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核心提示: 强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并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高举旗帜,强化伟大理论的引领作用;站稳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握重点,营造清朗向上的网络空间;与时俱进,推动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创新。

【摘要】强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并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高举旗帜,强化伟大理论的引领作用;站稳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握重点,营造清朗向上的网络空间;与时俱进,推动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  意识形态建设  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举旗帜,强化伟大理论的引领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必须高举旗帜,强化伟大理论的引领作用,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意识领域开始,思想阵地一旦丧失,其他阵地也难以守住。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必须是统一的,否则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险阻寻找到的科学理论指南,我们正是在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才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当坚定不移地捍卫其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

对科学的遵循、对革命的坚定、对实践的自觉,不断地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永葆蓬勃生机的原因所在。新时代,面对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共识,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对错误的东西理直气壮地进行批驳,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说服力,避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失语”“失势”“失声”等问题。同时,还应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推动学术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将主流意识形态深邃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入耳入脑入心,实现其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形成在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大合唱”。

站稳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意识形态是一种凸显阶级意识的特殊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是政党的一面旗帜,它以理论形态集中反映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和目标诉求,发挥着引领方向、凝聚力量、规范行为等重要作用,是政党获取政治认同的重要来源。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仍应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所谓坚持党性,就是指所有意识形态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所有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党员和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爱党、信党、护党、为党。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做人的工作。评判意识形态建设好坏与否的最终标准,不是看其标语贴得多不多,也不是看其口号喊得响不响,而是看人民群众的接受度、认可度、满意度和践行度。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在现实生活中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就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坚持党性的真切表达。

把握重点,营造清朗向上的网络空间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舆论形成机理。这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以宣传嵌入社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意识形态工作模式提出了崭新的挑战。一些网络“大V”,经常将个人诉求夸大为社会关切,将发展问题意识形态化,将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甚至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说成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会出现的制度问题。网络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性,为个别西方国家进行价值观输出、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更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力场。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我们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应做到:一是所有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提升网络领域意识形态的管控能力,真正成为善用网络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要强化阵地意识和主动思维,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让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三是强化网络空间的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规范网络行为主体的行为边界,明确网络管理主体的责任分工、权力边界、追责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对网络空间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严肃惩罚。四是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与时俱进,推动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创新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面对意识形态建设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发展,使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紧跟时代潮流,让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此,必须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创新的主攻方向。

积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所谓意识形态建设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努力以新思维新视角打开工作新局面。如树立“大宣传”理念,改变原来宣传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树立最大公约数理念,最大限度寻求群众的利益共同点和共同价值观……所谓意识形态工作手段创新,就是要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难题破解的新举措新办法。比如,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大道理”和“小故事”相结合,“大主题”和“小话题”相结合,“我来说”和“大家谈”相结合,使意识形态建设接地气贴民心。

积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基层工作创新。基层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弱,直接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和党的执政基础。因而,必须把基层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构建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工作机制,不断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创新领导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工作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将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尺,将意识形态建设成效作为对干部使用、提拔、任免的重要依据,把意识形态建设考核量化、细化、具体化,充分发挥考核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创新协同配合机制,打破宣传部门孤军奋战的局面,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JDKD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周小梨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新时代   意识形态建设   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