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专题 > 正文

脱贫攻坚“攻心”为上

【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决胜阶段,当前的主攻方向是深度贫困。深度贫困之“深”,是在自然方面生存条件恶劣、灾害多发、位置偏远,在社会方面发育滞后、文明程度低,重要的一点是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主要体现为脱贫意识差、信心缺、能力弱。

当前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有两个突出现象。

“不怕穷”,是其一。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八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了调查,一些贫困群众表达出几“怕”:对易地搬迁,怕难以适应新环境;对发展产业,怕学不会新技术;对外出务工,怕朝九晚五的约束。怕这怕那,就是不怕“穷”,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等靠要”则是其二。有的贫困户,国家给修建了大棚,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有的地方低保补助水平较高,低保户什么都不用干,躺着吃低保,而一些扶贫对象辛辛苦苦发展生产,一年收入还不见得达到这个水平。有的人发展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却很积极。

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穷不可怕,但这种“不怕穷”“等靠要”却可怕,它让国家的脱贫攻坚好政策变味,导致资金浪费,影响攻坚效果,对社会公平良序也是一种伤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35万人,如期实现2020年脱贫目标,就要在不到4年时间,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难度可想而知。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攻坚克难须“攻心”为上。

“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不少贫困群众沿袭陈规陋习,有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理念。扶贫干部自身认识要到位,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做到不嫌弃、不放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那些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翅膀一直都在,你只需要去展开它。很多人,只是不敢而已。”

最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报道了一个脱贫故事。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堡子社区54岁的谢仕江,自20年前双亲去世后,就独身一人和一只猫住在一间500元买的8平方米的简易房里,房子脏乱不堪,他从不打扫,也不打理自己,不洗脸,不理发,衣服穿得泛黑光,守着自己的一点地种点花生、地瓜,外加打点零工,一年下来不到2000元收入。去年石泉县帮扶干部李晨多次鼓励老谢振作精神发奋脱贫,把他拉到县城理发,为他添置新衣服。谢仕江慢慢开始拾掇自己和小房子,每天洗脸、梳头,看上去年轻帅气了。去年,堡子社区为了帮扶贫困群众脱贫,整理出一块荒废了几年的地打算建设水果大棚。李晨知道这事后为老谢讲解种植大棚西瓜的好处,介绍他去学习种瓜技术,消除了他的顾虑。今年夏季,老谢种的一亩半地吊秧西瓜卖了4000多公斤,纯收入1万多元。有了钱,新房子也将在今年底有着落了。一个20年邋里邋遢的光棍汉,就这样摆脱了贫困,变身成一个体面的种瓜好手。

扶贫干部贴近贫困群众,走进他们内心,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让一个一个萎靡不振的贫困户站了起来。这样的故事,在丰富生动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并不少见。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信,它就会爆发出乎意料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成效卓著。宏观上看,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微观上看,三西地区,终结了“苦瘠甲天下”“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历史;贵州毕节,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跨越到基本小康;福建宁德,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时间实现了全部脱贫,当年的40个光棍已有一半迎娶了外村来的姑娘……

这正是,“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攻坚重“攻心”,如此才能尽快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