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办实事、解民忧 > 正文

自然资本核算与生态文明大数据

诸大建 德稻绿色经济及环境资源大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自然资本

从分类上来说,实际上人类社会有四大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这四大资本里面,物质资本用GDP表示的是存量和经济,自然资本概括起来就是环境或者生态,人力资本就是健康人的知识技能,社会资本用PPP模式作为例子说明也清晰易懂。这四大资本建立的模型就是四面体模型。经济体系、环境体系、 社会体系,这是发展的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如何支撑发展,需要一个治理维度,比如政府、企业和NGO等。一个好的发展模式是以这四个资本为基础创造的。

我们把自然资本进一步深化,就是要讨论金融资本的支撑问题。我们要明确分类,分类里面可以强调自然资本在发展体系中的重要性。现在,自然资本在四面体体系中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中国的问题是很现实的。中国的过去三十年,物质资本发展得很快,所以GDP表现很好。反过来,中国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相对来说发展要慢很多。所以目前是一个拐角。

在这个新的四面体新模型当中,自然资本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现在我们已进入绿色创新时代非常重要的理由。当然,现在提自然资本,大家都容易接受。所谓绿色发展就是把自然资本融入发展中的一种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本减少,减少到一定的门槛线之后,会使得物质资本的发展倒退,这是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关系。现在,自然资本为何受到重视,理由就是从这里来的。如何让自然资本保持正常,如何让它创造效益,这就引入了金融资本。把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做嫁接,自然资本可以正常地前进发展,这就是现在的绿色金融。

生态银行

说到绿色金融的具体操作实践,德稻提出来投资生态银行的概念,是有操作性的。其中有两个比较好的表现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PPP方式,把金融资本注入自然资本的投资当中。这种类型主要会应用到在非常稀缺的自然资本上。从严格意义上说,现在的自然资本有三种功能,一是产品功能,也就是资源功能。二是环境调节功能,三是生态文化功能。在资源功能里,中国关注比较多的是三大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投资具体的自然资本,,在自然资本的三大功能中,环境调节功能需求尤其大,这是符合发展方向的。。另一种方式是我们坚持对企业的绿色的行为进行监测。因为企业本身生产物质资本,企业行为会导致自然资本的衰退。坚持观察企业的在自然资本上面的表现,给他们一个综合评价,这就是IR要做的事情,然后给企业做出一个环境表现的评估,通过第三方的平台发布,对企业做中立评价,引导金融资本对做得好企业的进行资金注入。这都是对提高自然资本的应用价值有好处的。

实物量和价值量

自然资源核算很重要,但是最关键是保住它的实物量,尤其,自然资本实物量不能衰退,这是投资自然资本和自然资本新经济的要害和关键。自然资本折算成价格不是关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和投资生态银行的观点没有冲突。

投资生态银行不要把自然资本用货币来进行交易作为核心观点,而要关心能不能让稀缺的自然资本保持增长,在实物量上扩大。第二是要关注企业在物质资本增加的时候,不要去做降低和减少自然资本的事情。这些在操作上都是可以做到的。

德稻的自然资本主要是强调了存量和流量。不管是存量和流量,实物量都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流量中的实物量,非常重要。现在很多机构,只计算了存量,没有计算流量,这有很大隐患,对于投资自然资本的意义就体现不出来了。存量是静态的,流量是通过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各种各样有环境意义的经济行为。自然资本的流量变正了,下一年的存量增加了,这才是关注自然资本的关键点。

足迹研究与当量

探讨生态足迹,把谷物等都转换为生产这个东西当量,地球所供需的土地资源的多少,就是生态足迹。这其中又牵涉到了另外一个方向,叫做足迹研究。碳足迹只是一个方面,水资源用碳足迹来表达,相关性就不太明显。但是现在足迹研究更加细化了,有水足迹、碳足迹等。跟能源相关的就用碳足迹,跟水相关的就用水足迹。

当量的路子我是非常同意的。因为不同的自然资本,如果没有共同的当量,就很难衡量。我们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当量来进行比较。这是另外一个路子。计算自然资本,都转换成同一个当量来进行比较,是有好处的。总的自然资本,如果分门别类地去讲,大家没有概念。如果这些都转换成水足迹或者碳足迹,或者另外一个什么足迹,会比较方便。我的建议是,德稻以后可以开发一些水足迹和碳足迹,甚至是企业的水足迹、碳足迹和生态足迹等。

自然资本三大政策

一般研究自然资本会涉及三大政策——规模政策、分配政策和效率政策。这三个政策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要投资自然资本,首当其冲的是规模政策。要让自然资本保持一定的规模,这个规模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红线,低于红线就是生态破坏了。第二个,分配政策是自然资本要公平分配,在社会当中要注意分配的公正性。第三个效率政策是关注效率,在每个人产权明确以后,就会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本的资源生产率。

国际上现在讨论碳,实际上就用的就是资产概念。第一,先根据规模政策确定全世界碳排放的总量是多少,然后,再根据分配政策讨论每个国家人均的碳排放是多少,乘以人口,就配给这个国家多少。中国老是和发达国家吵架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发展,你不能剥夺我发展的权利,这就是公平的权利。反过来,比中国更穷的国家,认为中国排碳排多了,把他们的碳排放权就占有掉了。第三,根据效率政策通过碳交易,使得金钱向生产效率比较高的地方流动。所以,高效的碳生产会带来经济效益。对于全世界的自然资本来说,这三个定律是最基本的。规模定律决定总量,分配定律决定公正分配初始分配,效率定律通过市场交易提高效率。

这一整套的体系,是大家都必须要清楚明确的。政府不能把所有的自然资本一股脑变成市场全都卖出去,必须有一个保底的纯生态功能的防线要守住。之后,再拿出多余的自然资本进行市场化。比如,有20亿亩耕地,18亿是红线,能够进行建设用地的只能是2亿。这2亿要通过拍卖,提高单位土地的价值,这就效率问题。所以,做生态和经济整合研究的人,要考虑的变量是3个变量——经济变量、社会变量和环境变量。这就又回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资本。

我把三个资本纳入到生产函数中,有些经济学家只纳入经济自变量,但是,我们应该把自然资本也纳入变量。社会资本比较难算的话,人力资本可以算进去,社会资本就是合作治理,这个没有变量。最好的一个模型就是,把物质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全都变成自变量,然后输出来的就是发展的绩效。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四个资本都必须要有一定的配比,不能是某个东西少了就当成零来计算,其他的做大了,最后都算是好的。比如现在很多城市盲目建房子,却没有人去住,这就是资本的不平衡,把自然资本变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也没跟上。土地是没多少钱的,耕地也是没多少钱的,房子建成以后,就变成GDP创造了多少。这个GDP说出来很大,但是跟发展的质量是没有关系的。真正计算所有的增益的我们叫综合资本折算。原来企业的财务报表只算一个物质资本,只算经济收益。现在要算企业里面的人力资本,比如技术含量如何,人力健康体质有无增加,水电能源等资源消耗如何,智力结构如何,这样企业综合评估的绩效就高了。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系统。

生态文明大数据

现在,建设智慧城市,大家都在做智慧城市数据的基础设施。不过,现在智慧城市更偏向于技术控摆弄技术层面。大数据是为人所用的,为人的经济收入提高、健康提高、生态环境变好服务。所以讨论大数据和自然资本,就是讨论如何用大数据真正使得一个城市的自然资本绿色化的提高。这个方向肯定对的,问题是现在大数据在这方面系统数据采集功能如何设计,如何设计出一个可操作性的东西。

这个思路非常好。比如,政府不同部门的规划是不一样的,现在要多规合一,大数据真正要服务就服务到这个点上去。一看大数据,就能够知道各个部门的土地、水资源、能源等,或者排放、垃圾、废水等的情况,能够用大数据进行城市管理。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大数据就是真正在为自然资本服务了。但现在还谈不上这些,因为现在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太严重。真正的大数据服务是老百姓切实用到这个东西,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这个路子是很好的。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核算   资本   生态   文明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