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楠溪古韵: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再到整体美

永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智慧的永嘉人在楠溪江畔世代耕耘,依托“八山一水一分田”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永嘉耕读文化。今天,98万永嘉人民以良好的山水生态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旗帜,正走在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圆梦道路上。

今年以来,永嘉县委、县政府牢牢遵循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依托,以“标明基本路径、突出核心动力、明晰重要抓手”为着力点,坚持走永嘉特色发展之路,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积极融入温州西部生态产业带建设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统筹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打造“岩坦楠溪古韵示范带”和“鹤盛山水诗画示范带”“大若岩陶公养生福地示范带”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的转变。 

截至6月底,楠溪古韵示范带累计完成投资3.114亿元,投资综合完成率为95.9%,全市第一,亮点项目建设完成率为95.08%,全市第一,漂亮数据背后有很多美丽的故事。

作为温州北大门,永嘉岩坦有着华东第一大镇之称,拥有最多中国景观村落。这片“水长而美”、古韵“飘香”之地,素来有着温州“后花园”的美誉。这是永嘉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也是永嘉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沿着楠溪江一路向北,三百里碧水古村,到处是火热的场景,这是永嘉匠心打造楠溪古韵示范带,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现实。

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永嘉上下用“想干、敢干、能干、会干”的精气神,走出了“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乡村振兴之路。

4月25日,楠溪古韵示范带屿北古村乡村振兴画面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6月18日,舴艋舟竞渡活动三上央视新闻频道,并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片尾,总时长达10分钟,中新社等300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刊播、转载。

事实上,楠溪古韵示范带的建设是永嘉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永嘉通过打造“岩坦楠溪古韵示范带”“鹤盛山水诗画示范带”和“大若岩养生福地示范带”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紧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间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积极融入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统筹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的转变。

8月28-30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永嘉源头村和屿北村等地考察时,对当地依托优势资源、文化等资源优势,分别在舴艋舟项目开发、古村落保护开发等方面走出新路子,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乡村振兴要牢牢抓住组织振兴这个关键,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突出特色、精准施策,鼓励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把乡村打造成干净美丽、各具韵味、富有活力的家园。

永嘉乡村振兴,靠什么赢得省委书记的点赞?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诗情画意“点缀”楠溪上、中、下游

“留住绿水青山,守住淡淡乡愁。”秀美的风光、传统农耕场景,蕴藏着从古至今的乡村美好意蕴。而一方舴艋舟,载的是千年船工文化的复兴。

对于年过花甲的老船工金可红而言,能够在有生之年再度撑起舴艋舟,泛舟楠溪之上,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笔下诗情画意的舴艋舟,在楠溪江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连接着楠溪江与外界,承载着楠溪江人的乡愁,更是难舍的文化符号。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永嘉县启动了“舴艋舟复活”工程,寻找老匠人,复兴传统工艺,挖掘船工文化、传承楠溪船歌,公开征集舴艋舟命名,6月份举行舴艋舟上水仪式,开展舴艋舟竞渡活动,被央视新闻一天连播三次进行过专题报道,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复活舴艋舟,永嘉还有更深层次的想法,就是用舴艋舟串联楠溪江沿岸的岩坦镇14个村庄,在水路上勾勒起一条楠溪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

在这条示范带上,花漫源头、屿北古村、嘉纳庄园等亮点遍布楠溪上下,争奇斗艳,为98万永嘉人的“母亲河”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苏轼心中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源头村缓缓展开。

“源头花漫处、踏石问轻舟”,源头村的别致和小资,尽显于这村口的“十字小诗”。这里是悠悠三百里楠溪的水上运输第一埠,“源远舴艋舟,从此开头游”,故名源头。如今,源头人又以“花漫源头”的诗境,打造出了三朵“乡村振兴”之花。

第一朵,浪漫唯美“产业之花”。源头村坐拥一条花街、十余户花院、二百亩的花海。漫步于300米花街,盘桓于美丽庭院,徜徉于百亩花海,远眺见山,近听闻水,在花木环伺中,享受楠溪江的舒适惬意。

第二朵,漫山遍野“生态之花”。曾是环境脏乱典型的源头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猛药去疴,洁化序化,制定“一改、二提、三拆、四化、五清、六个一”工作流程,5天时间便整治小屋132间,腾出面积多达2447.2平方米,实现脏乱差到白洁美的生态文明蝶变。

第三朵,漫无止境“党建之花”。为进一步突出乡村振兴党建引领,锤炼红色头雁,永嘉县先试先行,在源头村建立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联合党委,进一步完善点上的软硬件建设,并建立党员群众义工队、牵头将清洁乡村的规定细化纳入村规民约中,创建了源头村的党建品牌。

三花齐放,“幸福之花”绽放在源头村民心里。作为“舴艋舟”故乡,源头村还建起舴艋舟文化馆。文化馆位于源头村花街尽头,馆内陈列大量文物、图片和模型,系统展示舴艋舟的历史与传承。馆内以时间为序放置的旧时舴艋舟模型和物件,讲述着1928年以来楠溪江水上运输的故事。源头村还做起舴艋舟航线起点的文章,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布局正在谋划中。

“整村置换”故事娓娓道来

从源头村乘坐舴艋舟顺流而下,便来到了有着“一门三进士,父子两尚书”之称的屿北古村。

屿北村手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最美古村落”等诸多金字招牌,村内保存着45座完整的古式四合院建筑。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居民生活和老屋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该村建设停滞不前。

如何做到既保护好古村文化,又让村民的生活有奔头,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一道绕不开的结。为此,永嘉县在全省首创“整村置换”开发模式,建“新村”换“旧村”,和上海世贸集团合作,这成为探索政府、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四方共赢的古村振兴样板工程。计划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的集古村复活、文化影视、多彩森林、创意田园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目前,屿北村仕学堂等两座文化展馆已对外开放,完成了以“馆、玩、吃、戏、夜、住、节”七字为主题的屿北村旅游策划提升方案。匾额博物馆、祖师爷博物馆等六大展览中心正有序建设中,93幢、566套唐宋风格的安置房将于2019年年底全部交付使用。

“整村置换”开发模式为屿北古村带来全新面貌,也带许多益处。抓住“民”字要诀,是盘活古村发展的密钥。

在这一轮改造中,永嘉先是以政府投入撬动民间投资。在当地政府投入1亿多元建设基础设施和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撬动民间投资19亿元打造文旅综合体。

此外,永嘉还对古村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并植入文化业态复活古村。屿北村村集体则通过古村、山林、田地流转参与业态开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500万元以上,村民通过分红、参与经营等形式实现人均增收超万元。

改造古村落面貌,需要村民的热情配合和参与。永嘉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在实施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多措并举,使得村民一致拥护、主动参与,仅一个月就基本完成古村内民居产权置换和7000多亩山林、400多亩田地流转。

“田园综合体”传奇冉冉升起

乘坐舴艋舟来到小舟垟村嘉纳庄园,这是2014年“浙商回归”重点招商选资项目,也是永嘉县现代农业园区示范项目。

嘉纳庄园,规划面积5100亩,总投资约5亿元,计划打造一个集良好农业、亲子互动、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创意农业庄园。现有连栋玻璃温室大棚85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用于蔬菜种植)、鸟巢温室大棚1300平方米、简易钢架大棚22800平方米。

连栋玻璃温室大棚棚内采用先进的自动恒温系统,会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自动调节温度的高与低,创造作物最好的生长环境。阳光充足时,大棚顶部的玻璃窗会自动打开,里面的作物即可沐浴阳光,实现充分的光合作用。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则是从丹麦空运来的高营养土,这些土不用施肥便可提供作物一年的营养所需。地面的暖气管道则是为作物过冬准备的“保暖衣”,实现干湿冷暖智能化管控。在这里,作物享受到了人性化待遇。

嘉纳庄园董事长李启松说,嘉纳庄园的开发建设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科技元素的植入,以形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加以创造性开发利用,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完美打造,并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解决就业,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嘉纳庄园已流转耕地2000余亩、林地4000余亩,初步建成集生产、观光、科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创意农业庄园,带动周边村民创业就业200余人。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古韵   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