等一大批养老公寓建成投用。

围绕“健康郓城”,深入实施了两轮城乡医疗卫生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疾控中心建成投用;新县医院、新中医院、新妇幼保健院加快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80%。

围绕“共享郓城”,持续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新党校、新一中、新图书馆、新文化馆、新体育中心、新医养院等已相继建成投用,新博物馆、新科技馆、新大剧院、新职业中专、新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新游客集散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郓城县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精心谋划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持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和巡察工作,全县党员干部比担当、勇攻坚、争优先的干事创业氛围空前浓厚。

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八大“红色品牌”创建三年行动,扎实做好“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

坚持好干部标准,调整干部8批次、319人,提拔重用扶贫、环保、维稳一线后备干部48名。持续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先后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等25期、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廉政教育85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4700余人次。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支持纪委监委认真履职,持续巩固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成果,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切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郓城干部群众正自觉拉高思想境界的“标杆”,自觉前推发展理念的“起跑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一件接着一件办,一锤接着一锤敲,全力全方位奏响新时代郓城改革发展最强音。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对标先进、跨越赶超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全力全方位打造‘突破菏泽’郓城先行区,为早日跨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郓城县委书记刘文林说。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郓城   菏泽   全方位   全力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