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要到位

核心提示: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实施途径,蕴含公共治理与全民健身之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难题较多,应重塑服务理念,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建设,依靠新媒体强化服务宣传,从而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发展动力。

【摘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实施途径,蕴含公共治理与全民健身之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难题较多,应重塑服务理念,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建设,依靠新媒体强化服务宣传,从而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发展动力。

【关键词】公共服务  理念  全民健身  措施构想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与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老龄化的客观社会现实,也引发了公众对全民健身及配套公共服务体系的关注和热议。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拥有健康体魄。”可见,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发展决心。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障我国人民群众乐观向上、追求幸福人生的“本钱”。为此,应基于公共服务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的规范化、高水平发展,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提升全民健身的质量与水平。

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的联合,将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全民健身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外在体现。如今,无论是在体育场馆、街心公园,还是在广场、学校,均可看到热衷于健身运动的人群。这些景象浓缩了我国人民群众稳定、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从侧面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为全民健身提供基础服务与实践指引,为全民健身创造集人力、设施、管理于一身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保障体系,并可从精神层面上提升公众对政府公共治理实践的认同,为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造社会心理条件。另一方面,全民健身的普遍发展将使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得到磨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助于积累政府的公共治理经验,检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整合公众信息反馈,提升公众对全民健身服务的满意度;敦促政府进一步凝聚社会资本,激发全民健身经济的市场活力,从而使政府所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成为社会整体公共服务的亮点,为公共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全民健身与公共服务的联合,将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更高的社会效益。

公共服务理念下全民健身发展的现实困境

政府公共服务理念有所提升,但仍需持续增强。全民健身作为单独的制度顶层设计内容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标志着群众的健身活动引导与管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并从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大框架中细化出来,表明了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然而,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由于思维局限所造成的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地方政府急于铺开健身器材建设,除了提供健身设备以外,在全民健身服务项目方面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模型,缺少因地制宜的构思,对本地群众的特色需求以及区域资源的把握不够。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制度及资金保障不足。一是制度保障不健全凸显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枢决策系统运行乏力。由于法律及规定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体责任的界定不够细化,考评标准不够科学,导致全民健身发展中的矛盾频发,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二是资金利用不够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社会捐赠力量不足,加之城市运动场地短缺,导致全民健身资源紧张,不可避免出现设施分配不均、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缺少专业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尽管全民健身应坚持自由、开放的原则,但专业化的技术引导仍然是关键。目前,我国各地的全民健身场所尚见不到专业服务团队的身影,无法体现出公共服务为全民健身所提供的咨询、技术讲解、心理调节等及时、到位的精细化服务。专业化人力资源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民健身项目的多样化发展。许多优秀体育项目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使全民健身出现了广场舞“一家独大”的问题。由于人力资源匮乏,全民健身在现场医疗保障、紧急处置突发冲突等方面出现薄弱地带。

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宣传激励效果弱化。一是全民健身新媒体网络宣传话语影响力不足。在微博、微信等主流新媒体平台中,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推送量有待加强。各大主流媒体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跟进成果在新媒体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政务公开仍需加强。二是志愿者团队、社区、体育部门等主体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宣传和激励方面未能形成合力,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不畅,宣传服务整合不够,信息传播内容简单,缺乏实用性,造成宣传影响力范围受限。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措施构想

树立“大服务”观,坚持普遍学习、塑造特色的基本原则。一是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观念要进一步提升,深刻认识全民健身对我国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生活的深刻意义,提高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各级政府应该把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置于政府工作议程的重要位置,不仅将全民健身运动项目抓好,还需要打造特色,激活市场,促进全民健身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力求在社会领域营造关注和发展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以制度及经济保障维护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一是法治作为“最稳定的制度创设方式”,必须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充分发挥保障、协调以及约束作用。针对当前全民健身责任落实不精准、管理服务不完善、场地冲突等问题,要加快完善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明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体与客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为群众的相关维权提供法律依据。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避免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中应加快对旧城区的改造步伐,为全民健身争取更多合理场地。在农村地区应进一步实现运动场地及设施村村覆盖,满足群众对运动设施的需求。

培育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优质人力资源。一是要从人才培育的源头发力,高校体育及管理专业应开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类专业,为全民健身事业培育一批掌握专业体育技能、熟练运动管理服务的青年人才。二是政府应成立全民健身的专业服务团队,并协同志愿者队伍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服务团队应包含运动技术指导、心理咨询、医疗安保、运行维护等多项功能职责。三是要挖掘特色全民健身项目的专业教练及带头人。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健身需求,应在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项目方面培育“特色教练”,例如花式篮球、象棋围棋、武术、划龙舟等项目,积极打造全民健身专业服务团队。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全民健身宣传推广。一是发展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中的主流媒体、名人明星、意见领袖等,激发群众的健身热情,传递全民健身话语,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话语的主流化发展。二是企业、社区、志愿团体、高校等主体需在线下加强集结。重庆市麻柳嘴镇举办的“农趣运动会”,黑龙江省举办的“燃情单车、纵情龙江”群众骑行活动等,充分集结了企事业单位、群众、政府、学校、大众传媒等多元主体,形成了良好的活动与宣传效果。三是引导营利性健身服务机构淡化功利性宣传色彩,培育营利性健身机构的社会服务意识,从而增强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认同和接纳。

(作者均为河北经贸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体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项目编号:HB16TY0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8月21日。

②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光明日报》,2017年3月6日。

责编/张寒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