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守护绿水青山,经济与环境同行

——2018北京·世界经济与环境大会综述

2018北京·世界经济与环境大会于2018年9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主题是“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同行;碧水蓝天,创新发展生产力”。会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由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东城区人民政府给予了承办支持。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中国政府官员、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600余人参会。大会为期2天,分为学术主席团高层圆桌会议、大会开幕式暨“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绿色低碳——政策与行动”论坛三个版块;同时举办企业绿色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成果展示等活动。

一、守护“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洋主持学术主席团高层圆桌会议,会议以“绿水青山转变金山银山——经济变革力”为主题,来自十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公使、参赞等外方代表同来自中国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的中方代表,围绕就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开展交流合作等议题展开探讨。

大会执行主席、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郝吉明教授在开场致辞中遵循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不仅要创造物质财富,也要提供美好的生态环境;要求各级层面积极参与,做好全国的统筹规划,实现产业升级换代,转变发展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协同防治污染体系,加大治理力度,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各项措施,激活市场积极活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与世界各国一起面对困难与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洪尧对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从物质方面来看,绿水青山包含物质财富,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联系的观点来看,绿水青山支撑着金山银山,绿色环境与生态经济相联系;从发展的观点看,绿水青山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创造条件,转化为金山银山;从民生方面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是人民群众需要的,改善生活需要经济发展,保障健康需要绿水青山;从时代角度看,面对污染严重、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状况,必须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总之,绿水青山是个宝,金山银山离不了,两个关系平衡好,科学发展效益高。

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主席Cedric Frolick(弗罗里克)指出,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点,中国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要加强双方合作,推进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应对气候变化,融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所有国家的发展,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共同的家园负责。

瑞典驻华大使Anna Lindstedt(林戴安)指出,《巴黎气候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求全球合作,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求同存异,综合考虑经济、健康、精神发展和社会问题,改善环境,保护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垃圾和碳排放,重新利用废物,在智慧制造、智慧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循环经济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波兰驻华大使Wojciech Zajaczkowski(赛熙军)认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各国都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实现可持续转型。

菲律宾驻华大使JoseSantiago L.Sta. Romana(罗马纳)强调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他举了菲律宾旅游圣地长滩岛关闭6个月的例子,必须进行生态修复,在追求利润和承担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Genet Teshome Jirru(葛乃天)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挑战,必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经济、绿色交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介绍了中国各地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提出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科技引领创新,依托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深度融合,深化改革,把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等相结合,健全产业体系,建立体制机制保障,培育生态文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马荣在报告中总结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包括科学制定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治理体系,培育绿色动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抓好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能源结构优化,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降低运行成本,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倡导绿色消费,加强国际合作,创新合作机制。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干部赵华林分析了环保督察、加强监管、调整供给侧结构等问题,指出环保作为战略性产业,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竞争力的体现;要研发环保技术,鼓励投资环保产业,促进行为转变,实现环保与经济良好的互动和发展。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吕忠梅介绍了环境相关法律32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着重污染防治,到强调环境质量管理,再到提出控制生态风险和公众健康风险,需要进一步体系化,消除不衔接、不完善的地方。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原专职副主席汪纪戎回顾了不同文明时代人们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代,主要依赖自然,如依山而建、逐水而居;在工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被过度索取、被征服,遭到破坏;在后工业时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重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生变化,强调均衡性、协调性,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结合该企业的发展,对循环经济、全生命周期、全局观等进行深度思考,强调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碳排放,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变废为宝,构建合理的产业链。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副总裁雒彦提出,可持续的能力代表企业发展的领导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他介绍了伊利集团构建绿色产业链的经验,确立低碳理念,提升环保意识,以责任之心,为天下苍生谋未来,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副总裁杨作毅强调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以绿色为驱动力,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原料、绿色配方、绿色生产等,关注环保,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贺铿做总结发言,认为这是一次跨学科、跨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学术论坛,突出环境保护的政策、技术和方法等;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突出绿色发展,取得很大成绩;许多国家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面对发展不平衡,需要相互支持;承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找平衡点,坚持绿色发展;强调环境保护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承担共同责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