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一重要论述,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崛起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四个字:改革开放。改革,就是将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就是积极融入全球化,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开放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开放的实践,不断把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

改革开放缔造中国奇迹

40年前的中国,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尤其对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思想的禁锢,改革开放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中国人民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重新审视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在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但与此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国际经济体系,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地域开放,从开办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沿江开放,从沿边开放、内陆开放到全国开放;产业开放,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顺应要素跨国自由流动为本质特征的全球化,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丰富的低端要素优势,从产业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把人口负担化为“人口红利”,并且成功对接国际高端产业,把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短短几十年就使中国成为世界性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并在高铁、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40年来,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的外汇储备也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中国人民创造了开放发展的人间奇迹!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验

作为一个基础薄弱、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为什么能做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脱颖而出,实现从融入全球化到推动全球化乃至引领全球化的转变呢?

第一,正确认识时代,正确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新特点和发展趋势,走合乎世界潮流、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道路,把对外开放与建立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寻求发展和突破的机会。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兴起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这一轮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并为具备基本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纷纷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全球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的市场随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二是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特征。伴随着国际生产分割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别是国际生产分割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刻演变,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在要素分工条件下,各国的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进口什么、出口什么,而是取决于以什么样的要素参与什么层次的国际分工,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这种分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可能。产品价值链的全球分解,不仅可以降低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门槛,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发达国家现有的成熟技术和资本,通过优势要素的组合激发乃至创造比较优势,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可见,这一轮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存在发展机遇的。但是,机遇是一回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发展,又是另一回事。能否把握机遇,要看是否具备条件。对于中国来说,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紧抓发展机遇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政治稳定;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融入全球化提供了制度基础。二是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提供了制度基础;既坚持发展道路的自主性,又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体系。三是我们有数亿勤劳、智慧的人民,敢干、敢闯、敢试、敢拼。我们是大国经济,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成就,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示范效应。由于中国的发展没有照搬西方模式,中国的成功对那些既希望融入全球化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成功发展的世界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示范和榜样,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辩证看待当代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利用规则,更要参与完善规则。

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国际经贸规则,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这些规则体系反映了资本全球扩张的要求,更加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另一方面,这些规则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维持国际经济的运行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打开国门以后,我们对国际经济规则知之不多,更谈不上影响规则、制定规则。接受现行规则,利用其合理部分,可以降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成本,直接分享现行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

应该承认,对外开放之初,理论界还是有不少疑虑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现有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因此,在资本主义强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体系下,中国能不能从对外开放中获益,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此都存在疑虑。中国开放发展的实践证明,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贸规则,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惠安排的规则,大体上是合理的,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发展的。应该强调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己干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帮助”建设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中国的发展利用了全球化的机遇,但是,中国是用为全世界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和劳务的形式融入全球化的。这与当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入”编年史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度演进、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加重、新兴经济体崛起、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现行全球经济治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功能方面表现出严重不足,未能充分提供全球经济运行的公共产品,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公共产品所产生的新需求。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不仅导致南北发展差距拉大,发达国家劳动者也未能获益,发达国家反而转向“逆全球化”。而社会主义中国则扛起了“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大旗,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完善者。维护什么?维护的是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中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多边贸易体系和规则,维护的是发展中国家正当的发展权益。为什么要完善国际经济治理?这是因为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理论的创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是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正确理论指引,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各国都能平等参与其中,让各国经济都有更加平衡、协调、联动的发展,各种文明相互尊重、融合,消除由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制度差异、国家实力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通过共同发展、共享发展让普通百姓有更多、更广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与以往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不顾一切地逐利、整个世界成为跨国公司和少数利益集团投资场所,崇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有着根本不同。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现阶段后的内在需求,反映的是对全球经济治理规律的正确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的,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始终不渝坚持扩大开放,实现了从融入全球化到推动全球化乃至引领全球化的历史性转变。

【本文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

责编:李 懿 / 杨 阳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