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推进全民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当前公众阅读观念与习惯调查报告

图像 20

样本分布:东北地区占10.2%,华北地区占29.2%,华中地区占24.3%,华东地区占18.5%,华南地区占13.9%,西北地区占2.1%,西南地区占1.8%;从受教育情况看,5.5%为初中及以下,30.6%为高中或中专,57.1%为本科或大专,6.8%为硕士及以上。

调查时间:2017年2月20日-3月15日。

调查方式:通过人民智库和“理事长”等微信公众号渠道进行电子问卷回收,有效回收106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9%。

重要发现

·六成以上受访公众对阅读有很大兴趣,阅读方式呈现出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融合趋势。

·半数受访公众认为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阅读量少,最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多数公职人员重视阅读,喜欢阅读单位推荐书单中的书籍。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公众对传统文化古籍有较大的阅读兴趣,但部分公众的阅读能力有待培养和提升。

·社会的整体阅读氛围有待改善,公众期待更具亲和力的阅读推广政策和宣传方式,期待更高规格的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

·阅读推广要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全民阅读体系。

·在推广全民阅读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应积极出台政策推广阅读,媒体应积极参与宣传推广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全民阅读无疑是提升精神素养、创建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十三五”规划将全民阅读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连续数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倡导全民阅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法变成了“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意味着读书或阅读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议程。

有专家指出,全民阅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密相关。开展积极而全面的行动,提升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多地开展全民阅读月/季活动,提供图书馆、博物馆、公共阅览室、农家书屋和城市书吧等文化设施并举办盛大的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对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让全民阅读从国家议程层面向基层推进,使全民阅读成为基层公众的自觉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智慧。

在互联网时代,阅读以更多元、更便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诸多阅读选择的同时,也给读者增加了不少困惑。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公众阅读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阅读偏好?公众对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务、阅读政策有何评价与期待?对于建设“书香社会”和“文化强国”有什么建议?为了解这些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公众的阅读情况展开调查,并对政府如何推动全民阅读和推进文化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公众的阅读现状及基本特征

六成以上受访公众表示对阅读有兴趣,其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扩展视野

本次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受访公众对阅读有很大的兴趣,喜欢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并参与读书交流活动。其中,有63.9%的受访者对“我对阅读有很大的兴趣”的选项表示认同,60.5%的受访者表示“我喜欢参与读书交流活动”,59.5%的受访者表示“我喜欢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50.6%的受访者表示“我喜欢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公众阅读的目的性较强,有52.4%的受访者表示“除非工作和学习的现实需要,我不愿意阅读额外的书籍”。值得注意的是,“有兴趣”不代表公众认为阅读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半数以上的受访公众认为阅读的趣味性较弱,有53.6%的受访者表示“与电影等文娱活动相比,我认为读一本书的趣味性不强”。

公众读书目的也各不相同。本次调查显示,73.1%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扩展视野;56.0%的受访者认为阅读是消磨时间的方式之一;48.9%的受访者认为阅读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真正将“阅读”变成“悦读”;35.3%的受访者因为工作或学习的需要而进行阅读;还有1.7%的受访者出于其他目的阅读,具体原因并未提及。由此可见,多数公众是出于想获取知识、扩展自己视野的目的而进行阅读。

公众的阅读方式呈现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融合的趋势

互联网生活化普及的今天,现代科技发展产生多样化的电子阅读方式,海量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公众的视野,冲击着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纸质阅读会消失”的讨论曾经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争议。当前公众普遍不再局限于单一阅读方式,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多种阅读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80.1%的受访者选择“线下阅读”,主要通过看小说、旅游杂志、报纸、纸质书籍等方式阅读。74.0%的受访者在闲暇时阅读更多的是报刊杂志,其次是普通书籍(54.1%)和学术报告(50.9%)。有受访公众表示,纸质阅读在给予人更多的思维集中度,并在知识扩展性上的优势不容忽视。

由于方便快捷的信息流供应,电子阅读方式逐渐成为许多公众的选择,尤其是被80后、90后和00后所选择,也更多地被60后和70后所接受。本次调查显示,70.4%的受访者选择“线上阅读”,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新闻app、电子书等方式阅读。在被问及“闲暇时更多阅读什么”时,28.3%的受访者选择阅读“app或公众号的信息”,说明部分公众已默认将阅读“app或公众号”提供的信息当作主要阅读方式。2016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5年60.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201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6.1%,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触时长为74.4分钟。

半数以上受访公众兼用纸质与电子两种阅读方式,而更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也开始被接受。本次调查显示,对于阅读方式,51.8%的受访者选择“线上和线下阅读均有”,还有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选择直播平台等更新颖的方式阅读,而这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中均有分布。另外,当前部分移动平台的阅读存在收取费用的情形,当被问及“对于某些平台推出的内容付费阅读,您如何评价”时,70.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内容优质,愿意付费”,55.3%的受访者表示“付费阅读是伪命题,用户可以选择其他平台”,39.9%的受访者直接表示“不愿意付费阅读”,6.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态度比较模糊(见图1)。内容付费未来或许会成为主流,然而其发展情况只能通过长期观察和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做出判断。

图像 21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全民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