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G.Eccles(艾博思)德稻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师、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创始主席
当今,无形资产占企业股市市值的80%。我不确定中国在这方面具体的数据值,但是随着从低成本制造业转向附加值更高的设计、大数据支撑的市场平台等领域,这个比例对中国经济也应该适用。
我和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会计专业的负责人理查德•巴克尔(Richard Barker)教授目前正在做一个关于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是否应该接管非财务信息标准的制定。在中国,未来应该有机构就自然资本核算制定相应标准。
人们对中国的环境问题十分关切。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中,发行了绿色债券(2017年的总发行规模接近2486亿人民币 [37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5%,依据商道纵横及气候债券倡议[1])并逐步披露气候相关信息等等。这些都很好,但是现状是我们在诸如自然资源及生态服务价值等自然资本核算,尚未制定有效的监管和报告标准。
如果中国希望实现“可持续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双发展的目标,那在自然资本方面就要像在财务信息方面一样,制定测量和评估的标准。当相关管理部门在研究和制定非财务信息的标准时,这个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 数据清单应当包括自然资本的衡量标准,人力及社会资本。
第二, 上市公司报告。应像汇报财务资本一样,列出其投资对自然资本的影响及核算的内容。
第三, 审计。这可以保障自然资本的系统及数据和财务资本的系统和数据质量相一致。
城市未来也将像企业一样,需要建立自然资本核算标准和报告路径。只有将城市和企业一起放入经济大背景中去观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才能拥有真正的力量。
许多经济活动都是由城市里的企业完成的。如果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个城市的自然资本,就需要获取自然资本方面的数据,我们需要了解企业在做什么,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好还是不好。例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茅台酒,在生产时需要依赖大量的自然资本,这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自然资本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城市,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自然资本核算标准和报告要求,然后由专业机构对公司等经营主体,针对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本的影响进行审计。
值得一提的是,德稻开发了一个资源环境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可以收集并汇报所有此类数据。通过根据适当的标准分析,就能得到可比较的数据,进而能够设定基准线。如果让各个城市自己决定如何汇报这些数据,那就不会有“苹果对苹果”的比较,而是拥有“因地制宜”的发展举措,这就是设定标准的重要性。
同时,人工智能在实现生态文明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量大得惊人,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投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性开发和算法,将信息标准、报告要求、实时大数据,与经济和生态的大数据汇总,通过智能的方式实现聚集性和可比性。
德稻开发的资源环境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可以呈现出某一特定时刻生态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为城市管理者预警和提示,以便快速而准确的做出决策,进而防范或降低风险。而有了人工智能,基于实时基线数据与指标显示的准确管理,能够帮助城市和企业降低风险,并将潜在机遇最大化。
能对比城市,也就能对比企业。有了AI和从所要求的报告中得来的数据,政府就能够运用基于来自全中国数据的AI应用,真正开发出强而有力的算法,找到在城市发展中风险最小化,资源利用最高效的方法。这将让我们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路上迈进一大步。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都需要标准,需要报告,需要技术,还需要平台。德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系统的大数据平台,AI将是下一个强劲的步伐。我期待见证生态损益体系的进展,期待与各位相聚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