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乡村社会治理的理念变革与机制创新

村庄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的贯彻落实,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和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威信。针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淮阳县以派驻县委综合治理工作组为突破口,采取“综合治理切病灶,标本兼治敷良药”的模式和机制,使得一些“软、散、乱、瘫”的村庄实现了由大乱到大治,由后进变先进,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社会风气明显向好,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路的形成和主要做法

联动治理,“杀鸡用牛刀”

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腹心,辖20个乡镇场,467个行政村,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40.9万亩,农业人口约135.56万人,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2017年6月,葛店乡薛寨村在脱贫攻坚市级督导巡察中,被督导组指出“村‘两委’班子内耗,战斗力不强,个别群众反映疑似存在黑恶势力”等问题。县委通过研判认为,过去那种就事论事,由单个部门针对某一问题独立开展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乱村”形成的复杂成因和各种问题之间错综复杂的交织联系。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治理不彻底,效果不理想,并且群众认可度不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淮阳县县委果断决策,抽调纪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组织、民政、信访等八个部门的精兵强将,组成县委工作组,进驻薛寨村开展综合治理。县委工作组进驻后,通过张贴公告、走访座谈、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等形式,充分发动群众,广泛收集线索。为了取得群众信任,工作组首先打掉了以秦某某为主,打着殡葬改革旗号在葛店乡横行霸道、敲诈勒索丧主钱财的恶势力犯罪团伙。顺藤摸瓜、强力出击,一举查获和打击了存在寻衅滋事行为的齐某、潘某,长期侵害群众利益、“吃拿卡要”、套取耕地补贴、骗领冒领他人低保、五保款的村文书卢振明等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予以严惩,刑拘16人,治安拘留4人。

铲除了身边的坏人,广大群众拍手称快。为给薛寨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县委指导工作组通过印发求贤榜、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求贤任能,为该村筛选出了乐于奉献、愿意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的新班子。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都是外出返乡创业青年,他们事业有成,责任心强,办事公平公正公道,带头吃亏、带头做好事、带头值班巡逻、带头发展经济,营造出和谐的干群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融洽的邻里关系,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以点带面,“定点清转面上扫”

薛寨村及葛店乡综合治理的成功为淮阳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遵循,找到了出路。2017年9月份,县委决定推广薛寨经验,以点带面,把定点村拔钉子转为全面扫除黑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百日会战”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全县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指挥部,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指挥长。根据全县区域特点,把全县20个乡(镇、场)划分为四个片区(东南、西部、东北、城区),分设指挥部,指挥长分别由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和公安局政委兼任,抽调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班子成员和组织、纪检、信访等部门50多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片区指挥部,各片区指挥部分设信访维稳组、打黑除恶组、纪检监察组、基层组织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既分工明确又协调配合。通过开展“百日会战”,治安处罚81人,刑事拘留65人,批捕34人,起诉30人,打击犯罪团伙7个,发现并查处“法轮功”非法活动 4 起、“全能神”非法聚会1起,依法处理邪教人员10人。通过开展百日会战,使违法犯罪分子闻风丧胆,党委政府威信得到重塑,全县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顺势而为,“阻击战变歼灭战”

去年薛寨村的治理是被动而为,是“狙击战”,今年的工作则是主动出击,是对问题村的“歼灭战”。2018年以来,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村居巡察,县委决定对全县的问题村开展全面治理,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治软”的方针,彻底根除村居治理的顽疾。在治理点的选择上,紧盯村居巡察发现问题较多的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推进的村。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县委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组,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和县公安局长任副组长,负责统一指挥全县的综治工作。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着力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同时,县委派出三支县委工作组,参照“薛寨治理模式”,先后对新站镇曹堂村、曹河乡西黄村和郝庄村、城关镇付楼村和胡庄村等11个村开展了综合治理。按照“宣传发动无死角、线索摸排全覆盖、案件查办要彻底、以案促改长震慑、组织建设要加强、建章立制促长效”六个步骤开展工作,迅速惩治了违法违纪人员,建强了基层组织,赢得了群众好评,促进了工作开展。

爱心帮扶,真情融隔阂

按照“既打击歪风邪气又弘扬新风正气”的方针,县委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适时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凝聚民心,消除干群隔阂和对立,融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开展送医下乡活动。组织医疗部门广泛开展送医下乡等便民惠民活动。如,曹堂村综合治理工作组联合县医疗机构为曹堂行政村4个自然村的600多名村民提供了健康咨询、健康检查,为贫困群众捐赠药品价值5万余元,发放宣传手册2000册;驻曹河乡西黄村工作组协调县直5家医院和曹河乡卫生院,对西黄村6个自然村举行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现场诊疗群众近1000余名,为贫困群众捐赠药品价值6万元。二是实施“六改一增”工程。对经村民代表评议,家庭特别困难,无能力自我改造生活居住环境的贫困户实行改院、改厨、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增添或更新简单家具“六改一增”,切实改善贫困户生活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目前为止,全县实施“六改一增”工程的农户,合计4000多户。三是开展“大走访”活动。坚持群众路线,组织干部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村组、群众家中走访座谈,宣传党的政策、体察民情、收集意见建议。特别是2018年元旦前后的风雪大走访和8月17、18日的冒雨大走访,广大干部顶着风雪、冒着暴雨走进贫困户、五保户、老人户家中查看房屋情况,询问生活状况,发放慰问金,并逐一解决走访中发现的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心上,深受群众欢迎。

倡树新风,正气镇邪气

一些所谓的乱村,在整治前除了存在诸多的乱象外,大多数村风民风也不太好,甚至封建陋习大行其道,如婆媳关系紧张、干群关系对立、惠民政策落实不公等等。为改善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综合治理中,淮阳坚持“破立结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破潜规则、镇歪风邪气,树正能量,立典型人物。一是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组织文艺团体,深入乡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扶贫政策,传播孝道文化,培育文明新风。2018年以来,全县组织文艺下乡宣传活动已达500多场(次)。二是开展孝老爱亲评选表彰活动。发挥统战部门职能作用,联系商会、爱心企业家举行捐赠仪式,表彰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致富能手,资助贫困家庭和大学生。目前已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500多人,营造了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年底,还将隆重表彰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文明市民”等,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三是开展以案促改活动。对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违纪违法类型进行归类,从中筛选出典型案例,在各乡镇开展以案促改活动,剖析发案原因,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堵塞漏洞,切实达到“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警醒一批群众,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良好效果。同时,定期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倡导文明之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工作方法和机制

在一年多的探索中,淮阳县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

讲究方法提效率

以打开路治顽疾。县委工作组在进驻葛店乡薛寨村时,一开始遇到很大阻力,找群众座谈时,群众一不相信,二有抵触,怕工作组走过场、搞形式,不解决实际问题。县委通过研判后提出,首先要打开路,采取迂回方法,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打几个漂亮仗,然后再向群众通报和宣传,取信于民。经过艰苦排查和取证,县委工作组顺利打掉了以秦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并赢得了群众信任,打开了工作局面。

“杀鸡用牛刀”造声势。在2018年新站镇曹堂村的治理中,县委书记亲自指挥,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公安局长亲自参加动员大会,成立由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为组长的工作组,集中纪委监委、组织、公安等8部门精兵强将40多人进驻,成为淮阳历史上治理一个村规格最高的组织机构。

“擒贼先擒王”破阻力。新站镇曹堂村原支部书记吕超玉,家庭背景复杂,其家族长期把持该村政权,其本人任支书长达十几年,担任支书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群众权益,群众对此人深恶痛绝,但迫于其“淫威”不敢发声。工作组根据信访材料,经过艰苦摸排,掌握了吕超玉犯罪事实,及时将其“收网”。

“敲山震虎”促警醒。在曹河乡西黄村治理工作中,工作组在干部见面会、党员座谈会和群众动员会上从中央、省、市、县的政策出发,讲明大局、讲清形势、讲清政策、讲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大讲特讲曹堂村违纪违法案例,通过讲述违法违纪事实,强调违法违纪的严重后果,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工作组进驻一个周内先后有包括原村支部书记在内的10人投案自首。

“引凤还巢”广求贤。被治理的软弱涣散村大多班子瘫痪,如何给治理后的村庄百姓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组”,是县委派出工作组的工作重点。县委指导工作组按照“摸底子、建班子、扎笼子、理路子”的工作思路,通过印发求贤榜、召开党员会、群众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积极号召在外创业有成的有志人士返乡任职,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如,薛寨村现任村支部书记黄亚杰,28岁,郑州中原工学院会计学毕业,中共党员,回村前曾任河南臻隆置业有限公司、淮阳县丰瑞兴液化气公司财务主管;曹河乡西黄村代理村支部书记黄军辉,38岁,注册有周口军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在本村成立河南众源食品有限公司;曹河乡西黄村代理村主任黄振勇,34岁,是一名退伍士兵,回村前在上海发展;安岭镇有10多名外出创业人士和退伍军人返村任职。

完善机制明方向

为保障工作有序推进,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委明确了综合治理工作的5个工作目标,建立了4项工作机制,制定了8项工作措施。

5个工作目标:黑恶势力得到惩处;社会乱象得到治理;村级组织得到加强;脱贫攻坚及各项中心工作得到推进;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4项工作机制:变上访为下访、变接案为查案、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变单纯政法工作为全面党的建设。

8项工作措施:打击违法犯罪、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组织群众站岗巡逻、公开退还群众失窃物品、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组织群众观摩“天网”工程、弘扬正气与扶正祛邪两手抓、配齐配强村级班子。

工作成效

一是锤锻了一支过硬队伍。县委工作组是从各单位抽调的精兵强将,组织到一起后,统一领导,工作上协调到位、配合有力,迅速完成了县委交办的工作任务。从薛寨村3个月治理结束,到付楼村2个月治理结束,曹堂村28天治理结束,再到曹河乡西黄、郝庄“一拖二”18天就治理结束,效率实现了质的提升。二是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治理过的村,均新建或加强了村级班子,他们敢于担当负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党员的认可,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通过以案促改活动,乡村干部的作风明显转变,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四是促进了乡风文明。惩治了恶人、打击了邪气、褒扬了正气,弘扬了真善美,乡风文明日益提升。五是促进了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被治理后的村,脱贫攻坚等工作均由后进变先进,扭转了落后局面(新站曹堂村由后进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典型)。六是优化了发展环境。如,城区的付楼、胡庄,一部分恶势力长期干扰项目建设,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经过治理,发展环境明显优化,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思考和启示

综合治理是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难题的切入点。一些软、散、瘫、乱村社情民意复杂,存在问题多,如果单纯的去处理暴露的个性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淮阳县经过深入“会诊”研判,找准了“病灶”,综合施治,改以往部门的“单打独斗”为多部门“联合作战”,既祛邪又扶正,落脚点在建强基层组织,完成了一个系统工程,取得的效果是积极的。

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关键点。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问题频出、工作开展不好,就说明这个地方基层组织出了问题,就是班子不强造成的。班子强不强,关键在有没有好的带头人,要彻底根除个别地方村支部书记终身制、宗族世袭制等顽疾,坚持选贤任能,把那些思想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培养、选拔为村级带头人。

社会风气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点。一个地方长期不稳定,肯定正气不畅。这会影响民风的纯朴,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淮阳县在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既打击歪风邪气又弘扬新风正气,在惩治违法犯罪的同时,着力选树先进典型,倡树新风正气,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促进乡风文明。同时,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使组织生活正常化、党员教育常态化,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保障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和对干部的认可度。近两年来,淮阳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村村通公路、村村建成文化广场、村村通安全饮水、村村有卫生室,年投入4000多万元对农村垃圾实施市场化保洁清运;新建或改扩建村室150多个,基层阵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设敬老院、幸福院102个,集中供养五保和特困老人5076人,实现了老有所养。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六村共建”活动,农村社会风气、社会治安、人居环境、医疗水平、基层组织建设等更上了新台阶,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走对了路就不怕路远。下一步,淮阳县将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开展村居巡察暨综合治理工作,力争明年实现“百村治理”的目标,确保广大农村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着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贺胜兰 / 赵鑫洋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变革   乡村   理念   机制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