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多举措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快完善

从内涵特质讲,现代农业是一个包含产业、生产和经营的有机整体,集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体系”于一体,体现了现代农业建设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向农业经营观乃至向全产业链视角的转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农村改革四十年来,我国在农业三大体系的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障碍。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农业三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农业生产体系: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

农业生产体系面临的问题

土地、劳动力以及化肥等物质投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从主要生产要素视角看,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耕地等资源紧缺。在人多地少的背景下,2017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为3.5亩/人,比同样是人多地少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人均耕地还少,资源约束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二是农业劳动力年龄偏大。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劳动力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农业劳动力总数由1997年的3.5亿人下降到2017年的2.1亿人,减少了1.4亿人;同时,伴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出现了农业生产者劳动年龄偏大等问题。根据笔者近年来对山东、河北、辽宁、北京和天津等省市种植业农户的调研,农村家庭经营劳动力年龄整体偏大,年龄超过50岁的达一半以上。三是对化肥等化学物质投入方面的管控有待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既会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又会阻碍农业绿色发展。实践中往往由于生产者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环境目标及质量安全目标不一致,而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物的监督和管理难度。四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中包括园艺作物的温室(和大棚)、灌溉设施、养殖设施等。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园艺作物设施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园艺作物种植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有的地区仍然沿用竹架大棚等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匹配;有的地区在设施建设上达不到现代设施水平,比如设施过于低矮造成劳动环境差;有的地区设施结构不符合技术规程对越冬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完善农业生产体系的对策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体系面临的问题,总的思路是用现代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生产要素。理论上讲,土地和劳动力是传统农业的投入要素,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用现代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生产要素,用技术进步替代传统生产要素。

促进以园艺作物为首的农作物的设施化和工厂化生产,起到替代耕地的效果。用“工业思维”来发展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老旧设施加以改造,发展新建设施;与此同时,现阶段,有许多地方开始引入无土栽培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比如,福建省一些地方的山地和半山地的土地资源,针对传统种植方式无法进行农作物种植的限制,通过引入袋装或槽式的有机质栽培,种植蔬菜等农作物,既发展了农作物生产,也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也有一些地方开始发展营养液蔬菜,既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又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鼓励年轻人从事农业。要让我国的农业后继有人,现代农业本身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年轻人更容易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型发展。有必要让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进行注册登录,从而便于政府对年轻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把握,便于一些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向年轻的农业者倾斜。

利用测土配方、生物菌肥等替代化肥的对策。可以结合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对化肥和农药的合理施用产生促进作用。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让技术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农业技术的真正落地,即解决农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关键。为了保证宏观上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优势,各级政府部门及科研机构也作了大量探索,如一些地方在村一级发展农民田间学校的技术推广模式、在村一级培育全科农技员的技术推广模式;技术补贴政策要从技术内容和技术效果同时入手,内容上突出涉及环境保护的“绿箱”补贴;技术效果上不能停留在短期技术采用上,而是要注重技术的长期持续应用。

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市场竞争力

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问题

农业经营者的规模、农业经营中涉及的成本收益,都关系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也就是农业经营基本格局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小规模容易带来兼业化,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小规模会对一些新技术的采用产生阻碍;小规模容易使农户在种植选择上根据前一期农产品市场行情产生变动,造成农业生产经营不稳定;小规模令农户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受到限制,价格等市场因素对农业经营者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下。成本收益是对农业经营可持续性的衡量。农业生产者的经营管理、经营决策乃至技术进步最终都会体现在农业经营的成本收益上。近年来,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波动造成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拉动了农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农产品市场价格也因国内外环境的冲击而呈现持续低迷状态,导致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下。与此同时,农业产业本身的弱质性,特别是易受自然风险的影响,都是不利于农业稳定经营的因素。

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

一是培育小农户成为职业化农民。从农民培训、农业专业村建设、农用土地流转等多方面齐抓共管,在提高农业经营者的经营素质、为农业经营营造良好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如果让农业经营者的收入达到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就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的采用,改善农产品品质。

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小而分散的经营格局难以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针对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值得推进发展,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统一,因为小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有着旺盛的需求,特别是对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劳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当前实践中,需要强化生产性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为此,可以发挥农业生产者、农业技术人员、农民合作社等多方面力量,通过建设和完善多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促进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往往具有规模大、经营者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强等优势,可以通过这些优势提升农业经营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农业生产体系的完善、工厂化生产以及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发展农业收入保险或价格保险。农业经营中既面临自然灾害等带来的自然风险,也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等带来的市场风险。农业经营面临的这些风险,也是影响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乃至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近几年国内外都在摸索构建和发展农业收入保险,我国也有必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业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农业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和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农业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

传统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往往侧重于农业生产环节,但在市场机制背景下,产前和产后环节也会对农业产业产生诸多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农业全产业链视角考察农业发展问题。当前农业产业体系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链条较短。总体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多属于生产导向型,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通性不强,以“菜篮子产品”为首的农业初级产品比例偏高,也就是基本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直接进入市场,而以加工品进入市场的农业产品偏少,这便是造成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在农产品销售方面,蔬菜等生鲜农产品通过中间商收购、进入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市场,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流通渠道,农产品流通经由环节多,农户作为生产者处于利益链条中的不利地位;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规范的价格形成机制。从农产品批发市场看,各级批发市场缺乏及时有效的农产品来源信息,而且批发市场中设备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缺乏健全的市场信息登记、统计和发布制度,致使批发市场功能较难正常发挥。

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的对策

强化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生产者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以农产品作为发力点,将农业生产环节向产前或产后加以延伸。在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中,形成有序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将农业增加值更多地留给农业生产经营者,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为农业持续发展增添后劲。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形成的“育苗+种植”“种植+生产性服务”“种植或养殖+加工”“产销一体化平台”等产业融合模式,政府实施引导、支持以及补贴政策。

加强各类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和消费的分散性,决定了通过批发市场进行农产品“集散”的重要性。规范的批发市场,既能发挥产品集散功能,又能发挥农产品价格形成功能。除农产品销地批发市场之外,也同样重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这样,既能保证产地的农产品流通,又能保证消费地的产品供应,并且通过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利益。日本和韩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更多的是政府公立经营,既避免为谋取私人利益导致流通环节利益过大,造成农产品的终端价格过高,也保证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农业生产者通过农业合作组织与批发市场之间进行交涉交流,避免了一家一户农户在价格等信息获取上的限制而造成的利益损失。

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农业除具备提供产品功能,即保障粮食安全功能之外,还有生态环境、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等方面的功能。可以通过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反过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此外,可以通过生态标准园、特色采摘园、休闲垂钓场、畜牧休闲体验场等,让发展农业与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有机结合。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7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BAIC01-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7731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10)的资助】

责编:赵博艺 / 杨 阳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现代农业   举措   体系   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