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马克思公平观有何理论特质

核心提示: 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从公平的概念、标准、不公的根源、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公平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其公平观呈现出观念革命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指向性、理论生长性等特质。马克思公平观蕴含的人民立场、物质前提、制度规定、共富目标等内容,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摘要】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从公平的概念、标准、不公的根源、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公平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其公平观呈现出观念革命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指向性、理论生长性等特质。马克思公平观蕴含的人民立场、物质前提、制度规定、共富目标等内容,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公平观  共享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公平观做出的新的中国解读。坚持共享发展可以而且应该从马克思的公平观中汲取宝贵的思想滋养。

马克思在揭露当时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根源、批判资产阶级公平观的过程中,对公平问题作了深刻的阐释

一般说来,所谓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乎情理,不偏袒,无偏私”,也就是俗语中的“一碗水端平”。就社会公平而言,它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在机会、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公正、平等,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在马克思看来,公平是一种历史的范畴。强调要到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运动中去考察社会公平,认为公平总会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结构、阶级力量对比和文化发展情况的影响。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公平的标准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级由于经济地位和利益诉求不同,对公平标准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没有一个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绝对统一的公平标准。正如马克思指出,资产者根据自己的公平观作出价值判断,公平是由那个时代特定物质生活和阶级立场所决定的。从个人的视角来看,公平标准容易受到个人意志、欲望、兴趣等主观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从社会来看,衡量公平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为参照。

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资之间不可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缔结协定,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看上去是独立自由的个人完全自愿的结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际上,形式上的公平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公平,私有制之上的所谓的等价交换是以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为前提和基础的。

如何实现公平呢?首先,公平的实现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前提。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大谈社会公正,只能陷入庸俗空洞的平均主义泥潭。其次,公平的实现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异化和社会不公的根源,只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再次,实现公平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共产党人服务人民的根本价值理念与其公平观是内在统一、高度契合的。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在追求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中,能够带领群众实现真正公平的领导者只能是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公平观具有观念革命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指向性和理论生长性的理论特质

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公平观相比,马克思的公平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理论特质:

观念革命性。马克思先前的古典自由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及黑格尔正义观,往往把公平视为超历史的道德范畴。马克思没有止步于道德批判,认为立足于道德义愤的谴责无论多么强烈也不能代替科学的分析。他将公平纳入历史观的视野,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等公平思想的剖析批判,从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去探寻公平实现的社会路径,在变革哲学世界观的同时也完成对传统公平观的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公平观,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人民主体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马克思对社会公平问题的考察,不是从“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出发,是从“现实的人”、从人民群众出发,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关系的状况来揭示公平的实质。其公平观始终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利。

实践指向性。马克思公平观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积累与财富积累矛盾等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同样地,从理论上解释不公平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用革命的实践去消除不公、争取公平。

理论生长性。马克思的学说不是教条,它提供的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的公平观具有极强的理论生长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的理念,正在推进马克思公平观的当代中国实践和创新。

马克思公平观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延续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关注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马克思公平观蕴含的人民立场、物质前提、制度规定等,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民性特质彰显共享发展的主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切财富的创造最终要回馈大众”的思想。人民主体性更是马克思公平观的重要理论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当前,正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在一定的意义上体现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共享的主体是人民,共建的主体也是人民。在推进共享发展的进程中,要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生产力发展奠定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一个社会的共享程度和水平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为实现共享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4522亿元,比2015年上涨103%,参与共享经济活动人数超过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人数为6000万人,创造了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共享经济是对生产力的极大释放,推动着生产关系层面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

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必须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一方面,要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率,在公有资本不断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利润全民分享机制,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推进精准扶贫,完善企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或政策法规,通过适当制度安排解决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共享”中的信用维持和共享平台监管问题,搭建信用制度体系;出台适用于共享经济的雇佣法、税收法等,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保障参与共享经济的组织群体的合法权益。

共同富裕目标引领共享发展的追求。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是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目标导向,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雷德·特纳(Fred Turner)在《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中描写道:人人向往的世界是“每个单独的个体都可以实现个人利益,同时又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人都是一家人。”或许可以将此视为信息化条件下人们对共享发展追求的一种表达。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留财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马克思   特质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