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从时代需求看“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工匠精神”和“洪荒之力”“供给侧”等从上百个候选词语中脱颖而出,入选本年度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自提出后,迅速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共鸣,反映出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对高端技艺、精湛技术的高度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须先培育工匠精神。自上而下倡导“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对劳动成果的认同和尊重,呼吁的是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劳动者自身的社会担当。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理解,2017年1月12日至20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社会公众展开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430份。从受访者所属的行业来看,制造业、文体教育、科研技术、金融贸易和政府部门占比分别为21.55%、18.34%、11.44%、10.88%和8.84%,建筑、医药及公共卫生、房地产、社会组织、住宿餐饮、法律和其他的占比分别为5.14%、5.14%、3.76%、3.65%、3.42%、1.54%和6.3%;从受访者年龄结构来看,57.35%的受访者集中在26~35岁之间,24.36%的受访者集中在36~45岁之间。

“工匠精神”的时代需求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问及受访者对于当下整个社会“工匠精神”现状的评价,八成以上的受访者在不同程度上表示身边不乏具有“工匠精神”品质的人。随后我们对受访者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4.53%的受访者认为“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提高技术、技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55.52%的受访者认为“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49.01%的受访者认为“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打造中国的自主品牌优势,提升企业和国家形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于产品“短缺时代”,公众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数量和规模,忽视了产品的结构与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产品供给与需求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下,即产能过剩的同时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形势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成为倡导“工匠精神”的内在需求。

制造业升级需要“工匠精神”

近年来,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遍及国内外市场。在美国商场中的诸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大到家用电器,小到玩具牙签,甚至无数的美国人都一再惊呼他们的生活一天也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在国内外有时也会被贴上“粗制滥造”和“价廉质次”的标签。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越来越多人的消费观念从在乎“贵不贵”转为追求“好不好”。据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有1.2亿人次出境旅游购物,境外人均消费排名全球第一。这印证了国内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同时也映衬出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尤其是高端消费群体。

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旨在推动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完成一场“品质革命”,以确保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品质。用消费品质量标准的提升,倒逼“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而“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转变的核心是把好品质这道关口。制造业“工匠精神”的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拥有多少知名品牌、优秀品牌,折射出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享誉世界的中国自主品牌,中国经济才能迈向结构更合理的全新发展阶段。国货品牌只有坚守“工匠精神”,以提升品质为根本,下大力气做出真正的好产品,由产品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作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阿里巴巴、华为等品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正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提升需要“工匠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体力劳动或许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工匠精神”却不可能被替代。作为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传承,更是对一切职业精神的呼唤。而“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制造业和企业家的必然要求,它更应该是各行各业每个工作者的事业追求与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其核心在于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相较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粗制滥造,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调查中,高达64.36%的受访者认为“精益求精”最能代表“工匠精神”的内涵,其次是“踏实认真”(58.29%)和“专注执着”(45.25%)(见图1)。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人们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序。

如果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等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件”,那么大批一线劳动者身上的 “工匠精神”则是必不可少的“软件”。本次调查发现,34.59%的受访者认为“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是中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远高于“核心技术”和“产业结构”(分别为21.84%和10.09%)。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不能完全取代劳动者的双手,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需要依靠大量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工作人员来从事某些手工劳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热血。

图像 1

打造商业品牌需要“工匠精神”

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而中国企业却是寥寥无几。在探究那些长寿企业成功的秘诀时,人们发现,相较于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长寿企业更为重视产品的品质。调查发现,37.68%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其次,“尖端技术的新产品”也是提及“工匠精神”时最容易联想到的载体之一(37.57%)。然而,与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老牌公司相比,中国有大量企业认为马虎将就、差强人意也能不断获利,这与对产品精雕细琢、严谨苛刻的“工匠精神”大相径庭。

举例来说,“工匠精神”从瑞士制表业上可窥一斑。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理念。工匠的眼中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与此相类似,日本制造也被看作是日本“职人精神”的外化。由于继承了传统手工艺人心无旁骛、精工细作的“职人精神”,日本的产品呈现出细腻精致的一面,这种“职人精神”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

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需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内部推动作用。企业要放弃以前那种依靠“短、平、快”获利或单纯依靠成本优势的经营模式,将重点转移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上来。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发扬“干一行爱一行”、对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大多数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只有那些能够坚持“工匠精神”、高标准要求的企业,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工匠   路径   需求   精神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