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时事洞察 > 正文

改革开放助推传媒新闻业大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改革开放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我国新闻业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的新闻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两位80后的新闻业人士。作为各自单位目前年轻的中坚力量,他们都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成长中接受了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从参加工作开始,又经历了新闻业剧烈快速的变迁,对于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悟和理解。通过他们个人的经历和故事,以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透视改革开放大潮给中国新闻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快速更迭的新闻业装备

“在许多观众眼中,主持人往往是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作为一名央视财经节目的主持人,要在话筒和镜头前工作,很多观众朋友对于我的这份职业充满了好奇,似乎这份职业有那么一些神秘的色彩。”央视节目主持人吴建华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讲述说,“在许多场合我都会被观众问到:‘你们主持人怎么能记住那么多内容,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说,词儿都是背下来的吗?’‘你们的耳机里都在说些什么,能听到谁的声音?’”

吴建华说,每次面对这样可爱的观众,他都会告诉他们,其实主持人面前是有提字器的,类似于一块半透明的玻璃板,他要说的内容都在上面。主持人不需要每次都把播报内容完全记忆下来,除非是特殊情况。而耳机是主持人收听现场返回声音的工具,也叫耳返。在耳返中,主持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听到导播的提示。

吴建华常常感怀于现在有这么优质先进的广播电视设备,能帮助主持人更直接、更紧密地和观众交流沟通。慢慢地,他发现,其实观众对于主持人的神秘“幻觉”,往往也出于对一些设备的好奇。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吴建华的母亲也是一位广播电台播音员。至今,他对于母亲工作播音间的设备仍然记忆犹新。那个播音间里大大小小的设备也算是那个时代广播电台的标准配置了:一部配有铸铁话筒架的有线话筒、一台笨重的留声机、几台像冰箱大小的广播扩音设备、一台进口录放机。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的时代,这些装备已经足以让一个孩子目瞪口呆了。每次有机会溜进播音间,吴建华都会好奇地打量每一样设备,这也是他最初的职业启蒙。现在他回想起来,能成为一名主持人,和母亲最初的影响与对这些“神秘”机器的好奇心都有很大关系。

随着时代变革,广电设备在更新换代,体积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总是往好的方向变化。吴建华每次去车展和大型论坛的现场,看到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间,都会感叹现在设备的便携和机动灵活。也许在他母亲从业的那个年代,想要做一个移动播音间,单单是那些巨大而笨重的设备就让人望而却步了。而现在,别说是广播,就是电视的现场转播,一台转播车就使问题迎刃而解了。

吴建华说,技术设备的迭代升级,让主持人变得更加“神秘莫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直播间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呼风唤雨”的气象主播、借助通信卫星技术随时链接世界各地的新闻主播、通过大数据预测比赛结果的体育主播。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进步。

发展推动行业剧变

梁伟出生于河南濮阳,也是一位80后,是中国新闻奖首届媒体融合奖项获得者,曾先后在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央广电总台从事出镜记者、编导及新媒体工作,目前是中央广电总台央广传媒新闻客户端事业部负责人。

梁伟童年时期曾在农村老家待过。他记得非常清楚,上世纪80年代的豫北乡村,村里的大喇叭和家里的收音机就是接收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因为当时电视机还不普及,搬个小板凳去邻居家追看电视剧就是一种娱乐活动。

读小学后,梁伟举家搬到市里,家里有了电视机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另外还有订阅的报纸。当时,梁伟的爷爷是位正县级干部,在当地科协任职前,一直在部队从事科研工作。他跟着爷爷一起看电视新闻,翻阅爷爷订的报纸,感觉知识一下丰富了起来、视野也开阔了。小学五年级,梁伟在《安阳日报》发表了处女作,以至后来大学选择新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传媒工作,兴趣也都是在那时激发的。

当然,90年代的时候手机根本不普及,谁要能有个“大哥大”那绝对算是有钱人,当时打电话主要是通过座机。梁伟的叔叔是名警察,平时会带着传呼机。当时,梁伟觉得传呼机已经算非常便捷和高级了。直到21世纪之初上大学,他才有了第一部个人手机——小灵通。

梁伟非常感慨,谁也没想到,十几年间,手机竟然变得如此普及、网络变得如此发达,并直接催生了传媒行业的剧变:“移动优先”已成传媒的发展战略,“两微一端”成为民众资讯来源的重要渠道,直播、短视频等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

作为一名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媒体人,梁伟见证了传播介质变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变革影响。21世纪之初,梁伟读大学学习新闻学专业伊始,报纸、广播、电视、网媒发展的顺序及界限特别清晰。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讲媒体融合。梁伟见证过电视媒体的“黄金时代”,他在结束了近十年的电视媒体生涯之后,2016年转型到新媒体领域。

他告诉本报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电视媒体的节目质量、硬件设备、办公条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硬件方面,以他曾经长期供职的北京电视台为例,1979年建台伊始,《北京新闻》的演播室是一个卫生间改装的。而30年后的2009年,矗立在北京CBD的BTV新址被誉为“当代北京新十大建筑”之一,其硬件发展水平可见一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电视媒体行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电视一度是当之无愧的、传播力最强的媒体,但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梁伟也见证了它的阵痛:广告业务发生断崖式下跌、收视率大幅下滑、从业人员收入多年不变……

此外,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层面也在迅速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例如,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经历了从信息匮乏到目前面临“信息过载”的现状;利用大数据对资讯进行所谓的“兴趣推荐”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不少用户会因此陷入“信息茧房”;科技创新与传媒行业如何相融并取得最大公约数,既考量媒体人的智慧,也考验媒体人的胆识。而内容是否依旧为王,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对于这些问题和变化,梁伟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融合、新生,唯变不变。“危机”有时是个中性词,因为危中有机。新闻业应该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抓住机遇,迈开步伐,主动拥抱新技术,使用新技术,进一步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应抓住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专业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优势,焦点不局限于一块电视屏幕或者一张报纸版面,而是人们可以触及的所有终端,新闻业的阵痛就会成为蝶变。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闻业   改革开放   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