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对京津冀13个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测评及排名

重要发现:

·从京津冀城市群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排名遥遥领先,河北省11个城市中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的前三位分别是石家庄、唐山、廊坊,河北各城市得分普遍较低。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创新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分工协同程度较低、产业衔接错位。

·在创新基础力方面,京津冀各城市的创新基础相差悬殊,创新资源区块分割、共享不足,优质创新要素多集中在京津。

·创新投入力排名显示,河北省各城市得分均与京津存在较大差距,应当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

·从创新产出力排名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城市创新效率相对低下,破解当前创新短板的关键是打造三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创新持续力方面,除去北京、天津,廊坊、衡水两个城市在创新持续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最有开发潜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早在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将京津冀城市群定位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根本上必须要依靠创新驱动。2015年和2016年相继颁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其中对于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做出了一系列规划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员令。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2018年已经进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的第五个年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上启下之年。4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作为全国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区域,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成为京津冀经济动能新老交替关键点。同时,三地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创新资源区块分割、共享不足,创新和产业错位、对接不到位。对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向中期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三地应当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战略,探索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道路。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针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北京、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从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持续力四个方面对其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对于京津冀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人民论坛测评中心在梳理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机遇之城报告、国际竞争力指数报告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京津冀城市综合创新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产、学、研、服”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衡量京津冀城市的综合创新状况,以用最适宜的指标来进行尽可能的客观评价为导向,搭建了创新基础力、创新投入力、创新产出力、创新持续力四个一级指标。而在指标数据选取方面,则是充分建立在数据的可获得性基础之上。

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可分为三个级别,各个指标具有逐级的覆盖性,第三级指标具有直接的可测量性和数据可得性。一级指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创新基础力,由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科研基础、政策服务基础4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二部分为创新投入力,由企业投入、政府和社会投入、人才投入3个二级指标构成;第三部分为创新产出力,由产业化成果、科技成果、地区经济产出3个二级指标构成;第四部分为创新持续力,由动能转换、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3个二级指标构成。三级指标共28个,包括22个客观指标和6个主观指标。由于部分客观指标数据可得性受限,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本次测评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取其中一些数据。同时,针对各地区公众的调查,均为统一表述的标准化问卷。

创新基础力。创新基础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要素结合形成的关系总和,反映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决定了关键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创新基础环境如何,对于能否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在城市综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以“产、学、研、服”等创新要素为关注点,将城市创新环境拆分为产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科研基础、政策服务基础4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首先,城市的经济和产业基础是创新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宏观经济情况、产业及企业结构为其创新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在此我们使用了人均GDP指标来评价宏观经济情况,使用第三产业比重来评价城市产业结构,还加入了对所在地区市场主体活力的评价这一主观指标。

其次,城市创新的人才基础主要体现为城市的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状况。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才能大力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我们主要用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这一客观指标来对城市创新的人才基础进行评价,还使用了对城市接纳创业者程度这一主观指标进行补充评价。

再次,科研基础体现了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的机构发育水平。基础研究作为创新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从事基础科研工作的机构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为主要力量,而企业研究机构则是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重要主体。因此,在评价科研基础力时,我们使用了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两个指标。

最后,城市开展创新活动离不开各种服务机构的支持,主要分为政府服务、创业服务机构服务等方面。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全面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能起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在这里,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我们使用了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指标来衡量城市创新的政策和服务基础。鉴于政府在制定和宣传创新政策、服务创新创业企业方面做出的努力,无法完全通过客观指标体现,我们还结合了基于问卷调查得出的主观评价结果。

创新投入力。创新投入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资金和人才是创新投入的核心要素。人才驱动是创新驱动的实质,资金投入则是成果转化和产出的重要保障。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企业投入、社会投入和公共财政投入。资金和人才是打造创新链的关键课题,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要义所在,更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当下,资金和人才要素能不能快速集聚、合理配置,对创新发展尤为关键。

在人才投入方面我们使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高等院校R&D人员数量2个指标来衡量;对于企业投入的评价指标,我们选择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这一指标,而政府和社会投入则使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科技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对城市社会研发投入水平的评价作为衡量指标。

创新产出力。创新产出是创新投入的结果、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最直观的表现,创新活动的产出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首先,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产出为科技成果,即知识产出,而知识产出通过成果转化,为企业增加收益和开拓市场。企业的创新活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经济产出增加、效率提升、速度加快。

科技成果产出我们使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3个指标来评价;产业化成果体现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个指标;整个地区的经济产出由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地区GDP比重2个指标来代表。

创新持续力。创新的持续力主要衡量城市的创新能力能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长效支撑机制,而城市经济的发展进步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人口就业提升以及综合经济增长。为了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持续性,不宜使用短期的经济指标来评价,而应当通过观察5年的增长率指标跟踪城市中长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轨迹,来判断城市是否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我们选取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值、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和5年GDP增长率3个客观指标来代表城市创新持续力中的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增长两个维度。经济增长和动能转换2个二级指标中还包括2个主观指标,分别为对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评价和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转型力度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本次城市综合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综合创新指标主要由4个系统层指标构成,在系统层指标之下共13个二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则由28个三级指标构成。整个体系层层递进,能够系统、全面又详细地反映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的各方面表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指标的无量纲化方法

为了增强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对指标数据的选择和设定过程中,我们应用了此前测评研究中连续使用过的具有单调性和凸性特征的指数功效函数,对各三级指标数据分别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标准化处理。该功效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gs

该功效函数中,d是量化后的得分,我们将其区间控制在了60-100之间,x是观测值,也就是各指标数据的实际统计值,xh是满意值,xs是不允许值。一般来说,正向指标满意值取各指标的最大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小值。逆向指标满意值应取其最小值,不允许值取其最大值。在操作过程中,经过功效函数的转换之后,就可将各城市的指标数值全部转换为60-100之间的得分。

然而有必要指出的是,依据该功效函数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对结果,前述指标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会影响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得分。也就是说,如果改变参与测评的城市样本量,可能会导致数据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发生变化,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最终得分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会对各城市之间综合创新力的排名顺序产生影响,也就是原有各城市综合创新指数的先后排序将保持不变。

指标体系的权数

已有的研究或采取专家调研法,即从主观上为指标设定权重;或采取客观赋权法,也即采用层次分析等统计方法,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中求得权重。在此次测评中,我们对于指标权重的设定采取的是将变异系数法与主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一、二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得到,三级指标权重通过客观赋权法与主观赋权法得到。经过综合赋权后,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

表1

指数合成方法的应用

可用于合成的数学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以及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几何平均联合使用的混合合成模型。在这里,综合比较了以上方法后,且考虑到该模型算法相对于加权几何平均合成模型较为便捷,我们选用了加权算术平均合成模型。之所以采取加权算数平均而非几何平均,还主要考虑到加权平均考虑了个体在总体中的占有份额对均数的影响,即所谓的权重对均数的影响更为科学合理。

聚类分析分组

聚类分析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计算、分析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方法。在此次测评中,我们通过对个别数据、城市角色定位、城市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未来发展方向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将京津冀地区城市重新组合,将具有相似特征(如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等)的城市归为同一组。共分为三个组,将北京、天津、保定归为组1,将石家庄、唐山、邯郸、沧州、邢台归为组2,将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衡水归为组3。聚类分组利于更好地反映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分析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差异,更加科学合理地针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综合创新能力测评分析,使得排名结果、分析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表2

测评结果

综合创新能力状况

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分可以看出,北京(91.61)、天津(86.69)两个直辖市的排名遥遥领先,河北省11个城市中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的前三名分别是:石家庄(69.76)、唐山(69.36)、廊坊(68.77),河北各城市得分普遍较低,综合创新水平差距不大。由此看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创新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分工协同程度较低、产业衔接错位。要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必须有效整合三地的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形成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1

第一组中,北京、天津优势明显,保定综合创新实力弱于京津。北京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以《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为总引领,聚焦“三城一区”建设、对接重大科技计划、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集聚培养顶尖人才、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六大任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谋篇布局,在统筹引领、平台建设、人才吸引、主体参与等方面均呈现积极变化。天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国领先。由于创新要素的短缺、产业结构偏低端,保定在科技创新上的表现不敌京津,但近年来也正在奋力追赶,先后出台了《保定科技创新驱动创业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保定的意见》等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和高端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尤其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保定市科技部门多措并举对接雄安新区高端产业,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借势推动保定创新发展。

2

第二组中,石家庄、唐山排名领先于沧州、邢台和邯郸。省会石家庄综合创新能力在河北省排名居首位。石家庄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建设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新城为目标,向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阔步迈进,先后出台《关于石家庄市创建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市的实施意见》《石家庄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城市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唐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活力极大提升,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和“两个率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沧州、邢台和邯郸得分低于石家庄、唐山,面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大趋势,这些城市更需要科技引领、科技支撑,依靠创新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三组中,廊坊综合创新能力最强,秦皇岛、衡水次之,张家口、承德得分较低。近年来,廊坊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发展目标,着眼建设“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出台30多项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涉及壮大创新主体、构筑创新平台、扶持研发机构、促进成果转化、支持科研人员创业等方面,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人才、促协同,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另外,对接京津冀发展科技园区的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以中科衡水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核心的衡水科技谷等京津冀创新协作新模式也显著促进了秦皇岛、衡水的创新发展,创新要素聚集效应逐渐凸显。

创新基础力状况

在创新基础力方面,北京、天津在组内拥有绝对优势,保定相对较落后。第二组中,石家庄位居第一,唐山次之,沧州、邯郸、邢台得分较低。第三组中,秦皇岛、廊坊领先于衡水、张家口及承德。此项排名显示出,京津冀各城市的创新基础相差悬殊,创新资源区块分割、共享不足,优质创新要素多集中在京津,河北省创新基础排名靠前的城市多为高校数量众多、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但这些城市创新基础力得分仍远落后于北京、天津。为此,应当按照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定位,统筹布局创新平台,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向河北创新平台延伸。

3

第一组中,北京得分较为突出,主要得益于创新资源密集。北京拥有普通高等院校89所,中央和地方各类科研院所400余所,科技类企业40万家,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400家,居全国首位。“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集聚了大量人才、资本、技术,这些资源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最核心的要素。天津为组内第二名,天津以“一区两网三平台”为抓手加快创新要素的聚集,具体内容包括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资源聚集共享综合体、建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网络、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使“创新竞进”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得益于雄安新区的设立,保定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加强,雄安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雄安(石保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助力保定在创新基础力方面实力不断增加。

第二组中,石家庄排名第一,作为河北省省会,科技资源聚集,区位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石家庄现有创新型企业总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等各项指标均位列全省首位,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唐山为组内第二名,近年来,唐山创新资源要素加快聚集、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提速,在机器人、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优势,接下来将发挥优势打造“9+N”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来说,组内各城市仍然存在创新资源总量规模偏小、动力支撑较弱等要素制约,所以必须要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吸纳创新资源,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三组中,秦皇岛得分最高,秦皇岛坚持把科技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路径,集聚创新要素,成功复制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模式,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引进项目120多个,同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京津高端优质资源,目前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市场主体持续焕发新动力,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廊坊在组内排名第二,廊坊紧邻首都这一巨大创新资源宝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因此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随着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实质推进,廊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综合条件更加成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迎来突破。排名靠后的承德则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园区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对高端创新要素的吸引力不足,必须要大力破除营商环境方面的短板,才能更好地吸纳优质资源。

创新投入力状况

京津冀各城市创新投入力排名显示出,第一组中,北京和天津是最重视创新投入的城市;第二组中,唐山、石家庄在创新投入力方面排名靠前;第三组中,廊坊得分最高,秦皇岛、承德还需加强创新投入。从以上结果可看出,河北省各城市得分均与京津存在较大差距,应当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撑力度。

4

第一组中,北京、天津经济总量高,因此创新投入相对也较高。北京市财政局逐年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170.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44.06亿元,2016年北京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479.8亿元,比2011年增长58.0%,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全国最高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可以看出北京在科技创新中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天津为盘活优势科技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投入成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实施了科技创新券制度,由政府向科技型企业免费发放权益凭证,以财政资金资助其向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服务机构购买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和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创新券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 5300 万元,资金直接的放大效应显著。

第二组中,唐山、石家庄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最大。唐山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安排科技资金8.88亿元,同时通过各项措施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制度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财政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投入方式上,由政府出资2.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在保障水平上,唐山成立河北银行唐山高新区科技支行,针对种子期和创业期科技型企业进行专项融资支持。石家庄财政近年来强化科技创新资金管理,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措施落到实处:一是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建设,2017年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二是支持重点研发项目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继续开展技术创新引导,重点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支持创新能力提升,支持领军人物和团队、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工业特派员、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三组中,廊坊排名第一,廊坊在创新发展中大力增强产业创新效能,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廊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0%。同时,廊坊强化创新保障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及时兑现所得税优惠、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各项优惠政策。在科技资金投入方式上不断优化,组建子基金、县级产业引导基金,为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融资服务,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由于经济总量较落后,秦皇岛、承德等城市在科技投入强度上存在明显短板,研发投入水平较低。对此,应当积极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引导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创新产出力状况

从创新产出力排名可以看出,北京、天津的创新产出水平位居第一组前两位,远高于保定,第二组中,石家庄排名第一,唐山、邯郸次之,第三组中,秦皇岛创新产出力最强,而承德则最落后。与京津相比,河北各城市创新效率相对低下,破解当前创新短板的关键就要推动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使北京的源头科技创新、天津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河北的技术承接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三地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5

第一组中,北京、天津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较强。北京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成为世界级研发成果的“产出高地”奠定了良好基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同时,北京还在大力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现已拥有58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10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全国发挥了较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辐射带动作用。天津是老牌工业城市,制造业基础深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2017年天津正式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目标是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落实科技创新分配激励机制。该条例明确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的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放权、加大奖励力度、加强政府扶持,着力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

第二组中,石家庄、唐山创新产出能力最强。石家庄市坚持科学发展导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井喷”。目前石家庄市已拥有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广阔市场空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石家庄市还不断加大倾斜力度,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加上政策、人才、体制、平台、环境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成果竞相迸发。唐山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措施》等政策举措,支持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唐山产业化,争取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唐山。2018年唐山又在省内率先出台科技创新三年工作方案,提出要实施产业创新倍增行动,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创新产品数量等指标上实现倍增,催生供给侧改革新动能。

第三组中,秦皇岛得分最高,廊坊第二。结合创新投入排名可以得出,秦皇岛的创新产出效率在组内最高,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为重点,秦皇岛市积极开展与京津合作共建科技园区,着力构建承接京津冀科技资源转移转化的载体和平台,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秦皇岛市的转化。其中,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实行“科学家+企业家”的引智新模式,开创了“科技研发在北京,生产推广在河北”的局面,逐渐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引领和服务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转化产业集群。廊坊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强力推进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在廊坊孵化转化。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廊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十大工程》、“1+4+N”等30余项政策文件,涉及科技奖励、知识产权、人才引进等科技成果转化多个环节,培育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同时,廊坊还聚焦协同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新渠道,加快推动协同创新战略平台建设。

创新持续力状况

创新持续力方面,第一组中,北京创新持续力排名第一,天津、保定位列二、三;第二组中,唐山、石家庄、沧州得分居于前三;第三组中,廊坊、衡水排名靠前。除去北京、天津,廊坊、衡水两个城市在创新持续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由此可见,依托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城市群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十分必要。

6

第一组中,北京、天津创新持续能力较强,强大的创新驱动能力主要来自于创新资源雄厚、创新投入巨大、创新产出效率较高等因素的支持。保定创新持续力暂时落后,但是借助于雄安新区的设立这一政策优势和历史机遇,保定在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上实现弯道超车指日可待。

第二组中,唐山、石家庄、沧州利用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较强,唐山和石家庄两个城市在省内经济总量,创新投入方面拥有强劲实力,同时科技创新要素优势也更加明显,因此创新持续力得分较高不难理解。沧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等21个文件,为“双创”提供了政策保障。近期又出台了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实现科技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等8个方面新突破。

第三组中,廊坊、衡水两个城市表现较为亮眼。廊坊由于紧邻京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承接技术转移的能力较强,由此带动了科技创新产出的提升以及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衡水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在科技平台建设、配套服务措施以及重点项目建设上集中发力,打造“衡水科技谷、衡水创新港、衡水科创中心”三个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服务扶持,增强支撑力,全面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用好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政策,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科技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二者协同融合发展。

【执笔: 人民智库研究员    焦  欢】

责编:董惠敏 / 杨 阳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京津冀   能力   城市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