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芦笙文化:凯里城市文化建设之“魂”

【摘要】凯里市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经济政治中心,也是苗族侗族人居住较多的地区。文章通过梳理芦笙及芦笙的文化内涵,以展现其民俗风情。同时结合芦笙文化与凯里城市文化的关系,探寻民间器乐文化与凯里城市文化融合的特色,并在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使芦笙文化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充分传承。

【关键词】黔东南  芦笙文化  城市文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昌盛”,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是精神文明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苗族、侗族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中的成员,有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贵州,苗侗人民有着“芦笙不响,五谷不长”的谚语。芦笙作为一种民族吹管乐器,是中国民族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凯里人民的心声,苗侗人民的灵魂,更是苗侗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贵州黔东南苗侗自治州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中,芦笙作为一种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芦笙。芦笙,在苗语中称“梗”或“嘎”;在侗语中叫(Lenc),称“仡伶”,有着“母亲”的声音。在贵州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有关芦笙的故事多种多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在《中国音乐词典》中对芦笙这个词条是

这样讲的:芦笙,吹奏乐器。流行于我国西南苗、瑶、侗、壮、彝、作优,舍、水、讫佬、崩龙、拉枯等族居住地区。流传历史久远,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卢沙之制,状如古箫,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嘎辂其声。”可知卢沙就是芦笙的前身。芦笙一名见于明代文献,明代倪格《南诏野史》载,滇中的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明代钱古训《百夷传》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

苗族、侗族素有男吹芦笙女跳芦笙舞的习俗,芦笙和芦笙舞是不能分开来讲的,在演奏芦笙时,自然会伴随着舞蹈动作。而在学习芦笙时,还有一部诗歌体的芦笙词,它以口传心授流行于世。

芦笙文化。芦笙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是“笙”家族乐器中的一员,这不仅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形态特征,还映射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体现了苗族、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更是各民族人民看待世界的特殊方式、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观点的体现。

当然,不管是芦笙的传说还是芦笙的故事,不管是芦笙曲调的意境还是芦笙语的解说,不管是芦笙的演奏形式还是芦笙舞的肢体展现,无不诠释着芦笙的文化内涵。有关芦笙的文化内涵,众说纷纭。其中,杨方刚教授的论著《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以下简称《芦笙乐谭》)中阐述了芦笙是什么的问题,且告诉大家“芦笙是一件平凡的乐器,芦笙是一件尊贵的神器,芦笙是一部乐化的史书,芦笙是言情志事的载体,芦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芦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而他的好友中国音乐学家田联韬教授在为其著作写评论时加上了一句“芦笙音乐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

其实,所谓的芦笙文化就是一种文化的复合体,它不仅是苗族、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更是苗侗人民历史的概览、苗侗人民的文化制度、苗侗人民的日常生活圣餐、苗侗人民与外界联系的交际途径以及苗侗人民传承世袭的教育手段。芦笙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而芦笙曲、芦笙舞、芦笙语以及芦笙的制作技艺又是芦笙文化的一个支系,它们之间是紧密结合不可分离的。芦笙文化又是苗侗文化的一种符号,从苗侗人们的婚恋到祭祀,从纪念性节日到娱乐、教育都离不开芦笙,它不仅是苗侗人民的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的瑰宝。

在贵州黔东南苗侗自治州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中,芦笙作为一种文化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吹奏不同的芦笙曲调,而不同的芦笙曲调则表现不同形式的舞蹈肢体语言,不同的芦笙舞蹈肢体语言中又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情感体验以及文化内涵。每一位芦笙艺人,不仅对各种芦笙曲调、芦笙的肢体语言熟悉,而且对每首乐曲的芦笙词也要了如指掌。如:在苗族的习俗中有这样一个规定,人人必须学习芦笙,尤其是男孩。在吹奏芦笙前,必须念唱和背诵芦笙词,因为芦笙词的内容体现的是苗侗文化习俗与伦理道德。学习了吹芦笙,就相当于“进芦笙学校读书”,接受教育。他们在各种表演中,身着代表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饰,扭动着独特的舞步,展示着芦笙的演奏技能,以此彰显出芦笙的丰富文化内涵。当苗族、侗族人民在演绎芦笙文化过程时,芦笙以中间媒介物的形式阐释着芦笙文化,而这时的芦笙便应验了那句“芦笙是苗族侗族人民文化的象征”。

在凯里,芦笙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

凯里市不仅是黔东南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黔东南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个民族文化浓郁的城市,到处都有芦笙文化的影子,就像人们吃饭穿衣一样,芦笙文化不但是凯里人民的物质食粮,更是凯里人民的精神食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软实力”观,便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一种理念,一种制度。在这种理念和制度下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凯里这个苗族文化深厚的资源地中的芦笙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利于融合、渗透。

城市文化是城市中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指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物质形态,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特质的承载体。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那么,以芦笙为代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民间文化,在凯里这个中心城市还有哪些城市文化呢?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凯里城市文化呢?

凯里城市文化就是其人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系列文化,如当地的文学、艺术、银饰刺绣工艺、建筑以及各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娱乐性活动等。凯里的城市文化有茶叶文化、芦笙文化、银饰文化、酒文化等。其中,芦笙文化尤为突出,它与文学、艺术、饮食、手工蜡染、建筑等任何一种文化结合,都能体现多彩多姿的凯里城市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树立正确的城市文化发展观,充分认识城市文化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这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凯里,芦笙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在苗族这块“文化的沃土”里,埋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鲜明的文化底蕴,更充分地展示城市文化建设这个“主角”,也更加自觉地推动凯里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制度为根、传统为本、价值为魂的“文化软实力”的理念下,坚守凯里城市文化建设之“魂”——芦笙文化,让其固于心、化于形、践于行,并扎牢凯里城市文化发展之“根”,使其扎根于苗侗精神、扎根于凯里群众、扎根于城市文脉、扎根于发展实践,建设“枝繁叶茂”的美丽黔东南。

黔东南苗侗芦笙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

贵州被称为“多彩的贵州”,而黔东南被称为“美丽的黔东南”,在这里的美不仅仅指的是景美,更指的是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如前所述,凯里城市文化有许多,其中,芦笙文化是凯里城市文化中的一角,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苗族文化的象征。它作为凯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凯里的城市文化形成,是凯里城市文化形成的基石。当然,其他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

苗族、侗族人民的服饰作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尤其是在节日和祭祀时,男女身穿有芦笙符号的牯藏衣、百褶裙、银朝衣等服饰,游走于每一个游方场上,踩着芦笙舞,唱着对歌,进行着他们自己的民俗活动。在凯里的城市公共设施上,也有雕刻的芦笙图案;在街道的墙壁上也有芦笙的图画;在风雨桥的顶部壁画里也用芦笙装饰;在黔东南苗族侗族的村落里都有芦笙堂,这些便是自然质朴、多姿多彩的芦笙文化。而凯里新建设的滨江大道的路边,也都建设有芦笙雕像、芦笙堂以及芦笙图案等标志性符号,记载着多姿多彩的凯里城市文化。这都体现了芦笙文化与苗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凯里城市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凯里城市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两者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有机融合。它作为凯里地区民族特色文化的符号,展现了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连接节庆文化、服饰文化、社交文化的各个主体对象之间的纽带,是凯里城市文化的桥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之,芦笙文化是以芦笙这件乐器的形式为依托,以凯里市为一个视域,并且根据其自身实际发展模式——凯里文化模式,逐步推动凯里城市文化的发展,实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目标。这与习近平总书说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相吻合;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制度为根、传统为本、价值为魂的“文化软实力”观相呼应。在芦笙文化与凯里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下,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与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其在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彰显其自身的文化特点。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注:本文系2014年度凯里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ZD2014010】

【参考文献】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

②杨方刚:《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芦笙篇:芦笙乐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田联韬:“芦笙是什么?——评杨方刚《芦笙乐谭》”,《中国音乐》(季刊),2010年,第20~22页。

责编/张蕾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凯里   芦笙   文化建设   城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