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叮当”一声微信铃声,王阿姨提着厨余垃圾下楼了,因为又到收厨余垃圾的时候了,王阿姨把厨余垃圾交给社区的宋师傅,称重、打开手机扫二维码、上传数据、投放垃圾,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宋师傅就把这项工作完成了,王阿姨用投放厨余垃圾获得的积分,很快就在“垃圾回收app”上的积分商城兑换了一包手纸。
这是北京市大兴区博兴街道亦城茗苑小区开展的垃圾分类新模式,打破传统二次分拣的模式,给社区居民按户发放积分二维码,鼓励居民从源头分类,通过扫描二维码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并且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微信群”,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经验,群管理员兼垃圾分类指导员宋师傅还经常在群里来发出一些温馨提示等。
今年,博兴街道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辖区每个居民都行动起来,让垃圾“出门”前就开始分类,倡导从“源头分类”。年初,街道组织辖区社区、物业公司召开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针对目前生活垃圾分类面临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并对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社区、物业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形成“赶帮超”的良性竞争局面,提高大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目前已安装宣传横幅36条、发放宣传彩页5000份、发放二维码积分卡200余份,建立了13个自然小区垃圾微信互动群,各社区共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其中观海苑、亦城茗苑、中芯花园三个社区居民实名注册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已达450户,同时街道还通过普及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政策法规等活动,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目前为止,博兴街道辖区居民已经能够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参与率稳步提高,厨余垃圾分拣量日均 35至38桶。
(侯志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