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智库 > 研究报告 > 正文

文化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以广州市为例

一、当前广州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不足

创意教育改革的进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进度。广州创意人才之所以匮乏并且质量偏低,其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体制的调整进度跟不上创意产业发展的速度。目前创意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较为模糊,对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这一点与广州创意教育规模极不相称。具体表现为:

课程结构不严谨。

长期以来,广州创意人才培养方法单一,知识结构匮乏,课程结构不够严谨,陈旧的课程不断重复,社会急需的课程学校却没有能力开设,课程设置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基本功,又具备综合文化素养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多层次、高素质的创意人才,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而这种体系必须以社会发展与创意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先导而不断更新与升级。

创意人才培养层次不清。

目前,广州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及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然而从大学到大专、中专学校,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都如出一辙,培养目标也相差无几,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的许多人才高不成低不就,可是,任何一门要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在实际工作运作中,除了有对高端设计人才的需求,还有对大量操作人员的需求。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层次不清晰,社会培训跟不上,导致大量设计人才知识体系过于平均,造成了当前创意产业中的从业者中既缺少高端人才又缺少低端人才。

创意类院校缺乏办学特色。

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从历史、主观、客观等方面去挖掘和形成自身的文化理念和办学特色,这需要每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并由此形成其培养人才的目标取向。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艺术院校均有其自身的特色,有自己的名牌专业。而广州目前创意人才培养的整体格局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中。众多的艺术院校千篇一律,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也非常相似,而真正能够做到按照自身发展准确定位和形成特色的院校非常有限。

师资力量有限。

目前,广州艺术院校的师资大多由艺术院校自己培养,而广州的艺术院校一直以来强调艺术专业特点,重技能,轻理论,以至于艺术专业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逊色,这从专业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申请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上就可看出。然而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课程的综合化,这就对教师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当把握国际艺术设计发展动态,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思考。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分析当前实际,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投资的力度不够,促使创意类院校不断提高收费标准,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学生要文凭,学校要效益,学生抱怨没有学到东西,学校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在于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不断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让学生安心学习,并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增设各种奖励基金,鼓励学生创新,同时提高淘汰率,严把人才质量关,确保艺术教育文凭质量。

二、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新型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

学校应做好创意人才培养统筹协调。

目前,我国已有一千多所学校设有创意类专业,很担心大家都把学校办的面目一致。事实上,我们既应该有重视艺术创造力培养的学校,应该有重视学生理性思维、重设计功能研究的学校,也应有重技能训练的学校,只有多层次分类别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符合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各级各类学校是培养创意人才的主要力量,必须担当好这一主要角色,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构建并完善创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企业应成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推动者。

实施“多层次产业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学校与研究机构联合起来,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教育,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课程,企业配合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创新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企业作为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应该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培养机制。

由于企业也是创意人才的直接运用者,因而企业需要具备质量反馈体系,及时进行质量评估,再以评估结果作为依据对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和要求,使人才培养更具目的性与方向性。

政府应强化对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责任。

创意人才培养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因而政府应为培养多层次、高质量的创意人才加强投入。同时,健全的法制环境也是创意人才培养能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政策,为创意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法制环境。

[责任编辑:人民智库]
标签: 人才培养   产业发展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