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共谋“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成熟;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如何改善生态环境支撑起“一带一路”庞大的发展规模和任务,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制约日益紧张的关系,可以借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经验和优秀成果,着力建设五大体系,共谋“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

一、“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现状与生态文明中国经验

生态环境合作机制是指在有生态联系的一定空间范围内,利益相关者之间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依据共同达成的协议联合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机制体制。

(一)“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现状概况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既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经济较有活力但粗放发展的地区;既是自然资源集中生产区,又是集中消费区;既是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性地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考验着现存生态环境能否支撑起“一带一路”庞大的发展规模和任务。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不同,生态环境问题往往容易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形成绿色贸易壁垒,以“污染”为由抵制和排斥外来投资进行等。联合国、欧盟等国际机构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广泛寻求合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合作治理,如:中亚地区围绕解决水资源危机和水争端开展合作治理,东南亚地区生态环境合作经验,大湄公河次区域核心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走廊计划等,使生态环境安全危机的发展有所减缓,但是现有生态环境合作经验还不足以应对“一带一路”过程中可能爆发的生态环境冲突。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与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讳言的是,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要补齐这块短板,治愈这一痛点,习近平总书记决心“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按照中央部署,2011年,国家三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意见通知》,启动了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2013年、2015年,为贯彻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启动了先行示范区建设,已经审批设立两批地区。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设立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在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于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模式。目前共设立了4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省市区县设立了200多示范区和先行区,中国连续10年主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搭建了国际高端平台。已为完善和建立生态文明思想做好了理论研究和路径探索积累丰富的成功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38次会议当中,其中20次讨论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48项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3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24项,部分完成9项,正在推进的4项,出台改革文件84件。伴随着中央一系列的制度制定和举措实施,尤其是《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和掀起了国内外更深入的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和理论创新的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我国加大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资源能源效率不断提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修复陆生生态,还人间以更多绿色。截止到2017年,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森林质量提升,良种使用率从51%提高到61%,造林苗木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4895万亩,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118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三北工程启动两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

——防治水土流失,还大地以根基。截止到2017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修复水生生态,还生命以家园。截止到2017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止到2017年,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曾经深入“霾伏”的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更是下降了39.6%。而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降至58微克。

——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

——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包括开征环保税、环境财政、环境价格、生态补偿、环境权益交易、绿色税收、绿色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与贸易、环境资源价值核算、行业政策等举措逐步落实与有序实施。

——有序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等法律完成制修订,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度空前。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已经问责1万余人,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

——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做出绿色贡献。2015年12月,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安排。中国不仅是达成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坚定的履约国。

——中国绿色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文明建设   生态   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