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兼可持续发展所所长
“应充分发挥市场及政府作用,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及智力体系,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本管理。”
2015年 2 月 8 日至 9 日, “未来新经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峰会在上海召开。8日上午,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王毅做了名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本管理》的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如下:
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党的十八大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其中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相关的内容。这个基本的路径,希望能够通过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方式来实现,希望把生态环境融入到社会经济整个发展进程当中,而这里面包含了四个要点: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是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第三点是要靠制度建设,在管理体制、在立法方面能够有更多的贡献;最后是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治理体系,完善一个治理体系。
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和正在做的一些工作涉及到一些跟自然资产有关的内容,包括对于自然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自然资产的监管体制,同时也涉及到一系列自然资产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用途管理的制度、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的工作,以及未来自然资产怎么能够评估,怎么能够记录我们考核体制的制度。
难点何在?
目前有三方面的主要工作,第一方面涉及到市场手段,包括资源价格、资源税改革的问题,同时也包含对一些资源量、碳排放的交易等问题;第二块总量控制考虑得越来越多,过去讲强度,能源强度、碳强度,现在从能源强度过渡到能源和总量结合在一起,今后会形成这样一个结构,强度加上总量、加上结构和品质,有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这是十三五考虑的目标,总量控制变的越来越重要,包括能源总量、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以及碳排放的总量,这是未来的重要目的。同时做一些制度方面的创新,包括PPP的模式,还有污染的第三方治理,以及开始考虑对地区做规划的时候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进行重要的评估,同时也考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前景
2015年1月份某期刊里面出了地球边界的2.0版,怎样在边界里面执行各国提出来的关于资源减排的方案,这样我们考虑各个国家的努力和全球的努力是什么样的差别。同时我们也看到,要解决这种差距,怎么来做?
除了传统的做法,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创新我们的经济,怎么创新我们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说经济方面,过去提出来有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德国的工业4.0,也有提出来所谓数字化的欧洲智慧地球等等这些概念,包括德国的能源转型、生态服务型经济、生态文明以及诸大建教授提出的C模式。
中国应该是怎样的,我认为主要会向三个方向发展,第一个在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所有的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密集型产业会达到峰值或者进入平台期,所有新的经济、新的产业将会产生,是非常关键的转型时期;第二个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主要资源的消耗量,包括污染物排放,包括碳排放,都会达到峰值;第三条在未来碳峰值,估计最有可能2030年左右,这已经明确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这种新的模式,可能不像过去那样简单,而是全方位的革命、系统的革命。比如刚才说到自然资本的投资本身涉及到我们概念的转变、涉及到体制的变化,涉及到法律的规定,涉及到政策的鼓励,也涉及到全民意识的提高,从领导到股东,公众为自然资产投资,为好的环境付费,这是一套全新的模式。
未来重点
那么在未来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和自然资产管理当中,中国要做哪些工作?
我认为,刚才提到了适应新常态,目前在在中国最大的讨论是现在是不是新常态,还是走向一个新常态?这包括我们要保证6.5%的增长率还是7%的增长率。同时能源弹性是多少?是不是0.5%?包括2014年很多地方降到0.3%了,这是不是一个常态?下一个五年的常态是什么?
根据中国的能源战略行动计划,已经把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包括煤炭消费总量,几个基本指标都已经确定了,实际上在2020年中国大部分的资源指标确定了,剩下的怎么去干,或者怎么比这些指标完成得更为积极、更为超前。同时这里面也涉及到十三五期间整个经济转型、能源转型、自然资源的转型以及消费的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希望从过去被动的经济走向一个主动的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的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立法,现在基本上立法的进程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当然本身也是合理的,但是我们确实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开始,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更多的法律去讨论。也正是由于落后的原因,2014年4月份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仍然不能反映目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一些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没有一个很好的指导。
我们的上位法缺乏,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的产权管理、监管方面,没有一个上位法。上位法的缺失造成管理当中出现各个部门之间的重复劳动包括一些冲突,所以我们希望在下一届,未来五年里面考虑自然资产产权管理和监管等。
第二个是要建立一套管理体制,在法律的规定之下建立管理体制。这里面包括对综合事务的管理,比如说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再比如,特别是其中涉及到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综合管理,因为中国可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能源和气候变化,几乎涉及到从采矿到末端消费的全过程,通过某一个专业性的部门管理是比较困难的,可能需要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第二个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必须要有两个基本的部分,包括对于产权管理以及用途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的划分,来重塑目前自然资源的管理;第三个是大的环境保护部,同时在管理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提高我们的适应性以及应对风险能力,当然还有具体的制度上面的建设。
同时我们在经济政策上面,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在价格问题上面、税收问题上面、投融资方面如何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也包括未来的,比如说资源怎么实行付费的问题,怎么把公共性和私人性区分,这是目前很重要的问题,市场和政府之间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如何与更多的国际合作,如何通过思想经验的交流,从而更好的一起努力,来形成一个新的经济。
(本文根据作者在未来新经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闭门峰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