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释放乡村“生态红利”的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探索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改革创新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生产力,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对谱写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影响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现实困境

把乡村生态保护视为发展制约的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我国辽阔的乡村地带涉及到主体功能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诸多类型,加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与严守态势,使得新时代乡村振兴有了更为坚实的可持续发展、有序健康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保障。然而,在当前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实施主体把乡村生态保护视为发展制约而不是发展契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谈保护色变、谈红线抵触、谈发展畏难的状况普遍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行动仍不够深刻,影响了乡村振兴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发挥。此外,新时期下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任务依然艰巨,优先处理好乡村河流水系、地质灾害、过度采伐、环境卫生等生态矛盾成为了公共投入的主要方面,这也就导致了在生态红利的挖掘和激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致使该领域的改革创新步伐较为缓慢。

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新生产力的方法和路径缺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生态功能及其价值逐步得到认识和开发,突破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功能,发挥更大的自然生态优势,将生态价值转化为乡村新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新动能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求更加重大。从调研中发现,当前对乡村生态资源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发掘还不够深入,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为新生产力的方法和路径缺失,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利用手段和方式不科学,使得乡村生态的多重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和全面发挥,从而影响了乡村生态产品、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所代表的乡村新生产力成长和成熟。一是我国乡村传统生产力和增长方式惯性阻力大,新生事物和新生力量发展艰难;二是我国乡村地区技术、人才和金融等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缺乏乡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支撑体系;三是城乡之间生态要素流动机制不健全,城市人口生态消费需求和先进生态成果在乡村地区还未有效释放和扩散;四是乡村生态资源在区域内同质化严重且“贫矿”地带较多,对生态价值转化为新生产力的方法和路径提出了更大挑战。

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不完善。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关键在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核心在方法和路径探索,根本在体制机制和平台保障。推进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是解决乡村生态振兴的最佳途径。当前,严格的乡村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而科学、合理、有序的保护性利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多部门在乡村生态管控的协同机制建设上逐渐成熟,而在乡村生态价值转化的研发投入、政策贡献和生产力促进上协同效能却不高;政府主导的乡村生态价值主张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多主体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动力机制还明显不足;面向乡村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健全,而更为精细化的生态红利分配机制和生态效能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优化。除体制机制改革以外,乡村生态红利的释放还需要智慧与平台创新驱动,乡村生态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乡村生态创业孵化平台、乡村生态效能监测平台等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短板因素。

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建立面向生态消费市场的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生态产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繁荣体系。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前提在于精准分析和判断生态消费市场的需求,包括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康养度假、生态文化体验、生态教育服务等市场的需求规模和需求特征。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和评估乡村生态资源的核心价值,通过建立科学而客观的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评价体系,识别出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独特点和市场卖点,从而避免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和低水平开发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浪费现象。立足乡村生态资源的特色优势,培育乡村生态产品和产业体系,力争形成一村一个特色生态产品、一镇一条完整生态产业链、一县一套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的发展格局,把区域内的乡村生态价值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开创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全新局面。进一步赋予乡村生态产品和产业的文化内涵,为乡村民俗民风、农耕农事、工艺技艺、遗产遗址、故事传说等原生态文化注入时尚创意的力量,实现乡村生态文化繁荣体系和生态产业体系的耦合叠加,释放出乡村生态红利的巨大效应。

建立符合自然与科学规律的乡村生态空间布局体系、生态设施支撑体系和生态技术应用体系。遵循乡村发展基本规律,尊重乡村自然生态法则,以此为依据科学构建出的乡村生态空间布局体系、生态设施支撑体系和生态技术应用体系,是生态产品、产业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乡村生态空间布局体系的形成应首先符合山水林田系统、传统村落形态、乡土人文景观和自然组织机理的客观规律,在此自然基底上按照微改造、低冲击、嵌入式的原则顺势而为布局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满足乡村生态产品、产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生态设施支撑体系构建方面应坚持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环保生态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技植入、集约建设、低成本维护的生态化原则,全力构建生态环卫设施、绿色交通设施、智慧互联设施、水环境处理设施、生态服务设施等系统,对乡村绿色发展起到有力支撑。把生态技术应用体系建设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助推器,加速生态红利的全面释放;重点强化生态资源测评技术、生态农业种养技术、生态产品研发技术、生态设施建造技术、生态工艺制作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成果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逐渐形成一套先进的生态技术应用体系。

建立规范化、便利化和开放化的乡村生态经济管理体系和乡村社群服务平台系统。确保乡村生态安全、激活乡村生态市场、创新生态管理机制、完善乡村社群服务平台,不仅是乡村生态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乡村焕发生机的软环境建设重点范畴。针对生态保护性利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在夯实生态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与卫生管理、生态准入与安全管理、生态绩效与目标管理等基础上,率先开展乡村生态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强化乡村生态品牌和资产管理,强化生态市场开发和营销管理,强化生态经营和服务管理,实现生态资产资本增值、生态品牌形象提升和生态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目标。乡村社群服务平台系统的生态化、便利化、开放化和完备化是改革创新主体施展振兴抱负的现实需要,竭力为社会多主体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化的乡村生态服务产品、服务设施、服务平台和服务体验,竭力为社会多主体参与乡村振兴营造出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共创共享的优良人文生态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各级政府、当地村民、乡村企业、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乡村振兴主体的改革创新进程,从而孵化出更多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

建立源于乡土、崇尚自然、追求绿色的民众行为引导体系以促进乡村生活与消费方式的变革。乡村生态红利的释放依赖于民众生态消费观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建立源于乡土、崇尚自然、追求绿色的民众行为引导体系,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促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时代责任,以此激发出对乡村生态产品供给的强大需求效应,并拉动乡村振兴的生态产业快速发展。首先,应加大对生态消费观念的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使全社会认识到生态消费对于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步引导民众将生态消费行为自觉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生活习惯;其次,政府应主导制定一整套生态消费政策激励机制,不断培育乡村生态消费市场,并致力于降低生态产品成本和价格,创造有利于生态消费的市场条件;最后,全力改善乡村生活面貌,塑造美丽的乡村生活场所,提高乡村生活的品质和品味,满足民众对乡村原生态生活的向往与体验。

激活乡村生态红利的宜宾实践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径。这不但为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该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省宜宾市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独特地域单元和高敏感生态功能区,发挥着关键性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探索激活乡村生态红利的改革创新模式。基于此,宜宾市在推动乡村生态红利的释放方面采取了以下四大重要举措。

第一,以规划改革创新为引领,力争在乡村振兴的生态规划理念、方法、路径和技术上实现新跨越。改变传统乡村规划的编制流程、编制体系、编制内容和编制成果,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规划的新型框架,把建立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生态产品产业体系、生态文化繁荣体系、乡村生态空间布局体系、生态设施支撑体系、生态技术应用体系、生态经济管理体系、乡村社群服务体系、生态消费行为引导体系等内容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形成一套全新的规划成果用于指导乡村振兴的实践。这套创新性规划成果在实践环节中进一步被细化为战略规划纲要、规划实施意见、规划操作手册、规划技术导则、规划管理指南、规划服务流程、规划宣传图册等,为乡村振兴规划不同的实施主体提供更加清晰的行动指导。

第二,以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带为抓手,率先探索乡村生态红利释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宜宾市地处金沙江、岷江汇合成长江的“零公里”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市域范围3区7县的幅员面积达到了1.3万平方公里,城乡人口总计约556万人。因此,需要以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带为抓手,通过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动全域乡村的振兴。2018年,宜宾市在沿三江流域(涵盖三江支流的乡村地带)规划布局了多条乡村生态振兴示范走廊和十大乡村生态振兴示范区,尤其是提出了本年度率先开展10个市级乡村生态振兴示范点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力争将其建设成为“三江田野、美丽宜宾”的生态文明新样板。为此,宜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并建立了国内首支乡村振兴基金——五粮液乡村振兴发展基金,直接为酒、竹、茶、牛、猪、茧、菜、粮等生态优势产业及农业农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融资平台和资金支持。

第三,以驻村乡村规划师和生态工程师的机制培育为着力点,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基础。首先,宜宾在开展以激发生态红利为导向的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了多种人才引进和鼓励方式,优先配置驻村乡村规划师和生态工程师的人才队伍,保障在乡村振兴一线有更为专业的规划实施指导力量,为高质量规划的落地见效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其次,启动了招聘新村民的乡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吸引一批大学生、艺术家、设计师、创业者等先进群体入驻乡村地带,与本地村民共创共建美好家园。最后,还围绕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层干群素质和能力提升任务,建立了一批乡村振兴大学堂,以吸引“新农”、提升“老农”、储备“知农”为培育手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传、帮、带”等方式,切实提升基层干部群众的知识水平和眼界。

第四,以优化生态营商环境和严守生态红线为常态机制,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宜宾市乡村振兴始终坚持一手抓生态营商环境优化,一手抓生态红线管控,既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又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筑牢长江上游乡村生态屏障功能,全力为乡村生态振兴保驾护航。当前,宜宾市正深入开展乡村营商环境优化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办事服务“最多跑一次”、涉农政策整合落实效果好、商标品牌培育进展快、市场经营秩序优、乡村消费放心程度高、基层干部作风实等方面,让乡村投资者、创业者、消费者和建设者们拥有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与此同时,宜宾市委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不断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以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本文作者为中组部、团中央第18批博士服务团挂任宜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

责编:李 懿 / 蔡圣楠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红利   路径   乡村   生态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