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如何走深走好党的群众路线

核心提示: 不能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新时代走深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丰富多样的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抽象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可践行的价值理念。

【摘要】不能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新时代走深走好党的群众路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丰富多样的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抽象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可践行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理论宣传  群众路线  理论武装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只有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走深走好群众路线,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不能在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全方位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就人的存在论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重生命:生物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就人性的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就人的解放的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应从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人的需要和生活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人的精神自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属性是联结、证明人性的重要方面,离开人的精神,人类的活动不仅会失去动力,而且会变得毫无价值。现代西方学者非常重视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的作用,认为“一个社会不应局限于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它不能脱离思想概念而存在。这些思想概念不是一种‘奢侈’,对它可有可无,而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

精神领域里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健康与不健康斗争是始终存在的。德国学者兰德曼指出:“完美性和腐朽性均等地包含在人之中,惟有人决定着道路是朝着完美性拓展还是向着腐朽性延伸。”精神既能发挥积极作用,也能发挥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规避其消极影响,展现其积极的一面。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人类解放为己任,比其他任何政党都更加关注人的精神诉求。一味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忽视人的精神生活,或者只重视物质富裕,不重视精神富裕,不仅违背了人性需求,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的真理,也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中国共产党98年的历史亦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不仅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对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且对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期待,渴望获得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面向基层,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保障人民基本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成为我们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共产党98年的伟大实践历程证明,使党和人民关系牢不可破的,是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精神纽带,这是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能否始终保持这一优势,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丰富多样的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的突出成就。

理论深入人心,才具有生命力。一种理论不能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是犯了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的错误,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如果不能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不能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给予正确及时的回应,就不能对群众产生正面引导,就不是彻底的理论。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先进性与广泛性、主旋律与多样性的关系,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进入新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独立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为理论宣传、理论武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只有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民众。

将抽象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可知可感可践行的价值理念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这要求我们将抽象的理论具化为指导实践的法则、人民群众认可的价值理念和普遍共识。对此,我们应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理论传播不应局限于精英阶层,而是应当走向人民大众的内心深处,特别是要走上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一些地方的理论宣传不接地气,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一些媒体的宣传高高在上、自说自话,没有真正贴近百姓生活,导致百姓难以看懂、难以听懂、难以理解。如何使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使“思想下乡”,是当前理论宣传亟待解决的问题。

理论宣传不仅要通俗易懂、让群众喜闻乐见,还要为群众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我们应当利用新媒体探索新路子,以新举措、新办法推动理论宣传工作的开展,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作者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新华网,2018年8月22日。

④[法]吉·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著,谢强译:《超级现代时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理论宣传   群众路线   理论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