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以互联网思维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核心提示: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足的精神基石。但在网络语境下,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制,把青年的爱国热情转化成自觉的具体行动,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不可少的一环。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足的精神基石。但在网络语境下,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制,把青年的爱国热情转化成自觉的具体行动,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不可少的一环。

【关键词】网络语境 当代青年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而如何在网络语境下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则成为社会价值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然而爱国主义精神不是自发形成、自发传承的,需要培养和弘扬,尤其在外来文化广泛传入、网络资讯发达、新媒体遍布的今天,如何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深思。

互联网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遭遇冲击

互联网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维度是多元的,尤其对青年一代而言,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需要爱国主义精神支撑其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当前,青年对于爱国表现出的几种倾向需引起警惕:

浮躁不理性。爱国主义精神集中表现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它不是盲目浮躁、一时冲动,而是一腔热血、成熟理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代青年在理性爱国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受网络公共议题情绪化、娱乐化、政治化倾向的影响,许多隐藏在屏幕背后的青年网民已习惯于发表轻率冲动甚至不计后果的言论,更有甚者盲目跟风,让爱国主义成为自己推卸责任、撩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通行证。这些负向发展延伸出的浮躁不理性,极易引起青年群体的思想混乱,危害他们的思想成长,导致其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极端且泛滥的爱国主义。由此,理性与稳重则成为浮躁网络空间中难能可贵的一种精神品质。

个人主义盛行。在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并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资本的逐利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解构着人的精神世界。当代青年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创业艰难似乎只是爱国主义故事中的情节,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对物质的占有和使用,加之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网络中蔓延,个人主义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一些青年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逐渐冷漠,已不太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热衷于攀比消费、拼比谁的父母权利大。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校、家庭热衷于应试教育、不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无关系。

对爱国的理解模糊。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形成、发展、繁荣的精神根基。历史上无数不屈不挠英烈身上所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后人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爱国的内涵。时至今日,当有人问“你是否爱国”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爱”,但当追问“怎样爱国”时,多数青年却无言以对。的确,我们在战争年代可以清晰地作出爱国的选择,但是在和平年代,却又出现对爱国内涵的理解偏差。青年一代正处于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在网络语境中很难直观而深刻地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甚至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潮的误导而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这种虽具有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但却对如何爱国缺乏方向性、对爱国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的现象,是青年群体对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模糊的体现。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期待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的富强、没有民族的崛起,任何梦想都不可能有成真的机会。培养和弘扬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新时代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路径

青年人该如何履行爱国之责呢?那就是,要把爱国热情转化成自觉的具体行动,即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创造,在不同的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从容自信、坚定自励,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坚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畏强权压迫,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虽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冲击中孕育的机遇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机制,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不可少的一环。

创新爱国主义新语境,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青年一代长期浸淫在多元、新颖的网络语境下,对于爱国主义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因而,在教育培养中我们应与时俱进,主动理解青年一代的思维、情感、心理以及语言表达体系,让爱国主义在网络语境中获得新的传播效力。基于此,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与规律,尝试运用网络语言解读爱国主义价值内涵,让爱国主义在生动、活泼、直观的语言表达中获得青年一代的认可;另一方面,还应该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整合新旧媒体优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平台,让门户网站、社交平台等成为爱国主义思想传播的新阵地。

注重网络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构建。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完善的教育体系、系统的教育措施,更需要高素质教育培养工作人员的参与执行。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培养工作人员,深厚的理论功底、海量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教育经验是必须的,此外,还应着重注意网络思维的发展与运用。在“互联网+”发展计划的推动下,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青年一代的正能量,是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在引导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教育主导者的培养,通过加强网络思维教育引导,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推动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打造一支能够担起重任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

打造网络文化精品,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爱国主义宣传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网络空间已成为信息时代各种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而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优势,决定了其作为意识形态交锋重要阵地的独特地位。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关部门应迎合青年一代对网络文化的偏好,打造一批直观生动、趣味性较强的网络文化产品、精品,为青年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例如“复兴路上工作室”制作的《跟着大大走》之博鳌篇、万隆篇、巴基斯坦篇及俄罗斯篇,内容精悍、条理清晰、语言风格亲切,抓住时间脉络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把握青年审美和对主旋律传播方式的真实期待,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提出的四个要求中,第一就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党和国家,则要考虑如何关心每个成员的完善和发展,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舆论引导为主培养当代青年理性情绪,以祖国长远利益为主培养其爱国热忱,使他们认识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之中。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胡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兼论“基础”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精神》,《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9期。

②魏然:《互联网语境下的国际广告前沿理论综述:解析网络媒体对国际广告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影响》,《新闻大学》,2016年第2期。

责编/周素丽 张忠华(见习)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爱国主义   思维   互联网   青年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