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推进诚信社区建设 夯实基层治理道德根基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北角,辖区面积7.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14万人,实有人口15.52万人,是一个成熟的居住型社区。自2014年以来,洋泾街道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基层治理道德根基,持续探索推进诚信社区建设。诚信洋泾从1.0版“一库两榜三机制”,到2.0版“诚信经营示范街”,到3.0版小餐饮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再到4.0版“信易+”服务平台,不断向纵深推进。2015年诚信洋泾入选“上海市信用体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2016年羽山路诚信经营示范街项目获评“上海十大守信联合激励案例”,2017年街道被评为“上海市信用街道(镇)示范创建单位”。诚信,已成为洋泾的社区名片和文明特质。

坚持党建引领,培育诚信洋泾价值认同

坚持党建引领这根红线,为诚信洋泾建设把方向、谋大局、保落实。一是坚持思想引领,街道党工委将“诚信洋泾”作为“六个洋泾”(在 2015 年底召开的洋泾社区党员代表会议上,街道党工委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局和洋泾发展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提出了“诚信洋泾”“平安洋泾”“美丽洋泾”“人文洋泾”“温暖洋泾”“活力洋泾”等“六个洋泾”的美好愿景)建设的重要一环,提升到社区发展纲要高度予以推进。二是坚持组织引领,发挥行政党组功能,联动市场监管所、城管等部门推动诚信示范经营;发挥社区党委职能,用“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强化“三建融合”,将支部建在街区上,党员商户认领居民“微心愿”、为独居老人送餐,由诚信商户运营的白领公益食堂解决楼宇白领午间用餐难问题。三是坚持示范引领,在辖区农贸市场全面开展诚信市场建设,创立“三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诚信岗)、要求“三亮”(亮身份、亮承诺、亮监督),市场经营户文明经营意识持续向好。

立足常态长效,构建诚信社区制度体系

以多渠道归集为基础,建设一体化的诚信数据库。开发建设洋泾诚信云平台,广泛收集居民区、驻区企事业单位的诚信、失信数据,打通政务事务数据接口,将全区不同渠道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一人(企)一档的诚信数据库。

以清单化管理为亮点,推出诚信红榜、灰榜两张榜单。组建街道诚信红灰榜评审委员会,每月对诚信数据库中的诚信、失信行为进行评议。依照“红榜发布规范”累计征集诚信案例10094件、不诚信案例2318件。诚信红榜共推出49期,其中有294名“红榜人物”,49名“身边好人”,11位入围“中国好人榜”。诚信灰榜根据“诚信负面清单”13个分类的23个具体项目,记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失范、行为不当等负面案例。

以可持续运转为目标,同步配套制定三个保障机制。一是第三方运作机制。社会组织“诚信洋泾工作室”具体负责社区诚信建设的日常运行,形成“党工委、办事处+社会组织+居民”三级联动运作机制。二是诚信积分兑换机制。将诚信数据库收集的诚信案例按照相应标准,折算为个人、法人诚信积分,兑换社区服务资源。三是诚信数据对接共享机制。探索市、区、街道三级诚信信息资源对接共享的可行途径,实现洋泾诚信云与区法人库的连通,让诚信数据活起来、合起来、用起来。

聚焦协同治理,推动解决民生关注热点

强化属地监管,建设“诚信经营示范街”

以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食品安全为切入点,联动洋泾市场监管所,打造羽山路“诚信经营示范街”试点路段,“三合一”立体推进诚信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市容环境综合管理。

一是完善主动公开的信息发布机制。完善商户“一户一屏一码”诚信公示制度,推广“明厨亮灶”项目,全面展示商户证照信息、行政检查信息、社区公益以及商户诚信星级评定情况等。二是建立多元参与的社区监督机制。建立诚信经营自律委员会,依托市民巡访团、城市运行分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城管中队等组织和部门,形成商户自律、日常巡查、专业抽查、市民暗查、居民点评相结合的多元监督模式。三是形成奖优惩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商户诚信星级评定,颁发诚信商户招牌;对检查发现存在失信行为的商户,开展网格巡查、联合整治,情节严重的予以摘牌处理。

引入多元主体,探索小餐饮监管新路径

辖区内有84家餐饮类商户因经营条件等限制,大部分无法办理经营许可证,但百姓对其有实际需求。小餐饮企业备案制度的实行,使这些无证无照的小餐饮商户有了生存依据,但也给相关部门日常监管带来挑战。洋泾诚信建设工作室联合街道食安办、市场监管所,积极探索研究,以灵山路14家小餐饮商户为试点,实行“诚信自律+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社会监督”的方式,探索形成小餐饮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新模式。

在小餐饮备案店铺内,统一设置“一户一栏一码”。“一栏”即小餐饮备案信息公示栏,包括街道小餐饮备案公示卡、从业人员健康证、监管人员及管理人员等信息;“一码”即诚信二维码,扫码后市民可看到街道诚信社区相关工作动态、经营店铺各类公示信息。街道定期联动巡查小餐饮备案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当发现其存在不符合小餐饮备案的相关规定要求时,进行扣分,当负面清单的扣分项达到一定的分值时,信用分级进入“灰榜”。对于进入“灰榜”的小餐饮企业经营者,街道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违反经营规定的行为进行“黄牌”警告,并明确整改期限。整改期满后,进行整改效果验收,如达标则免除其黄牌警告,如仍不符合相关规范则对其亮“红牌”,直接取消其小餐饮备案资格。

联动重点工作,丰富诚信应用场景内涵

诚信洋泾建设始终做到与区、街道重点工作相结合,不断丰富拓展诚信应用场景和内涵。

“信易+家门口”,提升服务居民便利度

目前,洋泾诚信云与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法人库已实现数据共享对接。通过积极争取,街道取得市、区相关部门支持,市级公用信用服务平台将设置公共档案对外接口,实现社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下沉,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可直接在“家门口”服务站查询打印个人(企业)信用情况,使市、区、街道三级资源得以在诚信社区的平台集聚使用,也充实丰富了居民“家门口”的服务内容。

“信易+垃圾分类”,助力垃圾源头分类新风尚

依托“诚信洋泾”微信公众平台,将“绿色账户积分”转化为“社区信用积分”,以诚信积分兑换社区服务资源的形式,奖励在垃圾分类中的模范信用家庭或个人,形成“垃圾分类—绿色积分—信用积分—社区资源—主动参与—全民参与”的良性循环,激发社区居民进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内生动力,引导居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配合”再到“主动参与”,实现垃圾分类的全民参与,让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深入千家万户。

“信易+物业管理”,完善物业信用评价监管体系

将物业管理纳入到诚信社区建设体系,通过物业、业主“四个一”模式,进行“双亮信”:即“一码一表一分一网”,“一码”即诚信二维码,“一表”即信用测评表,“一分”即企业信用分,“一网”即评分排名网,探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物业管理监管体系。物业“亮信”构建信用监管。一是物业信息公告,接受居民监督;二是业主意见反馈,物业信用动态评分;三是信用评价公示,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业主“亮信”强化正向引导。一是通过限期优惠或减免上门修理费等基本费用,鼓励业主对物业管理行为进行评价、建议及承诺按时缴纳物业管理费等主动“亮信”行为;二是将有拖欠物业管理费等不守信行为的业主归入诚信灰榜,从而加强信用约束,让失信者受限。

责编:蔡圣楠 / 董惠敏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社区建设   根基   基层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