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校的“政治课”该怎么上

核心提示: 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说,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高校的“政治课”,要连接党的需要和大学生的需要,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政治课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意识形态工作要从显性教育为主转为隐性教育为主,对于高校教师政治心态的引导和塑造,既要积极有为,又不可操之过急。

【摘要】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说,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高校的“政治课”,要连接党的需要和大学生的需要,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政治课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意识形态工作要从显性教育为主转为隐性教育为主,对于高校教师政治心态的引导和塑造,既要积极有为,又不可操之过急。

【关键词】高校  意识形态  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上好政治课,关键在于有效连接党的需要和高校师生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不到大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该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开设政治课,这是党的需要,而并不直接是大学生的需要。有的大学生认为,开设政治课,是把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强加给他们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意学。另一方面,个别政治课教师也认为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党的需要与高校师生需要之间的不对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本质上说,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需要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支撑,政治上需要有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作保证,在思想文化领域同样需要保证党的指导思想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同党保持一致。但是,党的需要与大学生的需要,存在着两方面“不对称”的情况。其一是党的需要同大学生需要的不对称。在是否需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需要的程度方面,两者都存在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其二是党的需要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的不对称。虽然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课教师的职业,但是有的教师并没有把这种职业当成事业,而只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

为此,要把连接党的需要和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重点。要向大学生讲清党的需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一致性,阐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根本利益的正相关性。要让学生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人生、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要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引导中,既要联系大学生自身的物质利益,又不能陷入纯粹的功利主义。

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政治课教学当作自己的事业。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职业不受重视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让他们感到在这岗位上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思想交流要避免各说各的话。当两个人讨论问题时,如果这两个人的思维方式相差太大,其结果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各说各的话。因此人们在进行思想交流时,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争论的问题上,而应放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我们不要试图让与自己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现成的结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在各个方面提升“内功”

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不能在价值观领域寻找。价值观冲突或思想冲突只是表层的现象,社会变动才是其深层的原因。马克思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考察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状态不能通过价值观本身,而应通过它赖以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其实,价值观的争论或冲突在理论领域是解决不了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意识形态争论的停止只有到无阶级社会才有可能。

不能把意识形态工作等同于知识传授。意识形态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绝不能把它等同于知识传授。因为它触及的不是对象的认知结构,而是评价结构;它追求的不是知识的扩张,而是态度和信念的转换;人的态度具有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信”是不能强迫的,信念、信仰的确立有一个内在发生的过程,不能仅靠外部强行输入。

意识形态工作不要强行超越“代沟”。“代沟”本质上是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不论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它都要在两代人的价值观上表现出来。为什么“代沟”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呢?因为两代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状况。因此,老年人的价值观更多地受过去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环境影响,而年轻人的价值观则更多地受当前的社会状况和社会环境影响。总体上说,老年人的价值观是指向过去的,而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指向未来的。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总是试图用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同化年轻人的价值观。其实这样做是完全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价值观的转变需要有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基础,仅靠口头的说服是很难完成的。

不能将考试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唯一评价方式。在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考试是一种有效方式。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上是信念转换,而一个人的信念是否转换,思想是否提高,这是无法用考试来进行有效衡量的。因为学生考试的直接目的是取得分数,因此他写下的内容并不一定反映他的真实思想和价值取向。一个学生即使政治课考了高分,也不能说明他的思想有了提高。实际上,在当今政治课考试的答题纸上,“言不由衷”的论述比比皆是。这说明,当今的政治课考试不仅起不到评价衡量的作用,反而掩盖了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自欺欺人的成分。盲目的考试,加重了学生的被动感,进一步诱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说明,盲目的考试效果有限,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是上策而是下策,应予以淡化。从根本上说,学校政治课的考核应从教务系统中剥离出来,按自身规律进行运作。衡量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更适宜用考试以外的方式,例如调查问卷的方式。当然,最好的衡量标准应是受教育者的表现和行动,而不是口头或文字表述。

打通情感通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价值取向,主要是社会文化因素中非理性因素内化效果的体现。因此,要塑造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就要观察头脑中非理性因素起作用的方式和改变的途径,研究社会性因素向非理性因素渗透的具体机制。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应当从理性为主的方式转向非理性为主的方式。理性方式主要是理论教育方式,以灌输为其主要形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较为陈旧的方式,其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它追求的不是知识的增加而是态度的转变。解决思想问题的根本途径,应是在社会生活的非理性层面而不是在理性层面。理性的方式如逻辑论证等对于态度的转变作用很小,因为人的态度往往同情感相连,理性的因素和方式很难进入人的非理性的情感通道。因此,需要用非理性的因素和方式打通情感通道,如采用一些与艺术相关联的方式,像音乐、绘画、电影、录像等,让对象在情感通道中受到感染,在感染中实现态度转变,从而达到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因此,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我们要善于使用能够引起对象共鸣的思想材料,要充分注重非理性因素和环节的运用。

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呈现出双面性。一方面,随着待遇提高等举措的实施,大多数教师与党和政府的心理距离有所拉近;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政治彷惶性进一步增强,其逆反心理有所抬头。这需要我们在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好“教育者”这一关键一环,发挥其积极角色,规避其消极作用。

既然人的思想是环境的产物,那么在与对象沟通交流时,首先要对对方的思维方式予以定位,并考察其社会环境的根源。不要试图让与自己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现成的结论,否则思想教育工作会适得其反。

思想的转变不仅是教出来的,更多是做出来的。要通过行动来改变思想;要设计特定的活动方式,通过不断践行这样的活动方式,将其内化为特定的思想方式。

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使用能够引起对象共鸣的思想材料。要充分注重非理性因素和环节的运用;在促进思想共识形成时,要考虑到社会变迁的程度。

要尊重青年的思维方式。不要试图用老一辈人的思维方式去同化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应当在承认和接纳青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下进行沟通,不能将逆反心理当作一种错误来加以克服。要分析相关对象是处在“距离体验”阶段还是“超越冲动”阶段,在此基础上确定沟通方案。

要摆正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既然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让大学生实现态度转变而不是知识传授,那么政治课教师就不应当有“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而应当将知识的传授当作手段,让其服务于思想的引导和渗透这一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功与否,应当以态度是否转变作为评判标准。

不能用教书代替育人。教书主要是知识传授,属于知识教育;育人主要是思想转变,属于价值观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两类不同的教育,不能用知识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要提倡“三位一体化”的做法。如果说理论要联系实际,那么学生思想问题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实际。因此,需要融课堂教学、科研和学生思想问题为一体,可采取以下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问题——从学生思想问题出发从事科研活动——用科研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用科研成果解决学生实际思想问题。

要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对象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在高校,对于学生和教师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当然,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约束和引导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侧重于约束甚至硬约束;而对于教师来说,则不可过于强调约束,应以引导为主。

对于高校教师政治心态的引导和塑造,既要积极有为,又不可操之过急。高校教师中,一部分人对现实存在不满的情绪,时而苦诉工作中的一些困惑。其实,人之所以有怨气,往往是因为他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对高校教师的怨气,不能简单加以排斥,而要具体地分析他们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些需要中,哪些是正当需要,哪些是不正当需要;对于正当需要,又要区分可以满足的需要和暂时无法满足的需要。对于可以满足的正当需要,一定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做到这一点,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会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政治态度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要注意的是,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调离工作岗位、开除等实属下策,不到万不得已,万不可轻易实施;否则,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心理对抗。

在具体的思想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统一。既要遵循价值观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看到个体在价值观构成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思想教育方案应当是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强基固本 锐意创新 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日。

责编/谭峰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妍卓]
标签: 政治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