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评论 > 正文

王东京: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功?

成功经验之一: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才能确保正确的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将坚持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要求党中央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树立权威,体现出能力,还强调要打造“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通过宏观管理来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全党进一步确立了“四个服从”的原则,以确保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要求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尤其是中央政治局要带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增强工作合力,做到“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党的领导继续加强和改善,能够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毫不动摇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言论,有反对改革开放的悲观论调,也有曲解改革开放的错误观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中国共产党是全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坚强维护者。坚持党领导改革开放,就是为了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诚意地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同和衷心拥护。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

按照“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路,党中央决定优先开放、开发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实施所有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放权让利,允许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存在和发展,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进入21世纪,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免除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现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走向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有一个过程,但我们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指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农村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还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至2015年,他在海南、云南、陕西等地调研时多次论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进一步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被动员起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相继涌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积极推行,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在各地蓬勃开展起来。

成功经验之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一直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生产力标准。早在1984年10月,党中央就明确提出,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应该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包括了生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坚持生产力标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依靠亿万群众的主体力量和创新精神,依靠人民迸发出激情和活力。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要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进行开创性探索,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不断涌现的过程。

我们党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生死状,搞起了“大包干”,到秋收时节,他们产的粮食比别人多,下一年春季把邻村的农民也吸引了进来。小岗村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把公有制的所有权与产权分离开来,打破了旧的生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由此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大加速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及时总结群众创造出来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在国企改革的问题上创造了股份制、破产法等新成果,在证券市场发展、小城镇建设等问题上也形成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据统计,从1987年4月到2003年底,国有企业职工平均每年为企业提出的科技建议79万条,被采纳43万条,立技术项目20万项,完成13万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正是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他指出,“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自觉拜师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全国不少地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活力,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在推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可以说,改革开放实践和认识上的每一次突破都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到全面推广,从农民工进城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温州模式”到城市个体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从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到股份制改革,从经济改革到其他方面改革,改革的“原动力”都是人民群众。我们党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个个“点”上的突破,善于结合改革的经验适时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指导全局的经验,并通过科学决策对改革进程进行规范、完善和深化,一次次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度。正所谓“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

成功经验之三: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同时,“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无论哪个支点失衡,经济社会发展都会受影响。40年来改革开放顺利推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重,在实践探索中正确处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推动了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实现了动态的、可持续的稳定,与此同时稳定又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必须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9年2月,他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将改革、发展、稳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江泽民同志强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因此要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着眼于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几种关系,其中就包括要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找到三者的结合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这表明,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如果改革的红利不能被人民群众所分享,发展的结果不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会失去民意基础,改革将失去动力,发展将失去意义,稳定也就无从谈起。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0年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就很难实现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最高检验标准,才能通过改革发展,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放眼全球,政局动荡、社会动乱曾让许多国家失去发展机遇,人民陷入痛苦和灾难。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迎来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