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冯从吾一生注重为学讲学之道,幼年伊始就好学深思儒学经典,青年时期开始讲学,官至尚书不忘讲学,被贬回乡创办书院坚持讲学,在其不辍讲学教书育人的生涯中形成独特的德育思想,即隆礼贵德、崇正辟邪善教得民、躬行笃学主敬功夫等主要德育思想,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冯从吾 道德 价值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今陕西西安人,为晚明大儒,尤以关学重要传承人物而著称。冯从吾以儒圣孔孟思想为瞻,志于振兴关学,因而潜心研读二程洛学、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等著述,斟酌辨析它们与关学的异同,从而深得关学精髓,成为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他一生著作颇丰,代表著作有《元儒考略》、《关学编》、《冯少墟集》、《陕西通志》等著作。冯从吾以耿直著称,不虚与委蛇,在仕途上亦因此而遭遇坎坷。之后,先生潜心读书、立志讲学,在关中书院讲学而名声大振,享誉关中内外。冯从吾一生著述与育人成就卓著,被誉为“理学大师”、“关中夫子”。这与其一直重视道德的教化力量密切相关,其德育思想不仅成就了他本人,而且泽被后世,在我国德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冯从吾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研究关学的,对冯从吾作为理学代表人物这一方面非常了解,但他作为教育家讲学不辍、教书育人的一面却较少被人关注。冯从吾在一生为学讲学的多年实践中,形成了其学术思想中重要的德育思想,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而且在德育理论与德育方法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非常独特的理念。其内容不仅涉及个人方面的为人处世之道,而且兼论治国理政社稷方面的雄韬大略。其间所蕴含的崇尚道德使命、注重气节包容、讲求经世致用的卓越精神理念,是提升关中人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珍贵文化资源。

以隆礼贵德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冯从吾从自身到育人,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从尊崇孔孟的仁义道德到传承关学的横渠四句,皆体现了他以儒学道统所重视的隆礼贵德作为施教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始终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哲学的宗旨,进而发展出了仁义礼智信、恭谦信敏惠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成为历代调节人与人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与准则。关学创始人张载因承孔孟之儒学道统,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这不仅反映了张载的远大抱负,而且体现了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至高修养境界,传至晚明,冯从吾以身作则将其发扬光大。

儒圣孔子《论语》里讲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他非注重通过讲学从而推行教化他人的功能。冯从吾一生信奉师崇于儒学,以讲学提醒人心、激发忠义。以“德”作为讲学的重点,“德教为先”也就成为他教书育人的主要思想。冯从吾在宝庆寺讲学时,曾特意撰写仅百余字的一篇短文名曰《谕俗》,强调指出:“千讲万讲不过要大家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三句尽之矣。因录旧对一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冯从吾在教书育人方面,特别注重心性的探寻与揭示“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的讲学宗旨。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承继孟子“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思想,从宏观看,讲学是为了传承儒学道统,继而维护道运和国运。冯从吾说:“国朝以讲学为令甲,吾辈今日讲学虽以发明道理,实以维持国运。我明亿万载灵长之庆端在于此,岂是闲谈,愿言珍重。”③这表明冯从吾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微观看,教书育人就是教人要求道修身。他说:“何莫由斯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亘古亘今,只有此一条大路。”④总之,冯从吾认为教书育人的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终究其内容和宗旨始终不离仪礼、仁爱等儒家要旨,隆礼厚德,他希望以德来教化士人,要做到“纲常伦理要尽道,天地万物要一体,仁止久速要当可,喜怒哀乐要中节,辞受取予要不苟,视听言动要合礼。”⑤

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的德育目标。冯从吾为继承儒家道统,他对学子不仅从正面进行传教,而且敢于与反对者作斗争。他说:“至于今日,非学之言盈天下,倘有辞而辟之,如孟子程朱其人乎?余窃愿为之执鞭。”⑥那个时候他面对不断反对的声音,要像孟子、二程、朱熹那样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崇正辟邪,明吾道之辉,辟异端之非。冯从吾因“学著”而为“官”,又因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而“辞官”为“学”,在其任御史时,坚决与贪官污吏作斗争,冒死直谏指责神宗“朝政废驰”,两度被罢官,多次受宦官诬陷,而不改浩然之节,这种从因“学”而“官”到辞“官”为“学”的曲折道路,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坚贞卓绝的人格精神,当时士人和后代史家称冯从吾为“直声震天下”!

作为关学大儒,冯从吾认为,在当时“濂洛关闽”各自盛行一方的四大理学学派当中,从传播范围比较来看,关学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远不及其他三个学派。因此之故,冯从吾进行了鞭辟入里地深刻分析,结果认为关学传播流传不甚广泛是与当时关中地区的士风民俗有相当密切的渊源。冯从吾感慨到:“阳明门人几半海内,而泾野则否,虽于二公无损,却于关辅无光。”⑦由此,冯从吾希望关中学者能够对本地民风民俗中的陋习给予关注,从而移风易俗,进而让关学发扬光大。为此,冯从吾有教无类,对所有来听他讲课的人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法向听者弘扬隆礼贵德之真谛宗旨。清初关中名儒大家李颙,“年十七,得冯少墟先生集读之,恍然悟圣学渊源,乃一意究心经史,求其要领。”⑧此不难看出,李颙对冯从吾倍加推崇,他认为冯从吾的著作理论发人深省,既能起到纠正人心之偏失的作用,又可功于社会官民的道德教化。由此可见,冯从吾的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的德育宗旨,不仅能够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改变士风民俗。

躬行笃学主敬工夫的德育方法。重视修身养性素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宋明理学研究本体较多,研究工夫较少。崇尚气节且注重躬行实践,此谓关学之宗风,冯从吾在德育方法上继承关学这一学宗风并有创新,提出自己的工夫修养理论以期实现德育目标。

冯从吾认为讲学、笃学能为躬行指明方向,应把讲学和躬行实践二者紧密相结合,若仅是重视躬行实践,而轻视甚至忽略讲学与笃学,那躬行就有可能成为“妄行”了。另外,笃学研习彻悟之后的躬行实践,能够医玄虚之病。冯从吾在论证中强调“药玄虚之病者,在躬行二字”,所以必须讲躬行之学,以祛除王门后学之的玄虚弊端,而反对讲学之说“是左袒玄虚之说”。⑨因此务必要讲躬行之学,从而扬弃王门后学好玄虚之弊端,切不可将“躬行之学”与“玄虚之学”混为一体,玄虚之学是完全可以不用讲的,但是躬行之学则务必要自上而下每个人人人讲、日日讲。如果强行要讲玄虚之学,而把讲躬行之学祛除不要的话,这无疑是相当于剖腹藏珠了矣。为此,冯从吾认为那些尊崇王学者们空谈心性大论而其弊端彰显丛生,为了克服其缺陷应将专注于讲学活动与同时注重躬行实践此二者紧密相结合,藉此祛除其玄虚空泛之弊端。

在躬行笃学的同时,冯从吾非常推崇程朱理学“主敬”的修养工夫,即静而存养、动而省察。对此方法,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里写道:“冯从吾为学,全要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而于日用常行,却要事事点检,以求合其本体。此与静而存养,动而省察之说,无有二也。”⑩一方面,冯从吾崇尚“静坐”之法在道德实践层面上的修养真工夫,他说:“静坐原是吾儒养心要诀,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由此不难看出,冯从吾认为“静坐”是怡情养性的精髓所在,静就是要求我们的身体可以做到因心不妄动而受心控制,但心却不能轻易被左右而不想其他,所以我们应该转而向内求,修养内心。另一方面,动而省察,则要于日常生活起居等日用常行之处,事事常自省自检,以达到合其本体。长此以往,二者相得益彰,静处时修养安心,动察时检省此心,由此方能有中节之和。冯从吾说:“圣贤之学总在心性,而心性得力不得力,又全在日用行事见得。”可见,冯从吾强调的修养工夫全在日用常行间,人的修养品行绝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根本的归宿还是要落实到道德践履的实际行为上的,否则心体与工夫就不能够做到合而统一,则易导致空泛流浮。

冯从吾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方面,隆礼贵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时代精神气质。首先,冯从吾德育思想中的隆礼贵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同一性。冯从吾一生以学习和讲学去传播儒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经典理念,弘扬关学横渠四句的使命责任精神,教人要做好人、存好心、行好事,在当时朝政昏聩、社会动荡、学术风气渐入歧途的历史条件下,对于诋毁滋扰其抱负事业者无畏抗争,坚持隆礼贵德从未有变,为改变当时社会风气,培育和谐、秩序的民风民俗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终生为此孜孜不倦、立德树人,撒誉一方,成就斐然。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立足于新世纪世情国情社情党情都出现剧烈变化的改革关键期,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炼升华,也是对其进行创新的理论成果。当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要求,这是当前各行各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遵循。

由此不难看出,二者产生形成的时代背景颇为相似—皆是社会处于一个从政治到社会的剧烈变动期,二者所倡导的核心理念是一脉相承、同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冯从吾师崇儒学隆礼贵德核心道德理念的承接,二者都强调道德教化在为人、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阐释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深刻内涵,同时二者在具体的规范中又分层设计,皆是先做好个人的道德修养,然后再逐渐提升道德修养的层级,到家庭到国家到社会到天下。所不同的仅是表述方式上都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用语表达习惯不同而已。

其次,隆礼贵德的德育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当今迫切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以及新风正气的迅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时而生,在践行方面,虽然也提出了分层建设,但高调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是令国人闻而生畏,就连象牙塔亦是概莫能外,更不消说社会民众了。这种困境与在具体道德实践层面规范内容过于概念化不无关系,而冯从吾的隆礼贵德,理念清楚且具体可行,为人如何、为学怎样、为官怎做都有一套完整明晰的理论,吸引周边四面八方的士农工商争相奔赴。如冯从吾在教书育人时强调“千言万语,总不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句及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言。”在关中书院讲学时制定了《学会约》等。总之,冯从吾的隆礼贵德是从做人最基本的与家人、与他人相处的修身德养发蒙的,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夯实了道德的根基,再加上使命意识的感召教化与提升自觉,最后就是立心立命的最高道德人格。

另一方面,崇正辟邪善教得民,为提速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正能量。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内涵的中国梦如今已是尽人皆知,早日实现这个梦想则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共同心声,当前我们却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表现在经济还是社会领域,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文化道德建设上找到根子。在这样一个文化道德建设的转型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大行其道,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腐败贪污在一些领域盛行等屡见不鲜,面对这些现象,冯从吾崇正辟邪善教得民的德育思想,对正确引导民众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之路、为提速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正能量。

冯从吾以身作则,崇正辟邪善教得民,为扭转当时的不良风气、重建社会稳定和谐秩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一方面,坚守传承儒学道统矢志不移。冯从吾立志传承孔孟儒学道统真谛,弘扬横渠四句的关学宗风,从未改变。可以说在当时社会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时,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为学讲学的立场与态度,而且敢于同身边持反对立场者进行大无畏的据理力争,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风范,他通过不断地讲学去扩大受众,从庶民到官员,他都能与其友好相处,平易近人,从而更易使其所讲儒学之道被广泛接收,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为安邦济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当前我们要坚持崇正辟邪扬善惩恶善教得民。当前我国已是全球经济体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已基本建成,蓦然回首,突然发现我们改革开放的结果有些不平衡,过快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其突出表现就是社会道德与秩序的失范。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同时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必须像名儒冯从吾那样崇正辟邪,弘扬社会和谐秩序稳定的正能量—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力介绍宣传、培育和践行,以此凝聚全国上下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激发一致的思想共鸣,同时还要像冯从吾那样,坚持正确的同时敢于同唱反调的、捣乱的、混淆视听的、别有用心的错误言论作斗争,让真理在实践中、在斗争中真正做到真金不怕火炼!

综上所述,冯从吾作为关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丰富的学术思想已成为很多人的研究对象,但是其一生钟爱讲学的事迹却很少有人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进行关注与研究,其以隆礼贵德、崇正辟邪、善教得民、躬行笃学主敬功夫为主要道德教育思想,这对于当今我们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诸多文化软实力领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关学思想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和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冯从吾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C039、14WL04)

【注释】

①张载:《近思录拾遗》,《张载集》,章锡探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76页。

②刘宝楠:《述而第七》,《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54页。

③④⑦冯从吾:《冯恭定公全书》续集卷一《都门语录》,清光绪刻本。

⑤⑥⑨《冯恭定公全书》卷二《关中书院语录》,卷七《宝庆语录》。

⑧王心敬:《二曲先生传》,《关学编》(附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7页。

⑩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81页。

冯少墟:《冯少墟集》卷十五《答杨原忠运长第四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63页,第269页。

责编/王坤娜

[责任编辑:张蕾]
标签: 德育   思想   价值   冯从吾