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乡村振兴 > 要闻聚焦 > 正文

网络扶贫发力 上网成了“村时尚”

核心提示: 在电商发展带动下,上网在中国农村大地越来越流行:农民直播、农产品直播等赚足吆喝,益农信息社送网进村、服务上门,远程视频和在线教育在农民夜校也已不再新鲜……2017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09亿人,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

国家发改委支持阿里巴巴集团举办返乡创业试点地区发展农村电商培训;商务部与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农村电商创业创新大赛;吉林省鼓励县(市)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福建省积极搭建政府主导的涉农电商平台……2017年,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农村地区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

在电商发展带动下,上网在中国农村大地越来越流行:农民直播、农产品直播等赚足吆喝,益农信息社送网进村、服务上门,远程视频和在线教育在农民夜校也已不再新鲜……2017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09亿人,较2016年底增加793万人。

日前,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2018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为农村及贫困地区发力“互联网+”列明任务清单。通上网路更要走好网路。记者调查显示,应加快突破村级上网设施闲置、便农应用供需脱节、农村电商发展失衡等现实问题,让广大农村群众更好地共享网络发展红利。

站点进村 上网安心

用网体验优起来

“之前对互联网了解少,现在村里人想用互联网做事,都去‘互联网小屋’。”王小艾是海南省博鳌镇沙美村村民,他提到的“互联网小屋”是村级互联网服务站。前些天王小艾正为将自家餐厅“挂”上网的事犯愁,求助服务站后没几天,便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成功实现了网上接单和菜品展示。“服务不收费,还能解决村里用网经营的难题!”

“获取信息、在线缴费、网上代购等服务,村民有需要,我们都能帮。”沙美村互联网服务站站长王汝友介绍,农村地区村民上网技能相对欠缺,更需要服务站这样的“助跳板”。据了解,海南省目前已建成70余个村级互联网服务中心。

小小信息站,解决用网难。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益农信息社超过16.9万个,实现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一社综合、一站解决”。然而,建起来更要用起来,在个别地区,本应便民的上网场所和设施却被“闲置”。“一些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稍微上点年纪的人不想学,想学的人没人教也学得慢,前来村级上网服务站的人通常不多。”一位来自黑龙江的基层村干部这样告诉记者。

“把互联网搬进村仅仅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引导养成用网意识和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建议,一方面要带动村民主动学网用网,帮助解决上网难题,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宣传教育,为农民上网“护航”。

定制“防诈骗秘籍”,开展入户宣讲,搭建电子屏推送安全贴士……近年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选派驻村扶贫队在农村地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安全课”范围遍及宜昌、随州等地的972个行政村。“今年我们还将在恩施等8个地市开展上网安全宣传培训,预计覆盖2700余个乡村。”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负责人表示。

“随着农村地区互联网日益普及,网络电信诈骗日渐多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除了开展宣传教育和上网培训,还可建立信息员制度,预警潜在的电信诈骗苗头,及时上报相应部门以采取进一步行动,保证农民安心上网、放心用网。

贴近实际 解决痛点

“乡土”应用多起来

“足不出户就能预约售粮。”日前,安徽省粮食局上线“智慧皖粮”APP,粮农下载安装后,点击“售粮预约”,便可获取附近所有提供预约购粮服务的库点及其收购计划,选择目标库点便可实现掌上预约。“智慧皖粮”还提供质价公告、粮款估算等资讯服务,目前收录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近600个、库点2000余个,覆盖安徽省78个县区。

专家指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城乡地区对互联网应用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而目前不少农村地区需求仍未得到较好满足。日前工信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要组织开发适合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特点和需求的移动APP,涵盖社交、电商、农技、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

今年4月,百度公益基金会在贵州省黔东南台江民族中学设立人工智能示范校,同时为当地教师提供远程教育应用“百度智慧课堂”的免费使用和培训服务,帮助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互联网应用开发和设计应努力追求‘越准越好’而非‘越多越好’。”党国英谈道,互联网企业作为活跃的市场主体,要敏锐感知和深入挖掘农村地区需求,让新技术沾泥土、接地气,精准对接需求,同时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和用户使用习惯,避免出现“水土不服”。

今年4月,云南省教育厅联合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语言扶贫”APP正式上线,通过应用语音识别等技术,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普通话在线学习平台。目前,“语言扶贫”APP已上线识字课程、自主学习等模块,同时提供40个日常生活场景的普通话对话练习。下一步,该应用将推出职业技能视频教学功能。

“互联网应用对农村地区用户的‘友好’,不仅体现在满足现实需求,更应体现在提供运营维护支持上。”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提醒,面向农村地区的互联网产品应用要避免成为“一锤子买卖”或流于形式,而应结合实际需求,持续优化功能设计和使用体验。

区域帮扶 多方借力

惠农电商活起来

早在2016年底,16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围绕电商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发展、电商人才培训等,对电商扶贫工程进行顶层设计,拉开了电商覆盖贫困县、帮扶贫困户的大幕。

网店开进村,农产网上卖。数据显示,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4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其中,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52.1%,可谓增速明显、成绩喜人。但农村电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令一些专家担忧。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主体总体上呈现规模小、效率低的特点,虽然搭上电商快车,但规模上不去、成本下不来,难以真正惠及农户、提高农业竞争力。”党国英认为,地方政府通过对口帮扶、组织交流学习等形式开展跨地域合作,有助于最大程度将农户参与电商的积极性,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家族世代相传木碗工艺,已有300多年了。”今年36岁的洛桑次真是西藏加查县达布鼎盛木碗合作社负责人,由于加查交通闭塞,木碗工艺品销路十分有限。去年11月,来自湖北宜昌的援藏工作队组织加查地区传统手工艺者前往宜昌多个市县学习电商经验。参观归来,洛桑次真就在当地和宜昌电商企业共同协助下,尝试开办网店,木碗从加查卖到了西藏全域甚至上海、广州等地,“销售额已超过200万元了!”

“农村电商产品在认证、溯源、检验等品质保障环节存在短板,产品竞争力不足,同质化问题突出,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电商的长远发展。”京东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龙宝正表示,从打造品牌到营销推广,农产品成为好网货,需要农户积极参与,也离不开电商平台与其精准高效对接。京东平台已开设188个扶贫特产馆,上线特色产品数万种。

“农村电商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合力的优势。”师曾志认为,要努力形成政府引导扶持、企业牵线搭桥、农户主动参与的发展模式,相互借力而非相互制约,避免逐利短视的经营观念影响农户的应有权益,推动农村电商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扶贫   时尚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