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莆田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从“蒲草丛生”到宜居港城

人民论坛网福州9月4日讯 (刘时安 陈雨桐) 福建莆田,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新中国成立70年来,莆田从昔日“蒲草丛生”的农村地区,变成了今朝绿色生态的宜居港城。如今,莆田这片神奇的土地,百姓富、生态美,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2018年,莆田市地区生产总值2242.4亿元、增长8.3%,财政总收入225.9亿元、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4亿元、增长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增长8.8%;成功举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连续举办了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文化国际品牌不断叫响;木兰溪综合治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绿色是莆田的最美底色,良好生态是莆田宝贵资源。木兰溪、萩芦溪重点流域水质功能达标率稳定达100%。”4日上午,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莆田专场举行,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莆田市长李建辉,莆田市委常委、莆田市常务副市长傅冬阳围绕“绿色发展美丽莆田”主题细数了70年来莆田的“美丽蝶变”,介绍了莆田的“发展之美”“城市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与“活力之美”。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作主旨发布

“莆田七山两水一分田,资源相对匮乏,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林宝金介绍说。

70年来,莆田经济逐渐步入“快车道”,实现跨越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0.64亿元增长到2242.4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0.05亿元增长到225.91亿元。

70年前,莆田的城里都是平房、破旧房,农村的民房也都是低矮的石头厝。

70年来,莆田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由建市初期的不足6%提升到2018年的61%。

“新中国成立初期,莆田生活必需品比较匮乏,群众的温饱都成问题。”林宝金感概。

70年来,莆田人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8元增长到3.7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8元增长到1.79万元。

莆田地处开放的前沿,自古就有敢为人先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莆田人民敢闯敢试,积极承接国家赋予的民营经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改革任务,打造了一批叫得响、能推广的工作品牌。创办全国首家家庭林场,开创了新中国林业体制改革的先河。在全省首创“诚信+信访”“诚信+交通”等机制,2018年全国信用排名第18,荣获全国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去年10月,我们还承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参会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创历届之最,受到各方好评,成为莆田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向世界展示了美丽与精彩。”林宝金指出,莆田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发生的新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林宝金表示,莆田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王驰]
标签: 宜居   莆田   蒲草   港城   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