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让新媒体在高校党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核心提示: 新媒体手段不但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式,还拓宽了党建工作的教育空间。由此,把新媒体手段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党建网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工作环境建设,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模式,强化网络舆论监督体系,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新媒体手段不但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式,还拓宽了党建工作的教育空间。由此,把新媒体手段融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党建网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工作环境建设,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模式,强化网络舆论监督体系,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 新媒体手段 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深入融合,创造出了新的发展生态,并通过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但当新媒体手段以跨越空间大、内容迥异、互动充分等特点掀起一场深刻变革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利用新媒体手段成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高校党建工作中新媒体手段的具体表现

新媒体手段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高校党建工作方式单一、内容单调,一般都是采用座谈、交流汇报、纸质宣传等方式。采取纸质的宣传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出宣传手册预期的作用,导致党建工作错失了机会,缺乏时效性,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而利用新媒体手段能够最大限度解决这些问题,借助QQ、党建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创建“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新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手段,能够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还能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时代性,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与时代接轨。如: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校园党建宣传平台、QQ群、微信党建群等,向师生宣传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党建思想教育。

新媒体手段拓宽了高校党建教育空间。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高校党建工作的场地相对固定,师生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而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合理巧妙地利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全新的网络党建平台,创新高校党建多维模式,能够有效且迅速传递到更延展的范围中,突破传统时空概念的限制,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和宣传手段。通过搭建新模式,使党建形成开放延展式的教育空间,全方位突破传统党建工作中空间利用的局限性,使党建工作处于更加积极有效且开放的环境中,党建工作者能够随时随地、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工作,拓宽了党建工作的开放范围和覆盖广度。

新媒体手段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方式。目前,互联网已然形成综合性平台,集多重效用为一身,用户人数逐年增加。在互联网平台上,由于微博、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型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在校生不但是一个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同时还是一个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信息选择性传播,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借助新媒体手段,能够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使其具备多样性,从而增强党建工作的生动性与灵活性,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互联网“信息海洋”中,赋予党建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要求。

根据高校办学特点,增强党建网络门户网站的建设;以传统内容为基础,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环境建设

为了加强与党建工作相关信息与资源的发布,高校党建工作需转变思想意识,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党建网络门户网站,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并根据党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创设专门的主题模块,切实帮助党建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党员与师生实时互动,促使党建工作可持续发展。如:在党建单元版块的设置环节中,为了加强师生知识学习与讨论,要通过技术手段,达到图文并茂、动静搭配的效果,通过建立网上工作任务指南、资料阅读库、党史党建知识思维导图等,吸引师生主动阅览,增强党建内容的操作性、丰富性和可读性,提升师生参与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互动系统的设计中,为了提升党建的针对性,采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通过搭建基于网络的党建论坛、聊天室等多个版块,让师生能快速在论坛中找到想要了解的内容。并且在聊天版块设计中,为了屏蔽一切商业广告、黄色等垃圾信息,应借助技术手段。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发布党务公开、发展党员公示、各党支部动态、在线视频课程、优秀党员事迹等信息,使聊天版块具备在线讨论、即时问答、视频、图像等传播功能,充分发挥师生智慧的共享作用,实现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多样性。

高校党建工作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全校师生积极地参与到党建工作建设中。因此,为了有效吸引高校师生的注意力,在新媒体手段下,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应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增强党建工作环境建设,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增强新媒体的亲和力,增强党建工作环境建设的多样性,并开发出更多的网络载体;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党建应基于最新的网络技术成果,将“互联网+”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形式,双管齐下,关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宣传教育实效,实现网络载体建设形式的多样化。

“以师生为本”,创新服务师生工作模式;针对当前社会情况,强化网络舆论监督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内容乏味、形式单一的传统党建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实践工作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转变服务思想,秉持“以师生为本”的思想,以“读懂、关爱、坚守”的态度,通过把握党员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使师生积极融入到融洽的党建学习氛围中,从而激发师生参与党建工作的兴趣与学习能力,充分反映出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和时代的主要特征,最终促使高校师生的个人理论素养不断提升。为了提升党建工作的覆盖率,高校不但要注重“量”的积累,还要确保“质”的提升。为了吸引更多有理想、有志向的教师和学生的关注,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针对当前服务于党建工作的所有参与者,对党建知识进行常态化推送,并推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模式,促进党建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有序开展。

随着全球化不断的发展,互联网发展的正负效能不断涌现。在此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应针对当前社会情况,针对党和政府以及国际立场观点,在积极调动和扩大党员政治参与渠道的同时,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引导广大师生合理言论、理性发声,并且对一些不当的言论要积极指正,避免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另外,为了让普通群众了解到高校党建行政权力运行过程,高校应强化行政与党建事务网上公开机制,增加网上群众实名评选优秀先进分子活动,从而让党风和政风得以进一步改善。同时,高校党委干部要努力做到清正廉明,不断增强党委的组织管理职能,避免网络中消极、负面的情绪对党风党建发展带来影响,掌控好信息传播窗口。高校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通过打造“网络红军”,培育“意见领袖”等措施,在网络平台上加强对舆论的积极引导,增强对网络党建工作的思想指引。

(作者为黄淮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廉政专题研究项目“高校二级纪检委员的履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2018-LZzd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黄明英:《新时代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增强执政本领——以互联网党建为研究视角》,《电子政务》,2018年第10期。

②周建勇:《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现状和演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12期。

责编/高骊 美编/史航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作用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