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几何

核心提示: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遇到自我教育执行力弱、重成绩轻修养、容易受复杂环境影响的困境。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优良环境。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遇到自我教育执行力弱、重成绩轻修养、容易受复杂环境影响的困境。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创设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优良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社会标准及自身发展需求,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达到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效果的教育活动。在信息复杂多变、文化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思想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更有必要更有可能,而且其作用也正日益凸显。

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面临哪些问题

新媒体,又称数字化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由数字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新媒体及其衍生物的趋从和依赖,束缚了他们的理性思维,使他们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自我教育执行力较弱。执行力是大学生有效达到自己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动能力。高校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是否有效、是否到位,与其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执行力紧密相关。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云计算、4G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他们能主动融入新媒体环境,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愿望。但由于缺少外在监管,生活相对独立自由,自我约束不足,少数大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外在教育,容易沉迷于虚拟的新媒体世界,被无关或不良信息诱导,不能有效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大学生既得益于新媒体提供的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又容易因过度娱乐化而为其所累,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

自我教育存在重成绩轻修养现象。大学生是新媒体的热心受众,接受和使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速度快,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媒体查找所需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平台和资源,建构丰富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资源库。但从教育动机上看,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时,又呈现出重知识轻实践、重成绩轻修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理想化、知识化和表面化的教育思维,打破了认识—认同—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得原本知、情、意、信、行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了抽象的形式化的知识条块及其论证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功利性的应试倾向。受此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中也形成了应试心态,多为考试、考研而临时性利用新媒体搜索强记知识点,从而忽略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这种应试思维和实用心理,不仅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也难以让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自我教育易受复杂环境影响。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碎片化、娱乐化、跨界化趋势明显,使得各种网络思想政治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尖锐。“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逐渐趋于开放、多样、重叠和交融。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难度,对大学生收集、整理、表述、分析、辨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大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不强,如果教育者和社会不能给予错误思潮强有力的理论回应,那么,大学生就很容易在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潮面前迷失方向,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动摇。从而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挑战和冲突。

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

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意识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实际效果。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意识,首先需要有问题意识。“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瓶颈在于理论有时与现实脱节,不能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正是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行为迷茫的源头。正确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需要教育者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追溯问题产生的源头,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还需形成知行合一意识。行为举止不仅是教育的有效渠道,也是判断自我教育成效好坏的试金石。教育者应更加注重实践,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践行,将学生的道德情操、政治参与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等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量化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中,彻底扭转教育中重知轻行的不良倾向。同时,教育者应秉持“身教重于言传”的观念,率先垂范。

优化新媒体环境。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提供了自我总结与反思、朋辈交流、社会实践、学习榜样之外的崭新平台。高校应该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创设良好的新媒体环境。首先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增加校园新媒体的数量和种类,做好新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学校官网主页及手机版、新闻网、英文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团委手机报、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等思想政治新媒体矩阵。高校要主动探索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广泛组织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高校还要建设一批既懂新媒体又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上生根、开花、结果?既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

提升新媒体素养。新媒体环境对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通常包括新媒体的认知素养、信息甄别素养、道德法律素养、运用与传播素养以及安全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可以在课程设置、宣传培训、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一是通过开设公选课,在政治理论课、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中增加新媒体素养教育内容,让新媒体素养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大脑。二是充分利用面向学生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校内外媒体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让他们广泛接触新媒体知识,广泛参与办报、办刊、办网、办台,获得关于新媒体的切身体会。三是邀请知名新闻媒体人,向学生宣讲或与学生共同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专题,了解身边新媒体的状况。四是借助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媒体和学界三种社会力量的优势,形成推进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合力。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类指导项目“微博舆论传播机理、引导途径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树文、候菲菲:《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立体化”模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2期。

②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责编/温祖俊 

美编/王梦雅(见习)  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对大   几何   思想   影响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