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

——安徽省话剧院繁荣文艺创作创新的实践探索

核心提示:

【调研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作为中国话剧领域的排头兵之一,安徽省话剧院自建院以来共创作和移植演出话剧近百台,多次在全国及安徽省戏剧调演中获奖,其中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主线的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奋斗历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安徽省话剧院一系列繁荣文艺创作创新的举措,实现了文化惠民和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促企、以艺活企的道路,其经验值得提炼总结、研究推广。为深入了解安徽省话剧院的实践经验,2018年8月16日至18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赴安徽合肥进行了专题调研。

安徽省话剧院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是安徽省话剧团,2007年正式更名为安徽省话剧院。建院以来,安徽省话剧院共创作和移植演出话剧八十多台,大中小型儿童剧九十多部,曾在全国及安徽省戏剧调演中多次获奖。

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话剧工作者的努力和辛勤的耕耘,话剧在安徽这块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开花、结果。安徽省话剧院秉承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优良传统,以精湛的艺术、多样化的服务,不断丰富艺企融合的形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求而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省话剧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打造了全国首部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主线的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上映以来到安徽多地巡演,广受好评。

重视作品创新,打造优秀的精品力作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一直以来,安徽省话剧院高度重视优秀原创作品的演出、创作,坚持对文艺作品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水平的精品话剧。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坚持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为创作方针,打造出多部反映时代风貌、体现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话剧作品。

一是创作优秀的儿童剧,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21世纪以来,安徽省话剧院创造性地推出了“双休日儿童剧场”,一方面改编古今中外熟知的童话故事,重新编排演绎;另一方面创作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题材,将其编排成小朋友们爱听、爱看的故事,让小朋友们能在娱乐中得到教益。并定时、定点、定期地更换剧目且进行全国巡演,广受小观众们的欢迎。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创作的儿童剧《老巴克和小巴克》《山里的泥鳅》等先后获得中国话剧“金狮奖优秀儿童剧目奖”、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2018年,安徽省话剧院创作的儿童剧《谁动了我的“骨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二是作品突出安徽特色,体现安徽精神。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安徽故事、传播安徽声音,创作了一系列体现安徽特色、突出安徽典型人物和事件的精品剧作,反映了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安徽省话剧院2009年反映小岗村农民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大包干”的话剧《万世根本》、2014年以历史上徽商故事为背景的话剧《徽商传奇》、2016年以淮河边一个乡村的故事为背景的话剧《淮河新娘》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三届文化优秀剧目奖”等奖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剧目。此外,话剧院还加强与省内各市县文化宣传部门的对接,2018年6月以来,先后与东至县、临泉县、黄山市、界首市达成合作协议,以黄山市徽州区新四军在岩寺为创作背景的大型情景剧《新四军》、以东至县周氏家风为蓝本的大型话剧《风雨龙门》、以界首市茶棚村基层党员柳西周先进事迹为创作原型的话剧《三十二年》、以临泉县脱贫攻坚战为主线的大型纪录片《扶贫大业》等项目正在有序筹备中。

三是高度重视红色作品的创作,实现了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高度重视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演出、推介,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省话剧院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其中2017年底开始打造的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特别值得关注。

《脊梁》是安徽省话剧院精心创制的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作品,是纪念建院65周年活动首部原创作品,是国内首部反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以红船为引子,通过风雨之路、坚定之路、决胜之路、逐梦之路四个篇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该剧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旨,展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这条宏大的主线,切合了当前文艺创作中最需要的重大主题。该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听觉盛宴、思想盛宴。

文化惠民,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安徽省话剧院坚持将文艺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出多项文化惠民、艺术惠民的举措,努力让更多寓教于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走进千家万户。

一是推动优秀剧目下基层。安徽省话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导向,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亲民、文化乐民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优秀剧目“沉下去”,为基层人民群众带去丰富的文化享受。

从2018年2月开始,安徽省话剧院同100多家国有和民营艺术院团开展“百团千场”文艺演出,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演出1000余场,邀请环卫工人、基层民警、社区工作者、医疗工作者、残疾人等群体免费观看。其中,大型史诗情景剧《脊梁》自推出以来已经在合肥、东至、和县、临泉、芜湖、宣城、凤阳、天长、芜湖、阜阳、颍上、阜南、太和、界首等地巡演近30场,为安徽各地干部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党课”,科大讯飞、合肥城改集团等单位专门组织员工观看该剧。未来,《脊梁》还将在肥西、亳州、淮北、淮南、六安、金寨、黄山等地陆续上演。

二是积极参与支边援藏工作。安徽省话剧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按照安徽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安徽演艺集团的有关安排,积极参与援藏工作。2018年8月25日,安徽省话剧院与兄弟院团组成文艺小分队走进武警山南支队,为驻扎在国家西南边陲的武警官兵们送去“文化大餐”,送上安徽人民对战士们最诚挚的问候和祝福。演员们先后为战士们送上了反映军旅主题的歌曲《为了谁》《英雄赞歌》,代表安徽地方特色的民歌《芦花》《王三姐赶集》,祝福祖国的歌曲《母亲是中华》《不忘初心》等节目,朗诵《雪域军魂》表达文艺工作者对奋战在祖国边疆的官兵们的敬仰之情。演出获得了山南武警支队官兵们充分肯定,官兵们和军人家属向演员献上哈达,表示感谢。

三是积极参与组织公益事业。一方面,安徽省话剧院积极参与公益剧目、公益电影的创作。比如话剧院影视部成立后以公益作品为先,投拍的公益短片《放下手机》获得广泛赞誉;另一方面,组织老弱妇孺到剧院观看话剧,通过文艺滋润弱势群体。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已邀请100余人次自闭症儿童、90余人次马郢留守儿童到话剧院观看儿童剧;积极参与关爱白血病儿童活动,现已有200余人次白血病儿童受到话剧院的扶助。

加快文企融合,探索文化企业发展新路径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按照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演艺集团的要求,加快文企融合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文促企、以艺活企的路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一,实现从“向政府要”到“向市场要”的转变,激发崭新活力。转企改制以来,安徽省话剧院蹄疾步稳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的人才机制、运营机制。尝试优化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多劳多得”激发演职员的积极性,使演出由“要我演”变成了“我要演”。在良性竞争机制的激励下,主创人员创作、演员表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演出场次增加,演职人员的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比如,在“双休日儿童剧场”中贴近市场需求,增加近几年风靡北上广的小剧场话剧,还将时下较为流行的动漫剧、cosplay等多种表演形式融入到传统的话剧表演中,让全新的话剧开演暖场形式走入观众的视线,以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及年轻群体,从而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儿童剧上的优势,打造全国儿童剧市场的标杆。

第二,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演出市场。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重视引入社会资本,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带动招商引资。一是与企业合作联合出品话剧和影视作品。近两年来,在徐坤院长的牵头下,安徽省话剧院与企业联合出品了一系列反映共产党人精神风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2018年3月,与浙江国远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数字电影《借条》;4月,与安徽水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专题纪录片《使命》开机;7月,与军影影业签署联合拍摄电视剧《渡江战役》及电影《瑶岗1949》的协议;8月,与安徽见证文化投资公司签署联合出品保护生态环境题材的电影《情系新安江》合作协议。二是承办大型文艺活动。仅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话剧院就承办了安徽省湖南商会文艺晚会、“2018创客中国”绿色工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晚会、安徽黄山松谷茶叶公司“茶韵”主题晚会、肥西县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建县七十周年主题晚会等活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8年1月安徽省话剧院、上海世贸集团、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的描绘师——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暨2018迎新文艺晚会”,活动被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三是推进冠名招商及战略合作伙伴计划。与合肥长荣医院、合肥荣事达集团、安徽演艺未来少儿戏剧教育培训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8月,为进行更好的品牌融合,共同促进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话剧院与安徽金种子酒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省话剧院金种子剧场正式揭牌。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前瞻性发展。按照党中央“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的要求,安徽省话剧院始终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建立起多层次多样化的干部人才队伍培训体系。全院现有职工162人,副高以上职称64人,其中正高职称23人,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表彰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2人获中国话剧“演员金狮奖”,1人获得中国话剧“导演金狮奖”,1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人为省政协委员。人才面向全国招聘,新招聘人员百分之百拥有大学本科学历,1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储备了一批青年才俊,段晓波、黄磊、沈智、杨曙光、沈倩等话剧院的“80后”分别担任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理事、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等职。可以说,安徽省话剧院培育出了一支具有较高艺术素养、较强工作能力、较硬工作作风和较新开拓精神的“多兵种”人才队伍,为话剧院未来的发展储备了英才。

调研启示:创新发展实现两个效益统一

启示一:在文艺作品创作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安徽省话剧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出了全国首部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主线的大型史诗情景话剧《脊梁》。该剧选取历史和当下发生的真人真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走向未来的伟大历程,始终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实现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有机统一、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有机统一、史诗情景和事件效果的有机统一、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启示二:文化企业在运作中,要将惠民和促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安徽省话剧院一方面努力探索和建立新形势下艺术创作的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推出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实现观众人数和演出收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在各项演出过程中坚持低票价原则,并结合“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下乡”“对口支援”等公益演出活动,充分体现出话剧院面向基层、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安徽省话剧院勇于开拓,创新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调研组成员:陶建群  赵毅  艾秀廷  孙易恒)

责编/孙易恒    美编/李祥峰  李月敏(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牛牧瑶]
标签: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高度   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