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宁市青秀区宣传部选送的小品《懒汉脱贫》,大题材作品反映了新时代下的普通百姓,讲述了一位“打工嫌累,种地怕晒黑,经商担心亏本”的懒汉,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通过扶贫干部“一对一”帮扶,最终下定决心脱贫的故事。该作品获全国优评高分,主演扶贫的干部通过实践在次证明只有贴近生动的百姓生活,才会有百姓生动的故事。”
脱贫故事折射了戏里戏外的一位普通干部为国为民出多大力、流多少汗,百姓就会给你亮多高分、点多少赞,不会添枝加叶,也不会缺斤短两,因为只有百姓才是称量“分量”的唯一秤砣。在百姓这个秤盘上真正“有分量”的人,一定是懂得“人生富贵驹过隙”的人,是践行“一代功名托至公”的人。“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人生路途漫漫,矢志不渝、如何坚守信念,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对价值的坚定、对事业的坚守、对磨难的坚忍。
志向引领行动、实干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人生路总有这样那样的诱惑与挑战,拉着你偏离轨道、阻挠你前进的脚步。尤其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常成为被“围猎”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干净做人、踏实做事,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自己不走弯路、错路、岔路。现实中,有的人会因为即将退休,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而精神懈怠;有的人会因为职务空间的原因,遇到晋升“天花板”而丧失动力;有的人会因为一时未获升迁,就埋怨组织上没看到自己的成绩而滋生不满。
“人生顺境的美德是节制,人生逆境的美德是坚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鲜花和掌声中不飘飘然,在困顿和挫折中不凄凄然,拥有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进取心,从成功中走出来的平常心。涵养“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睿智,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心态,鼓足“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干劲。“时代不负眷顾的奋进者、实干者、搏击者、坚定者,更不会等待懈怠者、犹豫者、畏难者。”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生命的意义,在于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做最精彩的自己。”对那些迷路的灵魂而言,这句忠告犹如一味良药。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
(作者: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地方部副主任 刘让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