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构建网络思政工作新格局

核心提示: 面对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打造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吸引力的网络教育阵地;以开放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辅助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摘要】面对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打造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吸引力的网络教育阵地;以开放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辅助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关键词】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作为人类科技文明在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产物,它的普及直接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以数据信息方式衍生出的网络世界,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局限,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现实世界的重要补充,也成为大学生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参与群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强,他们从互联网上汲取知识、认识世界、沟通交流。但同时,部分大学生因缺乏自律而出现了沉迷网络、荒废学业、人格滑坡、迷失自我等现象。因此,高校应重视互联网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创新工作方式,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应创新打造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工作格局

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有吸引力的网络教育阵地。教育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行为与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影响相比是极为有限的。教育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会经常陷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关注的尴尬境地,这要求教育者必须转变工作思路,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将广大学生吸引和聚集到高校打造的网络阵地周围。高校应鼓励和支持教育者在网络阵地建设方面积极创新,主动探索阵地、培育阵地、发展阵地。

打造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育者可利用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平台做好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网络教育服务。第二,教育者可通过公众号、“软文”等自媒体形式,对党和国家政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读,指导学生成长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所撰写的网络文章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气,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最好能使用大学生习惯的网络话语,让大学生喜爱和关注,这对教育者自身的理论水平、问题意识和文字功底要求较高。第三,教育者可组织、协调和发动学生通过互联网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品牌网络文化阵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以开放的心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让每一个接入网络的学生受益,让有益的思想得到传播。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互联网中进行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互联网这一蓬勃发展的事物,引导学生筑牢网络思想防线,把网络文化价值理念和精神渗透到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育者要正确看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开放的互联网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优秀网络文化缔造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各类教育资源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把握好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政治方向,对于不良的网络文化思想和言论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坚决抵制,及时处理疏导。其次,应通过教育引导,将广大学生真正纳入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最后,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有益资源促进网络文化的营造,例如,可以在网络视频公开课中加入思政元素,让思政课程“上网”,真正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效。

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辅助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如今,互联网夹杂着大量不良信息,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势在必行。高校可通过技术手段在校园网内部设立“防火墙”,设定需要特别关注的网络行为特征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筛查对学生互联网行为进行过滤、预测、防范和处理,对有异常行为且达到行为预警的学生及时关注和干预。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必须要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保证,既要确保学生正常使用互联网的隐私权得到应有保护,又要维护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高校还要建立突发舆情处置机制、互联网危机公关机制、师生线上线下对话机制等,对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稳定、学校声誉、学生切身利益或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进行舆情监控和引导,及时阻止威胁社会、校园稳定安全的不良信息在网络扩散传播和发酵。

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思政工作新要求

用坚定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和价值判断。互联网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坚定的信仰、正确的态度观念、丰富的经验和审慎的判断辨识来抵制不良信息的误导。对此,教育者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进行理性思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进行审慎分析,准确把握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教育者应有意识地通过撰文、评论、转载论述等方式在网络平台上主动发声,纠正去偏,弘扬主旋律,批评错误观点。教育工作者还要在线下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用积极的态度融入学生的网络世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教育空间需要教育者转变观念,积极应对。可以说,一个不清楚学生在互联网上使用什么平台、关心什么内容、也不关注当前主流网络文化的教育者,已经很难和学生在日常生活层面有密切的对话交流空间。教育者必须主动走进学生的网络世界,这并不是要求教育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日常上网行为,或是参与到学生的网络游戏、网络社交过程中,而是应关注学生群体的网络生活状态,了解网络文化元素和新兴网络话语,让自己成为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熟悉依托互联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教育者充分认识和体验互联网,才能在适当的网络平台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准发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开展网络互动交流。在互联网时代,师生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机会是均等的,教育者所讲述的理念、知识、观点和案例,学生几乎都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和学习。对教育者而言,需要在互联网时代转变观念,以虚心的态度、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展开对话,在互动交流中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在网络信息的快速变化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既不吝惜分享,也不妄自尊大,密切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网络不良信息,与学生展开线上线下的互动讨论,充分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的留言、评论,并积极回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相关问题。

用大数据思维创新开展工作。大数据分析给以经验、直觉、感悟等为手段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维方式实现了从演绎到归纳的转变。所有接入互联网的结点,包括人和物,都在不断地向互联网提供着新的数据,也都在共同维护着这个巨大的数据库。基于数学理论的程序算法可以使那些潜藏于深邃网络空间中的数据经过科学分析而呈现出特别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大数据的基本意识、概念,掌握相关分析方法,重视对学生日常数据的整理收集,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观察和预测到一段时期内学生的行为特征和需求变化,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五大理念的制度实践与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课题批准号:15GDC0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贺运政:《网络文化育人的提升之道》,《人民论坛》,2018年第26期。

②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12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史航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
标签: 思政工作   格局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