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辩证发展逻辑

核心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文化形态,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如影随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与时俱进,推进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反过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又推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断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的启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

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必须实现中国现代化。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方向上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和路径,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主题。对此主题的系统回答,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对这一主题回答的不断完善,就表现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现代化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但是由于进行国家建设的经验缺乏和理论准备不足,我们错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苏联模式”,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形成了改革开放前的意识形态。所谓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苏联模式”的方向,所谓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苏联模式”设计的现代化目标和路径。这主要表现在,在经济上,强调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在政治上,强调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在文化上,强调以苏共解读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从1957年整风反右开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了弯路,最终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正是在对上述错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邓小平认为,1957年整风反右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严重问题在意识形态上的总根子。从这个问题切入,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前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系统的清理。他认为,不能把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苏联模式”划等号,社会主义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美好追求的角度来理解,而且应以此为尺度重新审视我们已经建立的制度,有利于实现这种追求的就坚持,不利于实现这种追求的则必须改革。

从中国实际出发,他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我们的实践探索到底姓资姓社,“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三个有利于”,实际上就成为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基本原则,其重要性在于,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奋斗的根本方向。这一方向,从追求的层面上讲,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手段的层面上讲,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邓小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就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基本路线从我国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实际出发,对我国基本国情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以此为立论基础,确立了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我国现代化目标,就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国现代化的途径,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其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其核心内容。邓小平对这些基本原则和思路所作的系统阐发,就成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突出贡献,就在于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确立了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必须奉行的核心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成为党和国家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其指导之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为标志,改革开放在全国城乡渐次展开,从而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可以说,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启动。

改革开放的展开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

中国现代化目标和路径的确立不是一次完成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核心政策,这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坚持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过程,这决定了这一过程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必然会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人民群众会产生新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富和调整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改革开放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此应运而生,它们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对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进一步阐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新的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我国的现实状况又难以满足这种需求。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过去通过追求物质财富总量增加就能解决问题的生存型阶段成为历史,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还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才能解决问题的发展型阶段随之到来,这要求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除了亟需关注经济发展之外,还要关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针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实际上是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即强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经过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作出新的拓展。与1987年党的十三大概括的党的基本路线、1997年党的十五大概括的党的基本纲领相比,党的十八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代化的目标上,在不断丰富的国家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和社会的目标,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在现代化的路径上,明确添加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实质是对进一步拓展以后的中国现代化目标和路径的系统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作出了进一步的回答。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它摒弃了党的先进性的传统认知思路,认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到底要看党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强调判断一个政党先进与否,关键要看其能否在实践中做到“三个代表”。这种对党的先进性的崭新认知,系统回答了在执政条件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启了新的思想境界。

审视科学发展观可以看出,其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上,总结以往的深刻教训,它强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在政治方面,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在文化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如何发展问题上,强调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发展的空间要素上,必须摒弃只注重单纯的经济增长的做法,而要兼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时间层面上,必须摒弃只着眼于当代人的发展的做法,而要同时兼顾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之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未发展起来”时期进入到“发展起来以后”的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状况的时代特点,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作出新的丰富和拓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作出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向了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实际上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现代化的立论基础、逻辑起点和约束条件。对于这个判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018年1月5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体现了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的鲜明态度,也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一脉相承。

同时,基于这个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从理论层面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对于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恰恰体现了这一理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历史使命、核心理念和根本保证等问题。核心理念,即着眼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本保证,即强调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关于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概括起来说,就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通过抓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落实,从整体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时代的顺利推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整体谋划。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