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核心提示: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要突破口在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促平衡、以绿色为前提、以开放促发展、以共享促公平,从而最终实现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目标。

【摘要】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想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要突破口在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协调促平衡、以绿色为前提、以开放促发展、以共享促公平,从而最终实现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目标。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存在半城镇化现象。我国城镇化率的数据统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种统计方法只包括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另一种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即除了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也包括在城市内居住、生活和学习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这两个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例如,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42.35%,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还多。这些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不能与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享有同等化的服务。

土地的城镇化与人口的城镇化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与之前相比已经扩大了4倍,而城市人口却只增加了1.6倍。根据数据统计,从1996年到2012年,我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724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57万亩,2010年到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953万亩,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加515万亩。2000年到2011年,十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而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只有50.5%,农村人口减少了1.33亿人,但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却增加了3000多万亩。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要明显快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速度。

存在被城镇化现象。我国自然资源部负责对国家土地进行管制,实行增减挂钩的制度,有些地区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速、凸显政绩,大搞城镇化建设。当城镇建设用地不足时,便会采用一些行政干预的强制手段,将农民的宅基地收回,强迫农民上楼,以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个别地方政府不考虑地方实际,一味追求城市建筑物的数量,出现了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建设,从而导致我国出现一些空城现象,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尤为常见。同时,伴随着半城镇化的出现,我国也出现了少数无土地、无工作、无低保的“三无”农民,这些农民过去依赖土地生存,没有一技之长,如果社会救济、社保服务不能及时到位,“三无”农民生活缺乏保障,就有可能会演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一些“贵族化”倾向。我国的城镇化属于追赶型城镇化,个别地方政府将城市的物理外观当成了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片面地追求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占用土地、盖高楼、上项目,从而出现了很多高消费的奢侈区域和娱乐场所,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无法体现城市特色。很多建筑物并未达到使用寿命就被强制拆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些城市本身并不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但还是承接一些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急于建成新城区,这往往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负债,形成土地问题的恶性循环。追求“贵族化”的城市,尽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状况。

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尚待提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首先,交通拥堵问题,不仅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且一些三线、四线城市也出现了堵车问题,交通承载能力明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其次,许多城市学校供应不足,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资源。最后,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某些城市财力紧张,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的许多发展实践都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的。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勇于突破过去的、传统的、粗放的、低效的城镇化老路,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以人为本,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要树立创新理念,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要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提升新的发展动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全力释放改革红利,依靠改革、依靠制度和体制创新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协调促平衡。当前我国大城市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小城市地域狭小,缺乏优质的公共资源,无法分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快对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培育,尤其注重中西部地区小城市的发展。要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结构。推进就近城镇化战略,建设新农村——新社区——新城镇的发展模式,以业兴城,鼓励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创业者到中小城市中,促进全国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绿色为前提。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同样追求绿色发展,着力打造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绿色城市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倡导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用环保材料建设城市,努力打造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自然家园。注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综合性城市数据管理库,建立城市管理数据一次采集、多部门使用的机制和规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配备,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群众创造更优异、宜居的生活环境。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开放促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我们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一方面,吸取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教训,学习借鉴成功模式,并将其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名片;另一方面,尤其要学习西方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发展更高层次的城镇化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城镇化发展新形象。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共享促公平。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我国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保障和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限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例如,投资兴建学校,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求学需求。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建设、体育设施、公园绿地、道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作者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王兴文、高兴国:《五大理念是关于发展的新理念》,《生产力研究》,2016年第12期。

②李兴振:《“五大理念”引领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期。

③张超荣:《基于五大理念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17年第3期。

责编/温祖俊  谢帅(见习)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新发   理念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