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国外生态治理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超七成受访者表示,近几年来,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已经达到(三成以上)或超过(四成以上)自己的预期;八成以上受访者对今后生态治理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信心;为更好推进生态治理工作,需要从“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与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考核体系”“构建系统科学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实质性举措。

国内外生态治理发展进程概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国际生态治理的起步阶段,随着《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的出版发表,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以工业发展、财富积累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已经给自身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危机。此后,各发达国家纷纷把生态治理提上了重要日程。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次年1月,正式成立了联合国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核心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按照一些研究的观点,至此,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开始建立。

建国初期,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过度开发林业和矿产资源已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1973年8月,第一届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1974年10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当代环保事业有了第一个环保机构。1978年2月,环境保护首次纳入我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环境保护做出的明确规定,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务院于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12年11月,“美丽中国”被写入十八大报告,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再一次刷新了中国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已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开始逐步完善。

2017年6月10日至6月22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针对生态治理发起了一项专题调查,意在了解公众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生态问题,以及怎样理解和期待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次调查面向全国社会公众,以互联网调查为主要形式展开。

在关于生态治理问题的公众调查中,当问及“近几年来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如何?”时,有四成(42.7%)受访者表示“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三成(30.9%)受访者表示“和我预期的一样”,还有22.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接近了预期,仅有4.4%的受访者认为“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见图1)。由此可见,公众对于我国生态治理成效的评价普遍较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的展现。

图像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其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远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作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我们不断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根本要求、核心要义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系统观和国际视野。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取得明显进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之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社会积极响应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在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初步形成、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进程不断加快,开发格局和发展方式也不断优化。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公众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行为更加自觉。

公众对于我国生态治理成效的积极评价是大力推进全社会共治的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改善环境质量成为生态治理的核心目标,中共环保部党组曾撰文指出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举措: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以确保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动员和支持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全面推动环境监测、执法、审批、企业排污等信息公开,让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责任也在公开透明中接受群众的监督;等等。

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更新对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但是从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演变中,可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积极实施生态治理的决心与行动。

我国生态治理现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庞大,资源环境禀赋差以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此前城市化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要靠大量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并且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枯竭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受技术、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非化石能源未来供应能力还存在不确定性,煤炭消费目前占我国能源消费的绝对比重仍较高。由汽车尾气、生活排放、工业排放、扬尘等共同造成的雾霾天气,已成为近几年公众迫切关注的问题。另外,中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靠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北方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土地沙化是我国西北地区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的沙尘暴、沙化土地问题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越来越迫切,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的戈壁、荒漠化土地有200多万平方公里,已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整体来看我国生态问题仍不容乐观,但各省市地区也在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现代生态文明观,加快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投入的局面,积极推进生态治理。

就2016年来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7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81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837万公顷。截至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75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1.6万平方公里。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0%。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中央财政分别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2亿元、140亿元、91亿元。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引领作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入库项目630多个。[2]

在关于生态治理问题的公众调查中显示,总体而言,公众普遍对于今后我国生态治理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较高的信心度,其中49.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36.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11.1%的受访者选择了“一般”。相比之下,仅分别有2.3%、0.7%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有信心”和“没信心”(见图2)。

图像 20

2017年初,时任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接受有关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协同联动。盘点2016年生态环保领域大事,令人振奋。从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形成到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试点,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点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经按下快进键,改革步伐加快,成果有目共睹。公众的信心得到较大地提振。

当问及“在您看来,今后生态治理应重点针对哪些地区?”时,75.0%的人认为应重点针对“中小城市”,分别有59.4% 和54.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重点针对“大城市”和“小城镇”,另外还有29.2%的受访者表示应重点针对“农村地区”(见图3)。

图像 21

事实上,有专家指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已经十分紧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工业污染严重,一些城市污染进入农村,农村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工业污染排放和城市垃圾转移成为进入农村的主要外部污染。乡镇企业中存在很多重污染企业,有些化工、建材、冶炼等行业企业建在了自然环境良好的农村区域,甚至是河流和湖泊的周围。由于一些乡镇企业管理者欠缺环境保护意识,致使工业废水、废弃物等随意排放。这不仅危及当地农村居民的健康,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后果十分严重,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危及农民的身体健康,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气、水等发生污染,气候异常,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业。在农业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还没有达到发达程度阶段,农业依然是“靠天吃饭”,气候变化异常直接导致农业减产,危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治理问题理应得到更高的关注与重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生态   实践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