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让思政教育更好融入生活

核心提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多元化的、务实的,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模式单一、缺乏主体性、教育理念与生活脱节等问题,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需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全面、全方位育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多元化的、务实的,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模式单一、缺乏主体性、教育理念与生活脱节等问题,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需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全面、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政治信仰、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的微观建构,也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整体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国民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党和国家政治层面和社会治理层面的重要课题。

社会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机体。人和人的活动是社会的基本元素。从两者关系来看,社会是人生活的客观环境,社会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人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发展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从抽象的理论研究或道德层面谈论,而是建立在真实生活和客观实际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实现普遍化和生活化,使其从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思想政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教育是多元化的、务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属性,即主流思想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传导和内化,并以人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为体现。教育源发者有意识地运用专题教育、模范引领、环境熏陶等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政治觉悟和信仰。这是一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并惠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健康、进步、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文化的基本载体和实现形式之一。

无论是从育人角度还是政治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人本身具有社会性,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有机整体,在多元的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是多元的、务实的。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几个“短板”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运行状态是“自上而下”,主要采取的模式是专题教育,并以高校为主要教育阵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知识的单向传递,忽略了这些知识所代表的内在意义,受教育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教育者缺乏良性互动,也忽略了与实际生活的交互。在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单面化现象,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理论研究而忽略了生活实际,受教育者对最新理论成果熟记于心,但在现实生活之中却难以应用与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的主体性。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完善人格的综合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从人的生活出发,为创造人的幸福生活和全面发展而努力,即教育的推动者是人、接受者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还是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各种品质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活品质,因为这些品质是为生活服务的。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的主体性,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理论研究、教学设计、模式构建鲜有围绕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开展的内容。纯粹的理论研究以及机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符号和仪式,知识的传递没有带来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生活脱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具体的生活实践,以符号化的教育形式传递给人们的知识,成为脱离了生活底蕴和客观实际的教条、概念和号召。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来源于生活,能够指导生活,最终也归于生活。知识与理论来源于实践,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总结,知识、理论不是规制生活而是指导生活。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的内涵、原则、规范,当作纯粹的公式和定理,机械的、盲目的遵守和膜拜,而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信仰,外化为人们的自觉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本身的研究。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积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应积极探讨和开辟宣传这些思想成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环节,使之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实践,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全面化,深入开展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方法,让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悟和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化,以文化育人。把理论教学、实践教育、文化育人、模范引领、制度规范等结合起来,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二是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在宏观上建设完善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制度。另一方面,要在微观上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进一步发挥德治在生活中的教育、启发、引导和规范作用,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三是推进实践育人,紧紧结合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加强理论学习,创新学习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积极完善党委部署、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的社会实践体制机制。鼓励和支持受教育者,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推广各地的特色做法和有益经验,推动实践育人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

实现全面、全方位育人。贯彻落实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一是实现高校、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二是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更加具有自主性,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自身所需要的资料,参与学习和讨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内容建设,拓展网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强化网络监管能力,牢牢把握网络教育空间的话语权,构建健康、和谐、安全、文明的网络教育空间。

(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

【参考文献】

①邓若玉:《浅析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9期。

②周跃新:《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价值》,《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24期。

③薛晓妹:《回归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④曹湘:《思想咨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的有效模式》,《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年第3期。

责编/潘丽莉  胡秀文(见习)    美编/李祥峰  李月敏(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牛牧瑶]
标签: 思政   教育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