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的有效融入

区域化党建以整合党组织资源、发挥各级各类党组织的协同作用为目标,是提高党建效率的必然选择,是基层党建的重要创新。地方红色资源不仅能够反映党建的普遍要求,还因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且拥有其他教育资源难以比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而成为区域化党建的生动素材。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实现其在区域化党建中的有效融入,对于增强区域化党建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化党建必须挖掘地方红色资源

区域化党建能够有效回应社会结构转变对党建带来的问题,是将党建落细落小落实的题中之义,也是党的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维度。区域化党建是空间概念,也是人文概念。区域化党建一方面强调是在某一空间范围内的党建,明确了范围与界限,但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地域,不等同于地域化;另一方面强调突出“区域特色”,区域化党建虽不局限于某一地区,但必依托于一定的地域,地方资源在区域化党建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第二个层面是更为深层和根本的。区域化党建既要“高大上”,立足国家社会发展的战略视角,从宏观上把握方向与精神;又要“接地气”,立足地方资源,挖掘身边资源的深层价值,发挥其对党建的驱动作用。

突出特色区域特色呈现、发挥区域优势是区域化党建面临的一大难题。从根本上讲,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党的发展体现了党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群众的实践智慧。不同的区域孕育不同的文化,因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风俗习惯等不同,实践智慧也因此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地方红色资源既能反映国家发展大势、展现宏观叙事,又独具地方特色、展示微观细节,具有双重性质。地方红色资源所反映的历史,是党的发展历史与地方发展史的交汇点,成为区域化党建的重要素材。

加强区域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是区域化党建所面临和需解决的一大重点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组合,即实现党建资源由相对独立、零散和分散转而实现系统化、有序化和协同化。精神归属感和感召力是一切凝聚力的根本和恒久的来源,增强区域化党建的凝聚力最根本的就是要以实现思想共识来凝聚党的建设精神力量。地方红色资源凝聚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追求,内含当地的精神基因和精神血脉,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渗透力,是贯穿于党建资源的精神线索。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核和价值,为提升区域化党建的凝聚力提供支撑,是提高区域化党建实效性的重要抓手。

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优势呈现

以地方红色资源厚实区域化党建的文化底蕴。文化能够有效唤起人的情感、激发人的共鸣、感化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建设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是促进党员“知、情、意、信、行”的唤起、生成和转化的过程。因此,厚实党建的文化底蕴对于提升党建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到区域化党建中能够拉近党员与组织的距离,较之广义的先进文化,地方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贴近党员生活,更能够直击党员内心,激发、培育并强化党员的归属感,进而增强认同感;另一方面,实现地方红色资源的融入,能够增强区域化党建的厚重感。厚重感与说服力紧密相连,地方文化资源大多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将其融入到党建中,能够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及历史与现实的比对中,彰显政治的正确性与理论的科学性,在增强说服力中提升党员的信服感。

以地方红色资源增强党建的吸引力。回顾党建的历史不难发现,单一枯燥沉闷的呈现方式严重影响了内容的表现力,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甚至使部分党员产生“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和逃避排斥的思想倾向,大大影响了党员对党的思想、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接受度、理解度和认同度,因此,优化呈现形式成为增强党建吸引力的重要一环。地方红色资源依托多样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下来,具有生动形象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不论是歌曲、节日、故事等无形资源,还是博物馆、纪念馆、故居等有形的场所,都将党的担当、作为和精神以喜闻乐见和老少皆宜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具有较强渗透力的文化氛围,进而使党的理论、思想和主张等在潜移默化中为党员所接受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最终达到党建的理想效果。

以地方红色资源丰富党建内容。一方面,红色资源中蕴含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思想之“钙”,是党勇往无前的精神武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建的永恒话题和价值追求。地方红色资源将党在当地的奋斗历程完整地呈现出来,生动具体地反映出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触动心灵,也更能激发斗志。另一方面,从红色资源中能够挖掘出党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党风体现党的形象,是党重要的精神财富。党的优良作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地方红色资源通过一项项记载或是一个个细节将党的优良作风呈现出来,是对党风最为生动的诠释,能够在无形中鞭策党员牢记宗旨,传承优良传统。

综上所述,地方红色资源对于区域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将其融入到区域化党建中,就要不断厚实底蕴、增强吸引力和丰富内容,使区域化党建更具厚重感、亲和力和说服力。

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作用

地方红色资源是区域化党建的重要依托,但其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党组织的自觉开发和有效利用,明确区域党组织的责任是取得建设成效的关键所在。首先,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地方红色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将红色资源的有效融入纳入区域化党建的目标体系中,使探索地方红色资源的融入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成为党建的重要内容和努力方向。同时设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指标,并将奖励与惩处落到实处,以防这一要求流于形式。其次,党组织内部要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工作的责任具体化和明确化,将责任落实到点。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中的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目标与主题设定、场域时机选择、方案的制定与优选、资源的开发与转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多个维度。只有将责任充分细化并落实到个人,才能确保每一环节不出问题、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最后,区域化党建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在整合中发挥党建的整体效能,要凝聚各党组织的建设合力,将责任延伸到面。只有将地方红色资源在党建的融入落实到各单位、各企业和各社区中,打破部门隔阂、破除行业限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尽可能地扩大和深化地方红色资源的影响面和影响度。

阵地建设是区域化党建的又一重要维度,是区域化党建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其一要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网络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不同性质的内容在网络中并存、交锋,其影响有范围广、程度深和力度大的特点。信息时代,要想掌握和占据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制高点,就要牢牢把握住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因此,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的有效融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其进行宣传与解读,使其成为网络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题,实现对人的思想的感染和引领。另一方面,通过音频、视频、微博、微信、专题网站建设等多种网络手段对地方红色资源进行广泛宣传,丰富地方红色资源的表现形式,在增强其表现力的同时增强党员对资源本身及其蕴含的精神内核的认同度。其二要加强教育阵地建设。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党建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有效融入的重要选择。一方面,要将红色精神的解读与传扬作为精髓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将红色精神中蕴含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宣传逻辑全方位展现出来,增强教育的理论深度,发挥精神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引领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形式种类多样的特点,通过开展学术报告、调研讨论、创办会展、参观访问和主题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系统的教育活动,实现地方红色资源在区域化党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融入。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礼荣对本文亦有贡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执政安全研究”(18BDJ0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法治思维的现实价值及培育策略研究”(17YJA710019)阶段性成果】

责编:贺胜兰 / 蔡圣楠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红色   地方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