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艺术教育开启美的历程

——聚焦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艺术教育

蔡元培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关乎创新创造,关乎文化传承,是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艺术,艺术可以是欣赏挂在客厅的一幅壁画,可以是修剪盆栽里的一束鲜花,可以是品味饭桌上的一道美味……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曾说过:“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审美意识和能力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缺乏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将会错过多少人生乐趣。让孩子学会感知美、体验美,有益于孩子精神世界的丰盈。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的艺术教育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由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两名区级骨干教师等组成的12位专业艺术教师的团队协作下,用心经营课堂,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感知美,理解、品味美,追寻、创造美,努力为孩子们开启一段美的历程。

挖掘美的因素:在艺术感知中发现美

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和美术技能真正使用的机会并不多,多数时候都是用眼睛在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审美去选择。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画家或歌唱家,但是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一个有见识、有品位的欣赏者。我们认为,在艺术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美和欣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艺术学科教学的本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注意让学生掌握从多种角度欣赏美的方法,开启发现美的大门。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欣赏方法:有的欣赏画面的直观形象,也就是画面给人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如,齐白石的《虾》表现的是一群活蹦乱跳的虾在水中嬉戏争食的情趣;有的感悟艺术风格特色,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表现手法等。

学校学生参加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

学生参加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荣获金奖

列奥纳多·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把人物都安排在桌子的一边,全部面对观众,这种独特的构图法便于表现众门徒的各种表情;有的延伸作品的周边信息,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有唯一答案,美术作品欣赏很难有标准答案。作为艺术教育者,我们通常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对学生每一次由作品而产生的不同见解都予以鼓励,激发他们发现美的热情。

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有了趣味,感官就变得敏锐,生活因此而丰富多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掘美的因素,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自觉,提高趣味内涵。在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中,音乐缓缓流淌,学生渐渐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捕捉到那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丝丝入扣的演奏,轻灵飘逸的声音似乎把学生带到三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中,沉浸在听觉的享受中。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学生的精神愉悦了,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焕发出神采,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在表达情绪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上,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音乐表现的情感丰富多姿,有表现雄壮的歌曲,描写诙谐的乐曲,抒情优美的音响,也有悲伤愤怒的旋律……情感的传递不能容忍说教,审美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多听、多想,不仅去听旋律、节奏、力度、和声等,更是用音乐的语言去感受,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在强烈的情感感染作用中让学生发现美。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音乐学科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是以情动人,以美动人的学科。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感知作品中提高审美能力,打开那扇通向美的大门。

厚植美的观念:在艺术欣赏中理解美

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学习,建立审美判断力,能够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特别是促进对人类优秀文化艺术价值的理解,从而建立起对人类文明的崇敬之心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东西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为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倾向,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十分注重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引领。

中华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根脉所在。我们要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就需要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展,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正确地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无论是传统的彩陶工艺,灿烂辉煌的青铜工艺,享誉世界的陶瓷艺术,巧夺天工的玉石雕刻,威严神秘的石窟艺术,还是借物抒情的中国绘画,布局宏伟的宫殿建筑,妙造自然的园林艺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些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更是精神上的极大震撼。我们的责任,便是带领学生踏上通向美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我们深入研究教材,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京剧脸谱》的教学中,首先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脸谱艺术的起源,感受到脸谱艺术悠久的历史。在知识讲授中,让学生了解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脸谱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的艺术形式,从而理解中国脸谱图案艺术的丰富性和鲜明的思想性,理解它的欣赏价值。在延展赏析中,告诉学生脸谱是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特有的化妆手段,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向往是人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音乐教学中,聆听音乐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材中,大多是文情并茂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美的形象,每一首曲子都能展示一副美丽的画卷,给人以视觉美和听觉美。若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便难以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音乐的情感力量打动学生,通过情感交流与互动形成音乐的审美过程。例如三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首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我们在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观察大自然。上课时,先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发现的春天,感受的春天。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在教师的情感调动中,把学生带到春天美的意境中,并将这种情感带到歌曲学习中。在美的情境,美的享受中,学生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歌词美,旋律美,春天更美。教唱歌曲绝不是单纯教孩子唱会一首歌,还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认识美,理解美,受到艺术上良好的熏陶,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正确处理“美”与“术”的关系,树立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是前提,培养审美情趣是目标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激发美的创造:在艺术实践中表达美

艺术教育让学生获得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更使学生在美的追寻中,激发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展现创造美的能力。

在艺术实践中表现美。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常常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用已掌握的美术知识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生活和美的感知。无论是色彩、线描,还是手工制作、黑白画,只要学生乐于动脑、动手、大胆地去表现,就能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展现造型表现能力,使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得以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情感、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他们带着多方面的情感去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如,四年级学生画《我的老师》,我们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头部不同角度的形象特征及规律,对比发现生动简洁的造型表现方法,辅以教师示范等教学手段,共同建构学生对人物头部形象特征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造型表现能力。掌握方法之后学生发现画起来容易了许多,体验到了画图的愉悦,在实践中把美的体验付诸笔端。

在交流畅想中创造美。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术课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载体。在美术课中,我们尽可能利用教材,运用多种方法拓展思维,开辟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学生完成的美术作业大部分是临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所以,我们在教学新内容前,不急于让学生完成作业,而是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思维,如,让学生思考对现在使用的某些物品有什么不满意的,然后提出改进意见。有的学生就想到了雨伞,平时总是要腾出一只手去举着,如果雨伞具有感应功能,可以打开后自动跟着人走就好了。这样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课堂气氛一下热闹起来。此时学生想象的闸门已打开,毫无顾忌地表现所思、所想、所感受,在相互的交流中也分享和创造了美。

在社团活动中追寻美。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学科素养,在课下,学校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如,美术学科的“与诗同行 扬帆刻纸”社团、色粉画社团、线描画社团,音乐学科的民乐团、合唱团等。在剪刻纸社团活动中,教师将诗词歌赋、字艺剪纸作为主题,用古诗架起艺术作品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理解性、探究性和创作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剪刻纸社团曾参加全国京津冀传承非遗剪纸作品展,八幅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巡展。“天使之声”合唱团成立于2013年,由演出、比赛团一团和基础训练团二团组成,建团以来,培养了100多名热爱音乐的孩子。合唱是一种群体艺术,需要具备很强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由于合唱特有的多声部和声训练,既锻炼了孩子声音控制、抓准音高的能力,又培养了集体合作的意识。合唱团的孩子们,用歌声与人们分享美和爱:2015年合唱团在中山音乐堂开了专场音乐会,2016年在朝阳区教委举办的“第二十届学生艺术节——合唱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受邀参加保利WeDo音乐艺术联盟展演活动,给现场1400名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在生动有趣的社团活动中,学生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分享美。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来会幸福和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孩子内心,而艺术就是能够在孩子内心播种幸福和快乐的种子。艺术抚慰心灵,当孩子们拥有创造美的能力,这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他们会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因为美在心中。

艺术教育开启美的历程,帮孩子打开发现美的大门,让他们感知世界的美好;引导孩子踏上探寻美的道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孩子在创造中呈现审美理想,自觉地朝着审美的更高境界迈进。有大美之心的人,对世界充满爱,对文化充满敬仰,对自然充满敬畏,他们有自信、有情怀、有探索精神,这是美的信仰和理想的精神力量,也是艺术教育最崇高的使命。

(作者分别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教学主任、美术教研组长)

[责任编辑:李盟盟]
标签: 美的   艺术教育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