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最大限度地释放海归人才红利

核心提示: 海归人才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国内各大高校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攀升。对此,我们应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科学有效的海归人才战略,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制度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海归人才红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的海归人才力量。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国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国际局势也在变化,全球竞争更加激烈。新时代的中国,已然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着更多挑战。为继续保持新形势下全球竞争的有利位置,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需要在理念、战略、制度、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全球竞争实际是全球人才的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从全球竞争的态势来看,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创新,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但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所以从根本上说,全球竞争实际上是全球人才的竞争。

为获得全球人才竞争优势,多年来,中国一直坚持“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吸引海外人才,特别是留学人才回国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中组部出台了国家“千人计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等。这些政策措施为激励海外人才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海归人才数量逐年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更是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思想,加快构建完善的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各级党政机关和市场用人主体不断推出各种人才引进政策,为海归人才回国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留创园350多个,入园企业2.3万家,8.6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体现了我国海归人才战略的实施对广大留学人员回国的显著促进作用。根据科技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在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海归人才占70%以上。由此可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归人才的高度重视下,海外留学人员归国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从而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归潮”。

认识海归人才的战略价值,以战略眼光引进海归人才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中国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国内各大高校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攀升。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核心人才更是成为国家战略资源。为避免盲目实施海归人才引进政策,我们应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海归人才发展战略及其制度体系优势来吸引海归人才,盘活并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海归人才红利。

要在全球竞争格局下,充分认识海归人才的战略价值,以战略眼光有针对性地、保质保量地引进海归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军事工业以及金融工程等领域是我国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立足关键领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高战略前瞻性和判断力,一方面解决当前海归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未来的发展进行海归人才储备。在引进海归人才时,我们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和短期行为,不要只关注留学人员身份或过度看重引进数量等问题,而应当对海归人才进行全方位考察,确保海归人才的政治立场及其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切实满足我国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保障海归人才的战略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要加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与海归人才的联系,为海归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经过国外的学习或工作,海归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难免受到海外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回国初始在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上可能会有所不适应。因此,各级领导要加强与其服务范围内的海归人才的联系,尤其是与高层次关键领域海归人才的联系,主动积极帮助海归人才有效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难题。同时,也要通过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中央相关政策、精神有效传递给海归人才,让其及时了解国家发展的动向以及政策要求,促使个体发展与国家导向相一致。另外,还要鼓励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更多地听取海归人才的意见,真正提升海归人才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使海归人才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处理好各类人才之间的关系

海归人才具有不同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针对不同的海归人才,我们应当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如果具有博士学历的生物医药等方面的海归人才更倾向于以科学研究为本,利用其在国外学到的前沿理论和知识,推动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那么除了为其配备相应的科研设施外,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产业孵化政策,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而对于金融类海归硕士来讲,其实践操作能力也许不是非常成熟,用人主体单位应给予其更多的实操锻炼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潜能。

政府和市场用人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定向培养海归人才,做好人才储备。目前,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均会资助大量在读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和培训,这对于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科学前沿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海归人才战略储备,政府应联合市场用人主体,盘活市场主体资源,结合我国发展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未来人才需求,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定向外派有潜力的人才出国学习和深造。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处理好人才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其中既包括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欧美归国人才与其他国家地区归国人才之间的关系。我国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传统惯性思维,尤其是各大高等院校倾向于引进具有海外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其优厚待遇;而一些具有同等能力的本土人才往往因不具备海外学历而被拒之门外。实际上,无论是海归人才还是本土人才都各有所长,不能单纯地“唯成分论”。在某些领域,本土人才可能更具优势。因此,各用人主体单位要切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始终秉持“唯人才论”,而不是“唯背景论”,公平、公正地评价各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面对前所未有的海归大潮,我们应始终坚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制订富有前瞻性的、科学的中国海归人才战略,构建科学完善的“引、育、用、留”四位一体的人才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持续释放海归人才红利,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打造中国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的海归人才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海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